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菲自然村

簸菲自然村

簸菲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和平鄉咪租村委會,屬於山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簸菲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邊苗族自治縣和平鄉咪租村
  • 地理位置:和平鄉東邊
  • 面積:1.67 km
  • 氣候條件: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142人
  • 海拔:1690 m
地理位置,村情概況,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地理位置

簸菲

村情概況

位於和平鄉東邊,距離咪租村委會2公里,距離和平鄉12公里。國土面積有1.67平方公里,海拔169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6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和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85畝,其中人均耕地2.01畝;有林地464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4戶,有鄉村人口142人,其中農業人口142人,勞動力6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4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7.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6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34戶通自來水。有3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0%)
簸菲自然村
通電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輛。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8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6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7.5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22萬元,占總收入的29.86%;畜牧業收入16.3萬元,占總收入的43.3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2頭,雞600隻);林業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10.38%。農民人均純收入146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2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占勞動力的5.88%),在省內務工4人。
簸菲自然村
養豬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10年種植業、養殖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9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12%。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4戶,共鄉村人口141人,其中男性71人,女性70人。其中農業人口141人,勞動力68人。該村以漢族、苗族為主(是漢族、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98人,苗族25人,其他民族19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49.30%。享受低保11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2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3戶,占農戶總數的67.65%。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咪租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屏邊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12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人,其中小學生9人,中學生4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各項收入、支出情況。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4.3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如今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差、村民無活動場所、醫療設施簡陋、道路未硬化。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經濟林果桔子,種植桔子100畝;發展養殖業,肉豬出欄70頭 。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1775元增加到185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