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效應指全球節日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產生的影響,比如,在聖誕等大假前金融市場能大幅上升下降,到12月接近真放假時,大部分人平倉,而平息下來;還可以指平常一到兩天的節日或休市對前期漲跌調整的傾向,操作者往往平倉持幣。中國比較重要的是春節,五一和十一前後,股票市場市場的等待行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節日效應
- 外文名:Festival Effect
- 簡介:節日期間會產生一系列的節日效應
- 事故災難:交通事故
定義,對股市的影響,引發事故災難,
定義
在節日期間,許多商家抓住機會通過各類促銷減價的方式吸引消費者。
對股市的影響
“節日效應”引發的“搶年貨”熱潮,使一輪本被視為超跌反彈 的行情,居然在成交量並不強勁的情況下,創出了歷史新高。昨日滬市伴隨887億元成交量高收於2993點後,今日衝擊3000點已成必然。然而,“搶年貨”能否成為新行情的起點呢?
縮量創出歷史新高
昨日滬市再度跳空高開,隨後一路走高,尾市大漲87點,至此本周大盤已經4連陽。令人關注的是:其一,自周一以來,大盤始終處於“反彈能夠維持多久”的懷疑聲中。這從周一股指大漲76點後,次日大盤便步履蹣跚,且成交不能放大可見一斑。其二是日成交量總是不能充分放大。滬市4個交易日的成交量分別為645億、630億、755億和887億元。這與一月上中旬大盤摸高2994點前900億、1000億,甚至1100億元的量顯然不是同一級別。其三,雖然成交量不足,但每天上漲甚至漲停家數特別多。
大盤能夠縮量推高,以至創出歷史新高,原因何在?一是因為市場放棄了大盤股的炒作,眾多資金湧入小盤股。“大象不跳舞”,市場需要的量能自然少了很多。二是雖然滬綜指從2994點跌到2541點,大跌了453點,看起來形態已經跌壞,需要很長時間的調整,其實,扣除權重股對指數的虛跌,大盤形態並不是很壞,這從不受權重股影響的深綜指走勢便可看出,該指數周二已經創出歷史新高。三是“節日效應”引發了“搶年貨”的熱潮,尤其是申購平安保險的巨量資金解凍使市場出現“錢比貨多”的局面。
成長、重組成主流
近期市場在放棄熱炒大盤股的同時,把目光轉向了成長股和類似資產注入、集團整體上市這樣的資產重組股。滬東重機、東方電機持續暴漲引發的“尋寶遊戲”,使近期市場充滿了活力。而這種個股熱點很大程度上與剛剛刊登的年報相當吻合。至本月13日已經披露的120家公司年報,去年業績比上年劇增84.85%,其中相當多企業正是由於資產注入等原因導致了業績大增。
我們注意到,本周以來,“尋寶遊戲”持續升溫,不少個股或因重組傳聞,或因朦朧題材連連大漲。據統計,僅僅滬市,本周4個交易日漲停的個股便分別達到16家、14家、26家和40家。正是這種財富效應使大盤不斷升溫。而由於這些個股很多是低價股、小盤股,即使連連漲停,對資金需求不大,對指數影響也不大。
搶年貨中應留幾分清醒
雖然昨日股指又到了3000點附近,但估計這次不會像上次那樣摸高2994點後大幅回落。此番大盤再攻3000點市場氛圍與上次大不相同,例如短期內不會加息、節後新基金馬上發行等等利好,使春節前的市場暖意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