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全譯

管子全譯

《管子全譯(上下)(修訂版)》包括《管子全譯(上)(修訂版)》和《管子全譯(下)(修訂版)》,採用通行的明趙用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緒二年浙江書局刻本)為底本進行標點,《管子》原文一律不改字,凡有校改都入注文。注釋主要依據歷代校釋,亦有譯註者的意見;校釋主要參閱了郭沫若《管子集校》(人民出版社《郭沫若全集》)等,並參考了馬非百《管子輕重篇新詮》、中國人民大學《管子經濟篇文注釋》和趙守正《管子通釋》等著述,凡有所據,一概註明。譯文儘量採用直譯,力求切合原文之意。在先秦兩漢的諸子著述中,《管子》是自成一家、別具特色的一部。它雖然“簡篇錯亂,文字奪誤”,“號稱難讀”(郭沫若《管子集校敘錄》),但又確是“天下之奇文”(張嵲《讀管子》);它雖然叢集諸說,涉及百家,“龐雜重複”(黃震《黃氏日抄》),但又確是包羅宏富的寶庫。《管子》堪稱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今天,抖落掉歷史蒙上的灰塵,文朵奇葩正放射出日益奪目的光彩。

基本介紹

  • 書名:管子全譯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1083838
  • 作者:朱迎平 謝浩范 謝浩范
  • 出版社: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
  • 頁數:865頁
  • 開本:16
  • 品牌:貴州人民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之一種,《管子全譯(上下)(修訂版)》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部全注全譯的《管子》讀本。

作者簡介

朱迎平,1948年出生,浙江平湖人。1982年1月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其後一直上海財經大學從事中文教學。現為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學校檔案館館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散文、古代文體和古籍整理研究。主要著作有《宋文論稿》、《古典文學與文獻論集》、《管子全譯》(合作)、《文心雕龍索引》、《全唐文》、點校(承擔100卷)等,並在《文學遺產》、《復旦大學學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文心雕龍研究》、《文史知識》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經言
牧民第一
形勢第二
權修第三
立政第四
乘馬第五
七法第六
版法第七
幼官第八
幼官圖第九

外言
五輔第十
宙合第十一
樞言第十二
八觀第十三
法禁第十四
重令第十五
法法第十六
兵法第十七

內 言
大匡第十八
中匡第十九
小匡第二十
王言第二十一(亡)
霸形第二十二
霸言第二十三
問第二十四
謀失第二十五(亡)
戒第二十六

短語
地圖第二十七
參患第二十八
制分第二十九
君臣上第三十
君臣下第三十一
小稱第三十二
四稱第三十三
正言第三十四(亡)
侈靡第三十五
心術上第三十六
心術下第三十七
白心第三十八
水地第三十九
四時第四十
五行第四十一
勢第四十二
正第四十三
九變第四十四

區言
任法第四十五
明法第四十六
正世第四十七
治國第四十八
內業第四十九

雜篇
封禪第五十
小問第五十一
七臣七主第五十二
禁藏第五十三
入國第五十四
九守第五十五
桓公問第五十六
度地第五十七
地員第五十八
弟子職第五十九
言昭第六十(亡)
修身第六十一(亡)
問霸第六十二(亡)

管子解
牧民解第六十三(亡)
形勢解第六十四
立政九敗解第六十五
版法解第六十六
明法解第六十七

管子輕重
臣乘馬第六十八
乘馬數第六十九
問乘馬第七十(亡)
事語第七十一
海王第七十二
國蓄第七十三
山國軌第七十四
山權數第七十五
山至數第七十六
地數第七十七
揆度第七十八
國準第七十九
輕重甲第八十
輕重乙第八十一
輕重丙第八十二(亡)
輕重丁第八十三
輕重戊第八十四
輕重己第八十五
輕重庚第八十六(亡)
附錄

文摘

經言
版法第七
【今譯】
大凡君主臨政治事,要端正心志,不要違背自然規律,要處理好與遠近高下各類人的關係,使他們各得其所。三項原則得到整飭,君主才能擁有國家。不以一己之喜而濫賞,不以一己之怒而濫殺。憑一已之喜而賞,憑一己之怒而殺,民怨就會產生,政令就會廢弛。屢次下令不能推行,民心就會向外,存有外心的結為黨徒,禍患就開始萌發。眾人爆發出來的忿怒,少數人難以應付。興辦喜愛之事,一定要考慮它的結局;廢除厭惡之事,一定要估計它的後果。用獎賞勉勵敦敬之人來進行顯揚,用俸祿加富有功之人來進行勸勉,用爵位增貴有名之人來進行稱譽。廣施仁愛,沒有遺棄,這才是君主的胸懷。一定要先進行教訓,使萬民趨從教化,經常給他們利益,百姓才會承擔責任。用人先要審察自己,成事先要樹立標準。仔細斟酌財力的使用,謹慎地對待施惠和酬報,反覆地衡量輕重和利害。因而使用財力不可吝嗇,使用民力不可過度。用財吝嗇就會引起悖逆,用力過度就會造成疲勞。百姓貧困不足,政令就更加繁縟;百姓吃苦遭殃,政令就不能推行。施惠和酬報都無從實行,禍患就將開始發展。禍患發展而君主還不覺悟,百姓就將自謀出路。法令公正,制度平等。殺戮有罪不予赦免,執行刑戮必守信用,百姓就會畏懼。武力威勢既已宣明,法令就不必重申。斥責怠惰的人對之加以羞辱,處罰有錯的人對之加以懲治,殺戮犯罪的人加以震懾。君主執法的意志牢固不動搖,乖異邪僻之徒就會恐懼。

序言

在先秦兩漢的諸子著述中,《管子》是自成一家、別具特色的一部。它雖然“簡篇錯亂,文字奪誤”,“號稱難讀”(郭沫若
《管子》舊題為管仲所撰。管仲(?一公元前645年)名夷吾,潁上(今安徽潁上)人,是春秋初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出身貧賤,經好友鮑叔牙推薦,被齊桓公任命為齊相。依託齊國東面臨海的地理位置,管仲在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實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史記·管晏列傳》),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他為政“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終於“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同上),輔佐齊桓公實現了霸業。孔子對管仲的功績曾給予高度的評價,他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管仲為一代名相,但《管子》一書是否為管仲所著呢?前人很早就對此提出了疑問。晉代傅玄說:“管仲之書,過半便是後之好事者所加。”(劉恕《通鑑外紀》引)宋代朱熹則確認《管子》“非管仲所著”,並說他絕不是有閒工夫著書的人,著書者,是不見用之人也(《朱子語類》)。現代更有學者考定戰國以前沒有私家著作。(見羅根澤《諸子考索》)因此,《管子》的全部或一部分,都不可能為管仲所著,這基本上可作為定論。
古代文獻中最早提到《管子》的是《韓非子》,其《五蠹》篇中說:“今境內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可見在戰國末葉,《管子》書已傳播很廣。西漢時期,《管子》繼續廣泛流傳,賈誼、晁錯、桑弘羊等政治家都讀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