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繼平

管繼平

管繼平,1962年生於上海。筆名推仔、易安閣等,海派作家、書法篆刻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上海楹聯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九三學社文化委員會副主委、上海九三書畫院秘書長,黃浦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繼平
  • 別名:推仔、易安閣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62年
  • 職業:作家、書法篆刻家
  • 畢業院校:上海財經大學
  • 主要成就: 
  • 代表作品:《紙上性情:民國文人書法》《民國文人書法性情》《上海說事》《管中窺書》
  • 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理事
個人簡介,個人成就,個人作品,社會評價,管繼平其人其書,書法作品,

個人簡介

管繼平、自幼愛好讀書,尤其對傳統中國文化頗為傾心。八十年代雖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工業會計專業,但九十年代初便改行從事文字工作,曾先後擔任《上海紡織》編輯部主任、《上海家庭報》編輯記者、副主編,現就職於新民晚報社區版,九三學社上海市文化委副主委。
與著名藝術評論家柯文輝先生與著名藝術評論家柯文輝先生

個人成就

管繼平,自嘲為“作家中的書法家,書法家中的作家”,出版多種以回憶老上海弄堂生活的散文集,近十年來並以民國文人的書法、印章為研究主題,出版多種專集,其中以《紙上性情——民國文人書法》(上下集)最為知名,該書曾多次榮登上海各大書店好書綜合排行榜前茅。
與著名書法篆刻家劉一聞先生與著名書法篆刻家劉一聞先生
少小愛文辭,取陶淵明先生“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句,顏其齋名為“易安閣”或“容膝樓”。1980年起正式臨池學書並篆刻,先後師承著名書法篆刻家吳頤人劉一聞諸先生。作品曾多次入選省市級專業書法展並獲獎。平時著述不綴,於《新民晚報》、《文匯報》、《東方早報》、《文匯讀書周報》、《新聞晚報》、《書法報》、《書法導報》等報刊發表評論書畫篆刻的文章六十萬字,並於《書法導報》、《北京晚報》等開有“文人書法”的專欄文章,於《新民晚報社區版》、《青年報》、《行家》雜誌、《旅遊時報》等開有“老上海系列”的專欄文章。
管繼平

個人作品

《一窗明月半床書》(中國文史出版社)
管繼平
《上海老辰光》(上海辭書出版社)
《民國文人書法性情》(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清風拂雅——扇面書畫百幀》(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上海說事》(上海文化出版社)
《紙上性情:民國文人書法》(上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
《游嬉——老上海弄堂》(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梅花知己:民國文人印章》(上海辭書出版社)
《李叔同致劉質平書信集》(東方出版中心)
管繼平
管繼平
管繼平
管繼平
管繼平

社會評價

管繼平其人其書

作者;米舒(曹正文)
光陰似箭,轉眼間與管繼平兄相識已24年了。
我整理舊物,意外找到一張與管兄當年的合影,那是1986年隆冬。當時正逢“讀書樂”專刊召開50期座談會,上海很多名家與作者共同來慶賀。照片上的我還年輕,繼平則是小青年一個。記得他當時在一家工廠任會計,因愛好文學,便向我編的版面投稿,我在眾多來稿中發現了他,他的文字雖還稚嫩,但愛書之心歷歷在目,在其字裡行間有股勃勃英氣,我便給他復了書札。後來鴻雁傳書,我們便相識了,通過交談,兩人很投緣,於是從編輯與作者的關係成為了書友。
為松江西林寺題匾 法乳永續為松江西林寺題匾 法乳永續
管繼平
二十餘年間,我們變化都很大,繼平兄憑藉他對文字的執著與鑽研,寫出了一手好文章,而且也成為了我的同事——一名出色的編輯。這一切歸功於他個人的努力,他的悟性與踏實。這次他把自己寫老上海的一些文章結集出版,囑我為之作序,我自感學疏才淺,愧不敢當,推辭再三,繼平兄仍很堅持,原因是我與他相識24年了,我對他一步一步前進,有真切的感受,再說繼平兄也是我們九三學社的同志,我就欣然應允了。
我與繼平兄有相似的愛好,都喜歡讀書,尤其愛好古文,讀晚明小品,還樂於收藏與旅行,西泠印社、敦煌彩塑、嶺南風光、蘇州園林……都留下我們欣喜的印痕,而這種藝術品位,讓我們都比較講究文字的精緻,喜歡在行文間有別有洞天之感。這是我努力的方向,在這方面,繼平兄似也有志於此。故這本老上海的小品集,有以小見大的文字風格,而且我們都推崇寫東西,要有親歷之感,堅決不做文抄公,這也是這本小書的又一個特點。
管繼平
管繼平
第二,我看繼平兄的文字,還有他主編的版面,細細品味,會發現其文字很有民俗特色,這恐怕與他對傳統文化的喜愛有關。繼平兄又好書法,會篆刻,文字古雅樸直,都與傳統文化相靠近,老上海的弄堂特色自然很值得回憶,寫出來讓人捧腹。
繼平兄與我都好晚明小品。竊以為,晚明小品的文學成就在總體上並未超過“唐宋八大家”,但亦有其優點,如思想空前解放,謀篇別開生面,文字玲瓏精緻,不少小品詼諧有趣之極,摯友西坡兄為明清小品集作的序可為之引證。也許受明清小品之影響,繼平兄的文字也追求幽默一路,寫有趣的事,而文字亦有趣。(此文為《上海說事》序)
中國書法的紙上性情
陳鵬舉
中國文化是棵大樹,中國字就是這棵大樹的種子。中國字美麗如畫。中國字是感覺是心態、是人間景象、人生夢寐,無論倥傯和安穩,還有豐潤和蕭疏,都一樣美麗如畫。
中國,每個字是一朵花、一片葉,弦上指尖的音、棋枰中的子,容光一抹、驀然一瞥,手舞足蹈和心跳。還是風箏、響箭,日頭和山脊,空中鳥跡,瓦上輕雷,明月清風酒,溫良恭儉讓。總之,所有的人事和風景,都被中國字飽含了。用中國字寫成的文章,也是我們身處在其間的世界,青是山綠是水的世界。紅塵撲面,人影綽約,都被寫到了,用不著井井有條。就這星羅棋布、洪波湧起的樣子,才是真實的世界,無論出現在紙上,還是出現在心裡。中國字像是畫出來的,自然用毛筆書寫會很好看。千百年來都是這樣,中國字被寫得情懷溫潤,詩意琳琅。
管繼平
管繼平
才過去的一百年里,許多人還是這樣對待和期待中國字。那是我們的父輩,甚至是祖父輩啊,都寫得真好。他們可能是最後一批用毛筆寫中國字的中國人了,而且大多已經離去。想到這裡,深感無助,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和文化夢想,究竟被伶仃地擱在哪裡了?
中國字非常要緊。毛筆寫的中國字非常要緊。我們注意和著力的是文字排列的邏輯性,而漠視中國字本身。我們誤會了中國文化。由中國字生根、開枝、散葉、開花和結果的中國文化,生來是萬象的一部分,絢爛也好,平淡也好,都有著無限生機和可能性。這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睿智的文化。就像大樹,蔥蘢和蒼莽,立地和參天,從來不是所謂的邏輯性可以講清的。孔子老子莊子,還有屈原,對中國字的感覺,我們是寫不出來了。那是寫在竹簡上的,比毛筆還要奇異的感覺。即使是很晚出現的《紅樓夢》,我們也寫不出來。我們不缺作家,但沒有詩人,不缺學者,但沒有文人。上世紀那樣星漢燦爛的用毛筆字感覺中國字的詩人和文人,離我們越來越遠,這種應該感覺到的哀傷,也很少有人感覺到了。
管繼平
讓人欣慰,繼平也想到這裡,也感覺到了哀傷。一些年來,他所能遇見的上世紀詩人和文人的偉大的字,用毛筆寫下的那些偉大的中國字,他都讀了。還把讀了的感覺寫成了這本書。既然偉大的文化、偉大的字可以穿越時空,那么,今人就沒有理由停頓自己的嚮往,嚮往憑著隔世的字、和文化的光芒走進不朽的詩人和文人的心。文化首先不是功名的利器,文化是一個人成為真正的人的最初和最後的基石。為此我們常感哀傷。唐代詩人王灣有句非常好的詩:“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我們就依照他的感覺,流連以往。我們的文化感覺不夠,我們嚮往從我們的父輩和祖父輩那裡獲得力量和情懷,獲得信心和前程。
在這裡,我衷心祝賀和感謝繼平寫了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的意義,遠遠不止它是一本書。
(本文為管繼平《紙上性情:民國文人書法》序)

書法作品

1986年與作家曹正文(米舒)1986年與作家曹正文(米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