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梲

節梲

節梲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節和梲。節,屋柱上端頂住橫樑的方木;梲,樑上的短柱。出自唐,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節梲
  • 拼音:jié tuō
  • 注音: ㄐㄧㄝ ˊ ㄊㄨㄛ
  • 解釋:節和梲
注音,解釋,

注音

jié tuō ㄐㄧㄝ ˊ ㄊㄨㄛ
節梲

解釋

節和梲。節,屋柱上端頂住橫樑的方木;梲,樑上的短柱。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冬十月作新亭於 馬退山 之陽,因高丘之阻以面勢,無欂櫨節梲之華也。”集註:“節者,栭也,刻鏤為山;梲者,樑上楹,畫為藻文。” 清 朱之瑜 《<十宮圖>序》:“金釭玉帶,翡翠文犀;節梲縣楣,空青祖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