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季溝東村自然村

節季溝東村自然村隸屬於大橋鄉錯初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大橋鄉西北邊,距離錯初村委會4 公里,距離 大橋鄉12公里,年降水量300毫米。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9戶,有鄉村人口140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萬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節季溝東村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地理位置:大橋鄉西北邊
  • 面積:8平方公里
  • 人口:140(2009年)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300毫米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節季溝東村自然村位於大橋鄉西北邊,距離錯初村委會4 公里,距離 大橋鄉12公里,海拔250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3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
有耕地130畝,其中人均耕地0.92畝;有林地2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9戶,有鄉村人口140人,其中農業人口133人,勞動力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0人。
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8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30畝(其中:田0畝,地130畝),人均耕地0.92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200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萬元,占企寒遷總收入的63%;畜牧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 37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0頭,肉牛0頭,肉羊0頭);農民人均純收捉催雄入1785元,農民收入以玉米、馬鈴薯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人(占勞動力的 5 %),在省內務工7人,到省外務工0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無路燈。全村有39戶通自來水。有3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0戶(占農戶總數76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分別占總數的 0 %和15%)。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己促棵場12公里。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廈埋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3畝(其中:田6畝,地237畝),人均耕地1.08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662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13畝,其他面積41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58戶全部飲用井水。有5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罪仔碑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8公里。
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2輛,機車10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59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5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7畝。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在磚木結構房屋中,有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在其它雅提墊牛結構的房屋中。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殖業,主要銷往省內。2010年畜牧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94%。該村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計畫發展泡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58戶,鄉村人口228人,其中男性126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25人,勞動力126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206人,漢族22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2人,參合率84.96%;享受低保2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1.72%。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十字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16人。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4.69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團員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道路基礎差。學校基礎設施差,教師生活和工作都非常艱苦。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發展養殖業、採礦業,棗狼捆設加大礦石探查和開採力度。
該村有農戶58戶,鄉村人口228人,其中男性126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25人,勞動力126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206人,漢族22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2人,參合率84.96%;享受低保2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1.72%。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十字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8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3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16人。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4.69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團員3人。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道路基礎差。學校基礎設施差,教師生活和工作都非常艱苦。
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泡核桃特色產業,發展養殖業、採礦業,加大礦石探查和開採力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