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總,是景頗族、德昂族單簧氣鳴樂器。景頗語“篳”是氣鳴樂器的泛稱,“總”是雙,意 為雙管並列的氣鳴樂器。民間流傳的式樣相同而規格有異的篳總,小者稱銳左,中者稱盞西,大者稱篳格。因流行地區的不同、民族支系和各地方言的差別,又稱篳滿 、弄盞、篳也、蒙約、格朗、阿柬三篳、阿吉三篳等。流行於 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瑞麗、隴川、盈河、梁河和保山地區騰衝、龍陵等地。
篳總故事,形制種類,銳左,演奏方法,盞西,演奏方法,篳格,演奏方法,
篳總故事
在盈江縣盞西鄉的景頗山村,流傳著一個古老的故事:很早以前,景頗族的山官與傣族的土司,為了爭奪土地曾進行了一場戰爭。當時,有兩個兄弟被逼迫參加了這場戰鬥,哥哥在盞 西這個地方不幸戰死。弟弟來到哥哥戰死的地方,悲痛萬分,他找來了兩根竹管和一個葫蘆 ,做成了一件樂器,吹著它傾訴自己對兄長的思念之情,那悲傷的曲調讓人們聽了都流出辛 酸的淚水。因為這件樂器是在盞西這個地方做成的,所以大家就給它取名為盞西。
形制種類
篳總由兩根長短、粗細不同的音管和簧片製成。音管竹製,首端置有銅製簧片,長而粗的為主管,管身上開有六個(前五後一)圓形按音孔,可發出七個旋律音,短而細的為副管,只設簧片,不開按音孔,只發出筒音。有些地區常在主管的尾端橫向套以一個小葫蘆制的共鳴筒 ,可使音色格外渾厚。篳總的規格尺寸不同,可分為大、中、小三種。
銳左
篳總之小者。由主、副兩根竹管並排綑紮而成(圖上)。主管 長26厘米、尾端內徑0.8厘米,管身上端留有竹節,在節下1厘米的側面管壁上開有一個長1厘米、寬0 .9厘米的長方形吹孔,吹孔處封鑲一枚銅製簧片,簧舌呈20°銳三角形,簧框兩側各墊 一條竹籤,中間留出長1厘米、寬0.2厘米的夾縫作為吹口。管身開有六個(前五後一 )圓形 按音孔,背孔為最高音孔。管尾至第一孔為4厘米,一至二孔為4厘米,二至五孔各為 2厘米,五至背孔 為1厘米,一至五孔與五至吹孔的距離相等。主管一側的細竹管為副管,副管長1 6.5厘米、管尾內徑0.5厘米,管上端近節處也開有一個長方形吹孔和封鑲一枚銅製簧片,但管身不開音孔。
演奏方法
演奏時,管身豎置,口含主、副兩管吹口,也可管身橫置吹奏。左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無名指按上三孔,右手食指、無名指按下兩孔。吹吸均可發音。主管可以吹奏旋律, 副管發出持續音作為和聲,也可單獨吹奏主管。主管音域a—c2,副管發音為d1,主、 副管筒音為四度關係。音色清亮、優美動聽。指法有抹音、滑音、指顫音、疊音、上下波音等,技巧高超的演奏者常用循環換氣法吹奏,可使樂聲連綿不斷。常用於獨奏或為歌舞伴奏。是景頗族、德昂族中、青年經常吹奏的樂器,不分男女均可演奏,但以男子居多,用以表 達愛情或吹奏自娛。樂曲多為民間流行的《山歌調》、《情歌調》、《歌舞曲》等。
盞西
篳總之中者。因這種樂器最早出自盈江縣盞西鄉而得名。管身竹製 ,由主、副管構 成(圖中),形制與銳左相同。主管長27厘米、尾端內徑1厘米,首端留節,節下側面管壁開有一個正方形吹孔,封鑲一枚銳三角形銅製簧片,管身中下部開有六個(前五後一)圓形按 音孔,孔距不等。副管長21厘米、尾端內徑0.6厘米,首端開吹孔,鑲簧片,不開按音孔。副管並排於主管左側,與主管相鄰的一側管壁,往下伸延至和主管尾端齊平,首尾兩端用竹篾皮將兩管綑紮在一起。盞西的主管尾端,常橫向置一個兩端切掉口的小葫蘆,作為音響共鳴筒,遠遠看去,其形猶如菸斗一般。
演奏方法
演奏時,管身豎置,奏法和技巧均與銳左相同。主管音域e—g1。副管發音為g,為主管 筒音上方三度關係,與主管高音相距八度。音色柔和,委婉如歌。深受景頗族、德昂族青年 後生所喜愛,經常用於吹奏《山歌調》或《情歌調》,向自己心上的姑娘表達愛慕之情。
篳格
篳總之大者。竹製雙管並列樂器,形制同銳左。主管長36 厘米、尾端內徑1.1厘米,首端留節,節下側面管壁開有一個正方形吹孔,封鑲一枚銳三 角形銅製簧片。管身正面開有五個圓形按音孔,孔距不等,背面開有一個高音按孔。副管長34厘米、尾端內徑0.6厘米,首端開吹孔,鑲簧片,不開按音孔。
演奏方法
演奏時,口含兩管吹口,橫吹、豎吹均可。奏法和技巧均與銳左相同。主管音域g—a1, 副管發音為a,與主管筒音為二度關係,與主管高音相距八度。音色渾厚。有的奏者在主管 內塞有竹篾條,使發音沉悶,並帶有濃重鼻音。常用於獨奏自娛,是景頗族老年人喜愛的吹 奏樂器。樂曲多為民歌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