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籌算數碼
- 外文名:rod-arithmetic numerals
- 適用範圍:數理科學
簡介,鐘鼎文數碼,甲骨文數碼,
簡介
籌算數碼是人類最重要、最常用的數字之一。常指中國從漢代籌算至明代商業所用數字。
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取消了甲骨文中使用的合文,並廣泛採用算籌作為計算工具(已出土的算籌有竹製、木製、骨制、玉制、象牙制等多種材料製成的)進行計算,稱為籌算法,籌算法中用算籌表示數,記錄下來就是籌算數碼,它有橫式和縱式兩種:
![籌算數碼 籌算數碼](/img/9/7c7/nBnauYmNhljNzEGN5AjN3YWZ3MGOxcDZxAjM3ITYwQ2NiJjYygTO1QzMjF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籌算數碼的特點是只用上面的這18個符號,通過位值制就可表示出任何數。具體計數時個位數時個位數用縱式,十位數用橫式,以後縱橫相間,遇零留空位,例如25018記為
![25018 25018](/img/4/070/nBnauQDZyITN0MTOzAzYmRmZmNmY3QjM2EGZxITM5IGMxcDNihjM3ETMjN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在漢代,由於商業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了確保賬目中的數字難於更改或出差錯,又創造了會計體數字,沿用至今,即今天在財政及銀行系統中還在普遍使用的大寫數字,也是目前所見的常用最繁的數字,現排列如下:
壹 貳 叄 肆 伍 陸 柒 捌 玖 拾 佰 仟 萬 零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 10000 0
在明代,為了商業記賬的簡易,又將過去曾用的籌算數字加以改造,形成了商業體數字,直到20世紀中還有商家使用,現排列如圖:
![商業體數字 商業體數字](/img/a/a23/nBnauY2Y3EWO1EjNhJzNkljZ1QWYihjY5EzY0gjZiVGN0cDOzMzYwAjNhZ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還有一種在過去木版印刷中常見的數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 萬 零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1000 10000 0
這是自秦漢(約公元前221—約公元前206,約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以來就定型了,一直沿用至今,以上所說的各種數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數字)統稱中國數字。
鐘鼎文數碼
鐘鼎文數碼亦稱金文數碼。中國古代的一種數碼,指中國西周時代,鑄於銅鐘和鼎上的數碼。
西周(約公元前1066一公元前771)時代,銅鑄工藝已有很大發展,常在銅器上鑄有金文(青銅器銘文,又稱鐘鼎文)中的數字,與甲骨文數碼基本相同,僅有少數數碼有差別,現排列如下:
![鐘鼎文數碼 鐘鼎文數碼](/img/4/d57/nBnauUTZycjZkZWN4EGNzAjNwUDN4gTNlRTMzUmZwUWNmRmM5ITYzYWMxY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這就是中國古代鐘鼎文數碼。
甲骨文數碼
( numeral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Chinese Shang Dynasty)
中國古代的一種數碼,指中國商代(約公元前16世紀一約公元前1066)刻於獸骨與龜甲上的數碼。在中國,文字出現很早,而數字的出現更早,在西安半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陶器刻符就有數字,經考證這些陶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
在河南省安陽出土的商代墟甲骨文(刻於獸骨、龜甲上的古代文字)中就有許多數字,經考證和整理如下:
![甲骨文數碼 甲骨文數碼](/img/1/8e9/nBnauUDN2UDZzUWO3MmYzY2YjdDO4QmMyMmYhV2MmdzNxkzY2gzNhhzYw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這就是古代甲骨文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