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余

篩余

篩余是指粉狀物料細度的表示方法,一定質量的粉狀物料在標準篩上篩分後留在篩上部分的質量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篩余
  • 外文名:sieve residue
  • 拼音: shaiyu
  • 釋義:粉狀物料細度的表示方法
篩余砂漿氣孔結構對其28d抗壓強度的影響,篩余砂漿氣孔結構參數測試,界面過渡區顯微硬度測試,抗壓強度與不同範圍孔徑的灰色關聯度,“建築垃圾和篩余石”地基的工程夯套用,設計、施工及有關問題的處理,特殊施工的注意事項,

篩余砂漿氣孔結構對其28d抗壓強度的影響

為便於高性能混凝土引氣劑的開發和套用,採用定量體視學圖像分析法測定摻有11種引氣劑的混凝土篩余砂漿氣孔結構參數,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範圍孔徑對篩余砂漿28d抗壓強度的影響,並採用顯微硬度儀對篩余砂漿界面過渡區顯微硬度進行了測試分析。

篩余砂漿氣孔結構參數測試

從篩余砂漿試件上切割出40mm×40mm×20mm薄片。用磨片機打磨薄片觀測面,然後用拋光機拋光。清洗薄片觀測面,並用黑色墨水均勻塗黑,然後將薄片置於(105±5)℃烘箱中烘乾。用納米(50nm)碳酸鈣填充薄片觀測面氣孔,然後用絨布擦掉表面多餘納米碳酸鈣,再用帶電子目鏡的體視顯微鏡觀察拍照(拍照面積為30mm×30mm,拍照最少樣本數為4),最後用Image-ProPlus6.0對顯微圖片進行處理、測量,得到篩余砂漿試件氣孔結構參數。

界面過渡區顯微硬度測試

從篩余砂漿試件上切割出40mm×40mm×20mm薄片。用磨片機打磨薄片,再用拋光機進行拋光處理,得到平整光滑的待測表面。採用HXS-1000A型數字式智慧型顯微硬度儀測試篩余砂漿界面過渡區顯微硬度,所載入荷為25g。測試時隨機選取骨料上下界面各5個面,每個面沿界面法線方向以10μm間隔取10個點,最後取各個點在10個面上的顯微硬度平均值。

抗壓強度與不同範圍孔徑的灰色關聯度

為更細緻分析不同範圍孔徑對篩余砂漿抗壓強度的影響,劃分了6個孔徑範圍:10~100μm,100~200μm,200~500μm,500~800μm,800~1200μm,1200~1600μm。作為篩余砂漿試件28d抗壓強度及氣孔結構特徵參數。
以篩余砂漿28d抗壓強度為母序列,以相應的不同範圍孔徑為子序列,計算出篩余砂漿28d抗壓強度與不同範圍孔徑的灰色關聯度,結果可見,篩余砂漿28d抗壓強度與各範圍孔徑的灰色關聯度均為負值,但不同範圍孔徑對篩余砂漿28d抗壓強度的影響有所不同。

“建築垃圾和篩余石”地基的工程夯套用

隨著西部城市的高速發展,在城市周邊因開採砂石料形成大量的采砂坑。隨著城市不斷擴展,城市用地愈加緊張,對城市周邊的采砂坑土地再利用也顯得亦加重視,而采砂坑深度較大,大部分采砂坑已被城市建設產生的建築垃圾、采砂預留的篩余石、生活垃圾填埋。為治理城市周邊的采砂坑,提高地基土的密度、地基承載力、變形模量,使其成為建設用地,強夯已廣泛推廣套用。

設計、施工及有關問題的處理

建築垃圾與篩余石分層填鋪厚度是根據砂坑內建築垃圾、篩余石含量的比例或砂坑處理完使用要求的不同,建築垃圾與篩余石每層填鋪厚度在0.50~1.00m。例如:砂坑內建築垃圾含量比篩余石含量多30%,分層填鋪比例為建築垃圾:篩余石=(a+a×0.3):a,每層填鋪厚度還需根據上部建築物使用要求確定,上部建築物對地基土要求較高時分層厚度選取小值,上部建築物對地基土要求較低時分層厚度選取大值。
建築垃圾和篩余石分層回填強夯的方法包括動態設計法以及信息施工法兩種,具體的施工方法需要根據工程開挖土質的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對特殊情況使用特殊的施工方式。因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工程現場的土質情況以及檢測數據進行及時的分析,根據土質情況和檢測數據的變化及時調整方案,保證建築垃圾和篩余石分層回填強夯設計符合上部建築要求,避免施工事故的發生。此外,在建築垃圾和篩余石分層回填過程中,還需要嚴格的控制其土質質量,避免將生活垃圾或含水量較高的建築垃圾回填,從而影響地基處理效果達不到設計要求。

特殊施工的注意事項

(1)將采砂坑範圍內,生活垃圾、洗砂沖填土、直徑大於0.50m的砼塊、木質物等應清除外運廢棄,回填使用的篩余石、建築垃圾分類堆放在場地周邊。
(2)為保證填土與原狀土搭接處處理效果,對采砂坑周邊的邊坡壁,採用1:1退台或刷坡處理後再進行填料強夯,以免搭接區域地基土產生不均勻沉降。
(3)填料前需對坑壁和坑底進行清表,清除淤積土及生活垃圾等雜物。
(4)回填原則:建築垃圾、篩余石交替分層攤鋪,分層厚度依據設計要求控制。
(5)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攤鋪過程中控制填土含水量,含水量不足設計要求時應進行增濕,含水量過高可進行晾曬或外運。
(6)建築垃圾及篩余石回填強夯至基底標高下一定距離,應回填天然級配砂礫石進行強夯處理,回填天然級配砂礫石墊層範圍應按基礎邊進行外擴;若建築物基礎坐落在原狀土和回填土交界處,則將原狀土超挖一部分,在整個建築基底回填天然級配砂礫石進行強夯處理,處理範圍也應進行外擴,以保證建築物基底下土質的均勻性;對於建築區域以外,可採用篩余石、建築垃圾分層填鋪強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