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革命:毛澤東年代的政治陳列》是何若書創作歷史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10月。
該書著眼於1949—1976年間的歷史,探究了展覽與政治運動的關聯,收錄的展覽案例範圍從中共一大會址上海博物館延伸到伴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與文化大革命的“階級教育”與紅衛兵展覽,並表明是展覽物質化了革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策展革命:毛澤東年代的政治陳列
- 外文名:Curating Revolution: Politics on Display in Mao's China
- 作者:何若書
- 類別:歷史著作
- 首版時間:2017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策展革命》著眼於1949—1976年間的歷史,探究了展覽與政治運動的關聯,並表明是展覽物質化了革命。這些來自上海的案例分析體現了那個時期有關革命的展覽是如何被策劃出來的: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收集文化與革命文物;街道,學校,和工作單位舉辦並講述當地的陳列;而展覽本身向思想意識教育與政治運動提供了一個儀式場所。《策展革命》通過採用檔案資料, 口述歷史,以及其他歷史資料,追溯了展覽被開發、呈現、接收的全過程。著作中收錄的展覽案例範圍從中共一大會址上海博物館延伸到伴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與文化大革命的“階級教育”與紅衛兵展覽。
作品目錄
引言 |
一、建立革命紀念碑: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 |
二、展示新中國:“蕃瓜弄今昔” |
三、策展信仰:少先隊的“熱愛科學,破迷信” |
四、培養意識:階級教育展覽(階展) |
五、文化大革命的實物教育:紅衛兵功勳展覽會 |
六、革命中的文化傳統:上海博物館 |
結論 |
作品思想
《策展革命》聚焦於政治宣傳是如何蔓延到中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的,它給出的回答是儀式。作者發現,政治宣傳並沒有在一夜之間就占領了公共領域並滲透到所有私人領域,而是通過不斷地重複——一次次運動、一個個展覽——將宣傳內容進行布展而後將參觀儀式化。當參觀宣傳展覽成為了一種儀式,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們就被吸納進同一個政治宣傳的機器中,在涉及政治和革命等問題上,人們的情感、語言和思維逐漸趨同:對工人階級和貧農的憐憫、對地主和資本家的敵視、對“舊社會”的仇恨以及對“新社會”的珍惜。
相對而言,展覽是最可從形式擺脫枯燥的政治宣傳方式之一。因為展覽中的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物件,往往可以成為最有信服力的證據,如《策展革命》所舉案例中階級教育展覽上“舊社會”農民後背的傷疤,上海蕃瓜弄棚戶區與工人新村的顯著對比等等。
但是,作者還從記錄檔案細節里,發現了與政治宣傳的主調不和諧的蛛絲馬跡。例如,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文革前的“階展”中,有些參觀者在看到實業家榮宗敬被沒收的金飾品時,並沒有出現對資產階級的憤慨。檔案顯示,紅衛兵在參展者反饋中驚奇地看到了“多么好看,多么好看”的感嘆。《策展革命》展現了毛時代政治宣傳的局限。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毛時代的宣傳可謂排山倒海。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愛科學、破迷信”運動,卻是一個相對失敗的政治宣傳。作者通過查閱檔案發現,一些信奉天主教的小學生在接受“教育”後,寫出了讓人哭笑不得的觀後感。比如,有一個小學生這樣“概括”他的收穫:“毛主席教導我們好好學習,上帝也讓我們好好學習。”
《策展革命》的最後一章講述了一場圍繞政治宣傳而展開的鮮為人知的爭端。文革初期,紅衛兵在“破四舊”運動中,企圖毀掉上海博物館內的文物。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冒著被紅衛兵打倒的危險,藉助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和其他理論,指出文物在革命運動中的重要性,最終成功說服了來勢洶洶的紅衛兵。這則體現了人們所面對的宣傳之間的矛盾。
作品評價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遺產與博物館研究中心高級講師朱煜傑:“革命”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話語的關鍵字之一。在《策展革命》中,何若書描繪了文化在國家話語中所扮演的角色。文化展覽通過展示國家意識形態,提供了一個公共空間來教育和動員人們參與革命。這本書對研究毛澤東時代的文化政治及其在創造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歷史學教授舒喜樂(Sigrid Schmalzer):對新中國研究的貢獻莫過於(《策展革命》)這種對政治權力的敏銳分析,對生活現實的探索,以及對毛澤東時代物質文化的生動描繪。書中令人信服的觀點,展示了政治和物質文化的不可分割性,並極大地豐富了有關中國宣傳歷史的文獻。
作者簡介
何若書(Denise Ho),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200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2009年在哈佛大學獲得中國歷史博士學位,是美國漢學家孔飛力的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