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河芻言

《籌河芻言》是清代學者包世臣在1808年(嘉慶十三年)寫的專談治河的文章。嘉慶十三年,江督以海口高仰、阻礙河水下注為由,請帑六百萬議改河道,包世臣經過兩個多月的實地調查,發現海口並不高仰,“於是乃為《籌河芻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籌河芻言
  • 外文名:籌河芻言
  • 學者:清代
  • 時期:嘉慶十三年
原文,出處,作者簡介,人物資料,著作,

原文

籌 河 芻 言
包世臣
治河者始自下流,下流既暢,上瀾自安,自神禹以迄國朝靳文襄,奏績宣防,莫不由此。自賈讓倡不與水爭地之說,墨守諸生,群以築堤激水為非計,而前明潘氏解之曰:導河雲者,蓋洪水橫流時,禹度其高下,以堤束之,引而入海之謂也。愚證以八蜡祭防,則潘氏之言信矣。潘氏又曰:沙墊底高,但渭旁決之河,不可以論于歸槽時也。沙易停亦易刷,水勢歸槽,則沙隨水刷,故余所築遙堤,守之十七年而未嘗有分寸加高者,誠以水聚則底深也。但底深之後,人視底為無用而棄之,不加修葺,則有旦夕之急耳。繹潘氏之論,以驗文襄之事,大概可知矣。文襄之督南河也,清口以下涸者且十年,遂於關外接築長堤,除逼海軟淤二十里之外,皆加修防,堵塞決口四十餘,而河以治安者五十年。是故近日之河患頻仍,說者共鑽海口矣,然而不稽前賢之成績,不察現在之情形,謬為鐵板沙攔門駭之說,又謂海潮上下,河水不敵,以致淤墊,因有別改海口,及修復爬沙船混江龍等議。大改海口之說,潘氏已詳言而力排之,今昔一理,無容贅辯。至爬沙等船,乃文襄之舛議。鐵板攔門之名,自前明嘉靖之初已見章奏,其時海口僅在雲梯關下,至今海口東徙且數百里,若果系鐵板,則當橫塞關門,何以竟隨水下徙耶?蓋河水下注,海潮上溢,於口門一頂,則潮水銳而中行,黃水曲而兩散,黃潮交匯之處,中聚停沙,此不必海口為然也,凡山河入江之處皆有之。愚更謂黃口之潮,實弱而易敵,唯不能為黃厚集其力耳。夫水慕大於江河,海潮入江直一至小孤山,瞬息二千五六百里。海潮入河。僅抵十套,才百五六十里耳。蓋海雖周環,而性能就下,地勢北高南下,海浪趨於南,而山東之成山磯頭,橫插海中者千餘里。挑溜東去,回溜南折,正抵錢塘,故潮為最大,黃浦口次之,福山口又次之,河口近在膠僮之間,正成山之磯窩耳,胡潮力甚弱。河源萬里,又合五省之支流,此正同為逆河之勢也。但北岸六套南岸仁和鎮以下,二百餘里全無堤束,遇大汛水旺之時,橫溢至數百里,流散則緩,潮乘其虛,直入以扼其吭,故河身積淤,屢致不測。願嘗親至海口,南自射陽湖,北至灌河口,徘徊青淤尖上,度其情勢,見潮落之時,攔門沙面水色深白可辨,去口門尚有二三十城,與潘氏所言不殊。夫河既入海,而沙在二三十里之外,其不阻大溜也明甚。誠修培舊有之堤,接長至逼海軟淤二三十里外,其不阻大溜也明甚。誠修培舊有之堤,接長至逼海軟淤二十里為止,則河力聚而海潮上泛,河溜仍自下行沖刷底淤,不至如今之潮呈現時,河水倒注百里,致上游水立矣,再度上遊河身漫寬中弘無溜之所,測量水線,鑲做頭束水斜壩,激動水頭,節節逼溜,導致清口,乃於束清壩下,接長蓋壩,逼高清勢,於御黃壩外,加做順黃大壩,挑黃溜北行,導清溜東注,分不趕辦,遴選良善之員,朝于歸實,不過經兩大汛,而桃源之高家灣以下,河底可以掣深。河深則淮高,清水下注,助黃刷沙,高堰自不吃重,糧艘永無滯礙,此雖未然之事,而有必然之理者也。今制府奏請餉六百萬,分別動帑及攤征歸款兩項,南灌從無攤征之例,恐駭民聽,而戶部籌撥,勢實不繼,內外俱以為憂。愚周旋海濱者月余,詳察地勢,周咨人情,有深便於民而藉資國帑者二事,敬謹述陳,以庶幾野人暴背之義焉。?

出處

選自《安吳四種·中衢一勺》。

作者簡介

人物資料

包世臣(1775~1855),清代學者、文學家、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字慎伯,晚號倦翁,又自署白門倦遊閣外史、小倦遊閣外史。安徽涇縣人。涇縣於東漢時曾分置安吳,包氏舊居接近其地,所以學者稱安吳先生、“包安吳”。自幼家貧,勤苦學習,工詞章,有經濟大略,喜談兵。嘉慶十三年(1808)中舉,多次考進士不中,以大挑試用為江西新喻縣令,年余,又被彈劾免職。此後曾先後為陶澍、裕謙、楊芳等人幕客。他畢生留心於經世之學,並勤於實際考察,對於漕運、水利、鹽務、農業、民俗、刑法、軍事等,都能提出有價值的見解。東南大吏每遇兵、荒、河、漕、鹽諸巨政,經常向他諮詢,以此名滿江淮。鴉片戰爭時期,他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實況和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曾有記述與議論,頗具卓見。

著作

《中衢一勺》、《藝舟雙楫》、《管情三義》、《齊民四術》,合刻為《安吳四種》36卷,又有《小倦遊閣文稿》2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