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傳說,殷末三賢之一的箕子,東來朝鮮受封為王的傳說。最早見於《尚書大傳·洪範》、《史記·宋微子世家》、《漢書·地理志》。據載:箕子名胥余,殷紂王之叔,任太師之職,因勸紂王停止虐政被囚,武王滅殷,釋箕子囚,箕子不忍事二主,去之朝鮮,武王因以朝鮮封之。《三國遺事》古朝鮮條亦云:“周武王即位己卯,封箕子於朝鮮,檀君乃移於藏唐京。”現今,一些學者多認為箕子記事,矛盾旁出,且不列《史記·朝鮮列傳》,較難憑信;也有某些學者認為,目前尚無足夠根據否定這一傳說。
箕子傳說,殷末三賢之一的箕子,東來朝鮮受封為王的傳說。最早見於《尚書大傳·洪範》、《史記·宋微子世家》、《漢書·地理志》。據載:箕子名胥余,殷紂王之叔,...
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兒子,帝乙的弟弟,紂王的叔父,官太師,封於箕,在商周政權交替與歷史大動盪的時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違衰殷...
箕子陵,是“商末三仁”之一“箕子”的陵墓。晉(杜預)《春秋釋例》:“梁國蒙縣西北有亳城。”晉(伏滔)《北征記》:“望蒙、亳間,成湯、伊尹、箕子之冢,今...
箕子朝鮮(公元前1120 ~公元前194 ),商代帝王商王帝辛(受德)(商紂王)的叔父箕子(箕子帶五千人去朝鮮半島),史稱“箕子王朝”或“殷(本讀依燕穎)氏箕子王朝...
武王訪箕子,是晉城陵川縣民間故事傳說。箕子是商紂王的伯父。因見紂王無道,恐商朝六百年的江山將喪於他手,就多次進諫。紂王不但不聽,反把他囚禁起來。周武王滅...
殷末三仁,也稱殷末三賢,指的是微子、箕子、比干,他們在殷商末年齊名。孔子《論語·微子》曰:“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