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星閣位於東溪鎮,傍沱江東岸,建於宋慶曆二年(1042年)。閣有五層,每層高約2丈余。1964年建紙廠奎星閣被毀。奎星閣摩崖造像分布奎星閣下長15米、高7.5米的岩壁上。現存1927年重建廟宇,有宋、明摩崖造像34龕108尊,題記3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奎星閣
- 地址:簡陽東溪奎星村
美麗的民間傳說,眾說紛紜的功用,
美麗的民間傳說
據說,因白塔建成後巍然壯麗,時人為了與白塔相映襯,又在沱江東岸,現在沱江大橋東端南側的位置,修建了一座奎星閣。一塔一閣遙相呼應,威鎮沱江兩岸,不僅成為簡州城外一道壯麗的風景,並由此附會出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
相傳有神仙姑嫂二人,雲遊天下時,看見簡州城外沱江環流,風光猗旎,就想在簡州城南外臨江兩岸修建一塔一閣,以增勝境。於是約定以拂曉雞鳴為準,嫂子在沱江西岸建一座白塔,小姑在江東岸修建一座奎星閣。天黑後,姑嫂二人各自在對岸點豆成軍,調兵遣將,大興土木。嫂子天不見亮就將白塔修成,卻見小姑修建的奎星閣,尚有最高層的一角翹檐沒有竣工。這時東方已發白,嫂子一時興起,就學雄雞長鳴了一聲。本想提醒一下小姑抓緊時間,殊不知一時間天下雄雞全都啼鳴起來。小姑無奈,只好眼睜睜看著奎星閣缺個翹角。據說後人曾多次修復翹檐,但都被雷霆擊毀。
史載,奎星閣建於宋代慶曆二年(1042年),明、清曾經多次修葺。1964年簡陽縣紙廠擴建被拆毀。拆毀時翹檐也仍是缺的。
眾說紛紜的功用
關於聖德寺白塔的功用,說法很多。一說是“舍利塔”,有人根據塔第五層東面楷書“釋迦舍利”匾額,推斷白塔是安葬高僧衣缽或遺骸的,至於是什麼人的,由於地宮從未挖掘過,無從考證。另一種說法是“鎮瀾塔”,據說宋代的沱江河並非是現在的位置,那時的沱江河岸離現在的位置已約二里之遙,當時白塔就建在沱江西岸水濱,是用以 “鎮壓波瀾”,防止洪水危禍人間的,故白塔又有“回瀾塔”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