簬

簬,讀音:lù,注音:ㄌㄨˋ,筆畫數:19,解釋:箘簬。竹名,質堅勁,可制箭桿。

出處:《戰國策·趙策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簬
  • 拼音:lù
  • 注音:ㄌㄨˋ
  • 鄭碼:MJRJ
基本信息,詞義,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ㄌㄨˋ
〔箘~〕
見“箘”。
鄭碼:MJRJ,U:7C2C,GBK:BA8E
筆畫數:19,部首:??,筆順編號:3143142512121354251

詞義

[《廣韻》洛故切,去暮,來。]
“ 簵”的今字。同“ 簵 ”。
箘簬。竹名,質堅勁,可制箭桿。《戰國策·趙策一》:“其堅則箘簬之勁不能過也。” 鮑彪 註:“簬,即簵,見《禹貢》。” 漢 劉向 《說苑·正諫》:“ 荊文王 得如黃之狗、箘簬之矰,以畋於 雲夢 。”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簵《廣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並音路。美竹。中作箭。《戰國策》趙襄子居晉陽,患無矢。張孟談曰:公宮之垣,皆以荻蒿苫楚廧之,請發而用之,則箘簵之勁不能過也。《注》簬卽簵。 《韻會》或作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