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簸箕會
- 地理標誌:鹽城西鄉
簸箕會介紹,簸箕會風俗,
簸箕會介紹
過去鹽城西鄉沿河兩岸,每逢正月初五,時尚“簸箕姑娘”卜年景習俗。何謂“簸箕姑娘”?即是地方上選兩名歲數較大的姑娘,扮成“簸箕姑娘”,準備兩個簸箕,各系一條頭巾。卜問前,先把簸箕請到伙草堆前邊,眾人燒香磕頭,請“灰堆神”托靈給簸箕,卜兆人間年景。然後用掃帚將簸箕托至室內,主家點香燭、燃鞭炮相迎。兩姑娘向簸箕磕頭後,迎門對面而坐,把兩個簸箕穩在手中,簸箕口成八字形叉開,簸箕屁股相靠,並輕擺動。這些動作過後,開始問:請教“簸箕姑娘”,今年小麥有幾成收?兩姑娘即把簸箕分開作倒狀勢,隨後又迅速合起恢復原狀。兩簸箕屁股合起時發出的碰撞聲,每響(合)一次,就等於一成收,響(合)幾次,就是幾成。有人問“簸箕姑娘”今年水勢如何?簸箕擺動成波浪形則預示本年大水;簸箕倒下不動,則主旱。據傳民國二十年(1931)初,有人問“簸箕姑娘”水勢,只見兩個簸箕擺動得悠起來,預示著本年大水,結果真是洪水漫天。
簸箕會風俗
鹽城南十里的大孫莊,過去每年正月初五還有抬磨子的風俗。大孫莊正月初八就做“簸箕會”,請來童子開壇敬神、唱詞書,發皇表。參會的人要出會分子,有吃有喝有得玩。“簸箕會”一直做到初十,最後一項活動就是抬磨子。這一天,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在一個廣場上,擺上一小攤一小攤的五穀雜糧,有稻、麥、玉米、芝麻、黃豆等。場上放著一扇石磨,磨子上有一堆作得很熟的黃爛泥(學問就出在這一堆黃爛泥上)。忽然鞭炮齊鳴,鑼鼓陣陣,從會場內跑出兩個年輕人,抬著一根扁擔,扁擔上串著一個有兩根繩子系的老式油瓶,在童子的指引下,跑到場中間,用力地將瓶子往磨子上一踱,熟爛泥上粘油瓶,下粘磨子,年青人慢慢地抬起磨子,順著一攤攤五穀雜糧圓圈跑動,步子越跑越快,磨子在觀眾的鼓掌歡呼聲中掉下來了,掉在這個糧食品種上是今年第一好收成,第二遍次之,第三遍更次之,不掉第四次。抬磨子的結果很快在農村中傳開,農民們又開始安排新一年的生產計畫。
過去的農民種地缺乏科學知識,落後愚昧,對天災無法抗拒,只有迷信神靈,靠天吃飯,並形成了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