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鼻蝠(學名:Murina cyclotis)為蝙蝠科管鼻蝠屬的動物。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江西、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管鼻蝙蝠
- 拉丁學名:Murina cyclotis
- 界:動物界
- 科:蝙蝠科
新物種的發現,探索之路,
新物種的發現
據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幾百個新物種,其中包括相貌酷似星球大戰中的尤達大師的管鼻蝙蝠。在一個偏遠的雨林,人們發現了一種管鼻果蝠,其相貌很容易讓人想起電影《星球大戰》中的絕地大師尤達。2009年,在崎嶇多石、人跡罕至的那卡耐和馬勒山脈,人們經過歷時兩個月的調查,首次發現了兩百多種動植物。
此次發現包括2種哺乳動物,24種蛙,9種植物,將近100種昆蟲,包括豆娘、蟋蟀和蟻,還有100種左右的蜘蛛。有一種尾端白色的鼠,至少一種螞蟻和幾種蟋蟀,都同已知物種迥異,所以它們各自代表一個新的屬。
探索之路
這些物種由兩個科考隊發現。兩支隊伍由保護國際基金會的快速評估項目協調。基金會的合作者還有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生物研究所和自然保護組織磐石國際。科考隊在各海拔高度上探索了森林覆蓋的那卡耐山區。此山多洞穴,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河。還探索了馬勒山脈。他們依靠飛機、小艇、通過步行,甚至動用直升飛機進入邊遠地區。
在馬勒山脈,研究者發現了他們所稱的“洋洋大觀的”各色昆蟲、蜘蛛和蛙類。磐石國際科學與自然保護臨時主席馬丁·康格博士說:“發現這些物種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知道了一個地區存在著哪些物種,你才有可能知道怎么去管理這一地區。”他還說這些物種可能有實用價值,例如藥用。他認為需要提高當地人的意識,讓他們知道在他們的森林裡發現的野生動植物的價值。同時,在東南亞湄公河的若干發現也引起了人們的激動。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稱,該地區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科學家平均每個星期都都會在此發現三個新物種。同時,這也凸顯了採取行動、保證這些新物種生存的必要性。
報告說這些發現彰顯了大湄公河次區域極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但也顯露出該地區各種各樣的棲息地和物種的脆弱。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例舉了爪哇犀牛在越南可能已經絕種的判斷,認為這是生物多樣性減少的一個悲劇性的標誌。大湄公河地區包括高棉、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和中國的南方省份雲南(瀾滄江為湄公河上游)。帶著吸血鬼般彎彎牙齒的魚,貌似塗了唇膏的蛤蚧(壁虎),還有高達七米的食肉植物,聽起來都像夢魘中的生靈,但他們都是真實存在的。它們是2009年在該地區發現的145個物種中的三種。他們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報告中的亮點。這個報告搶在了將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