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簪珥
- 拼音:zān ěr
- 簪:用來綰住頭髮的一種首飾。
- 珥: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環。
詞語,拼音,引證解釋,引證解釋,
詞語
簪珥
拼音
zān ěr
引證解釋
髮簪和耳飾。古代多為高貴婦女的首飾。
《管子·輕重甲》:“簪珥而辟千金者,璆琳琅玕也。”
宋 蘇軾 《以屏山贈歐陽叔弼》詩:“屏山輟贈子,莫遣污簪珥。”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陳大郎揀幾吊極粗極白的珠子和那些簪珥之類,做一堆兒放著,道:‘這些我都要了。’”
引證解釋
《說文》“珥,瑱也。”又說:“瑱,以玉充耳者。”瑱是古時的一種耳飾,是有"華夏特色"的耳飾.在“不毀傷髮膚”的理念下,西漢之前不論男女都不流行穿耳孔。瑱有男女式兩種,男子的瑱則多稱為“充耳”“纊”。女子的瑱,較有特色的則是“簪珥”了----將懸有瑱的絲繩繫於髮簪之首,插簪於髻,懸於耳際,故名。
《詩經 鄘風 君子偕老》在刻畫衛宣姜時寫道:“鬒髮如雲,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後漢書·輿服志》記敘妃嬪的助蠶服:“純縹上下深衣制,大手結(髻)、黑玳瑁,又加簪珥。”可見,在耳墜沒有流行的時代,簪珥是耳飾的主流。
清 田蘭芳《明河南參政袁公墓志銘》:“公(袁可立子袁樞)前室之子賦誠令沁源,代民償逋賦,破家猶不足,淑人自脫簪珥。”
女子褪去簪珥的行為是謝罪的意思.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國政,他的姜後自褪簪珥長跪於永巷,以勸政其夫君。此舉後,周宣王果然勵精圖治,開創了周室的中興局面;漢武帝晚年欲立勾弋夫人之子為太子,又怕子幼母少,女主姿意亂國,於是賜勾弋死,勾弋夫人便"脫簪珥叩頭",武帝喝道:“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武帝吼道,“趣行,女不得活!”夫人用白陵自縊身亡。
從史料記載上看, “簪”總是和“珥”並稱。
《史記·外戚世家》記漢武帝欲施罪於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漢劉向 《列女傳·周宣姜後》:“ 宣王嘗早臥晏起,後夫人不出房, 姜後脫簪珥,待罪於永巷。”後世將此簡稱為“脫簪”,比如《明史·左光斗傳》中左光斗上疏請李選侍移宮便稱:“選侍事先皇無脫簪戒旦之德,於殿下無拊摩養育之恩。”脫簪珥,是表示謝罪請命的意思,《說文》雲“珥,瑱也”,又說:“瑱,以玉充耳者。”冕服中的懸瑱,意在提醒帝王“不欲使人妄聽自鎮重也。”,個人認為這裡的耳璫與後世的穿耳施珠並不相同,穿耳施珠,很長時間內並不為中原所好,特別是秦漢唐階段,既然穿耳一直被認為是“蠻夷所為”,“賤者之事”(《留青日記》),人們就沒有理由非要用某種變通的方式將他引入禮服體系,這未免有些自相矛盾。何況當時的中原女子大都不穿耳,從現在發現的耳璫看,他們通常都是圓柱形,兩邊為喇叭口,可用繩子穿系,這當然是源自商周時代那種帶喇叭口的耳飾,由形觀義,亦是要人戒聽謹慎。接著耳璫逐漸失去它本來的涵義,而偏向了裝飾性,如東漢魏晉時代,垂珠耳璫頗為流行,但從當時的詩句中可以看出,中原女子在佩戴耳璫時,並未採用穿耳的方式,諸如晉傅玄《艷歌行·有女篇》中說:“頭安金步搖,耳系明月璫。”《陌上桑》中說的“頭上髪墮髻,耳中明月珠”,還有南朝詩歌《孔雀東南飛》說“腰若流執素,耳著明月璫”,這裡的耳璫,顯然已經脫離了最早璫的形式,而改用垂珠,反之,若果然是穿耳,古人通常會交待的很清楚,比如張籍的《蠻中》詩:“玉環穿耳誰家女?”還有《崑崙兒》詩:“金環欲落曾穿耳”,均不是對漢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