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漢代習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竹簡上,寫完之後,即將筆桿插入耳邊髮際,以後形成一種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筆尖不蘸墨汁,純粹用作裝飾,史稱“簪白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簪白筆
- 出處:《中華古今注·簪白筆》
- 解釋:未蘸過墨的新筆
- 讀音:zān bái bǐ
按漢代習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竹簡上,寫完之後,即將筆桿插入耳邊髮際,以後形成一種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筆尖不蘸墨汁,純粹用作裝飾,史稱“簪白筆”。
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竹簡上,寫完之後,即將筆桿插入耳邊髮際,以後形成一種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筆尖不蘸墨汁,純粹用作裝飾,史稱“簪白筆...
稱“簪白筆”。宋代文武官員兼簪。明代官員朝服冠梁頂部一般插有一支彎曲的竹木筆桿,上端聞有絲絨作成的筆毫,名“立筆”,作用與白筆相仿,乃秦漢簪筆之遺制。...
毦筆,漢語辭彙,拼音ěr bǐ。古代文官上朝,簪筆於冠側,以備書錄奏事之用。《隋書·禮儀志七》:“文官七品已上毦白筆,八品已下及武官,皆不毦筆。”宋 ...
或簪白筆,或毛貂;或戴豸以觸邪,或豎鶡以表武;各因厥職,盡有其名。修撰高遠所奏,甚協舊章,其冠先已奏聞,製造指揮訖。 [1] 議御史戴豸冠狀作者簡介 ...
滿台簪白筆,捧手戀清輝。詞條標籤: 文學作品 , 文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甜湯同一個 ...
今以爾希逸珽列狀來上,且言文行修飾,操履端潔,可使簪白筆以書法,冠豸冠而觸邪。俾蓯暗之人,視爾如秦鏡。醜正之士,畏爾如堯羊。升之明庭,聳我昌運。...
筆桿頂端削尖,是為了便於簪帶,因為當時有“簪白筆”的習俗。此筆與漢代的筆制相符,故可視為有代表性的漢筆。目錄 1 正文 武威白馬作筆正文 編輯 時代:漢代...
東錢湖南宋石刻文臣的冠雕,五梁(歷代梁數不一,宋代五梁為最多)微凸,梁頂上有一隆起之圓柱,即是“簪白筆”裝飾,因筆不粘墨皆為白,故名。“簪白筆”是...
《御覽》卷二二七引《魏志》曰:“帝嘗大會殿中,御史簪白筆側階而坐。上問左右:‘此為何官何主?’左右不對,辛毗曰:‘此謂御史。舊時簪筆以奏不法,今者...
“伊昔”四句:作者回憶趙悅頭簪御史白筆,監軍前往幽州上任。形象生動展現出趙悅的正直。手持斧鉞佐理三軍,肅清天朝的北大門,表現出趙悅治理有方,政績顯赫,歌頌趙悅...
筆綜述篇“楚筆”“蒙恬造筆”“簪白筆”漢代毛筆唐代毛筆宋代毛筆元代毛筆明代毛筆清代毛筆材料工藝篇羊毫狼毫紫毫兼毫雞毫鹿毛貂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