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決定效益:李平策劃選題和作品選粹

《策劃決定效益:李平策劃選題和作品選粹》內容簡介:在李平的策劃作品中,從表現手法上說,有的近於散文與通訊,有的則近於遊記。綜合運用描寫、議論、抒情、夾敘夾議多種手法,這類作品體現了文學性。如《百名將軍重上井岡山》諸篇。大部分是實務類作品,採取的是以敘述為主。輔之以描寫。這類作品則體現了新聞性。如《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共繪和諧社會藍圖——來自中國建設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就是這樣。 李平的策劃作品,無論是新聞報導策劃,還是會議論壇策劃,或者是一項大型活動策劃。總是有其自身特色的,就是以實務為主,具有可操作性。 誠然。這些策劃作品。是有相當的社會效果的,有的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益。

基本介紹

  • 書名:策劃決定效益:李平策劃選題和作品選粹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頁數:412頁
  • 開本:16
  • 定價:58.00
  • 作者:李平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189649
  • 品牌:新華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策劃決定效益:李平策劃選題和作品選粹》:作為新華社記者的李平,結集出版這本《策劃決定效益》的著作,從新聞業務角度說,確有獨到的可資借鑑與學習之處。這不僅是他從一個基層通訊員到新華社記者路程的展示,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他業務從成長到成熟的痕跡,值得新聞業界管理策劃的人去學習。更值得新聞專業策劃、廣告的學生作為必修課之參考。
思路決定出路
性格決定命運
細節決定效果
戰略決定成敗
文化創意的文本解碼
傳媒策劃的實戰範例
新聞人廣告人的實用手冊
創意者策劃者的參考文案
中國思維打開思想閘門
劍指偏鋒揭開策劃秘笈

作者簡介

李平,新華通訊社記者,籍貫山東滕州市,出生成長在江西,攻讀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碩士,先後當過工人,教師,鐵路貨運,宣傳幹事,江西鐵路經濟開發總公司經營開發科科長,江西鐵路廣告藝術公司總經理,新華社九江支社社長,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主任,江西信息社社長。現在在《瞭望新聞周刊》負責策劃高層論壇、活動慶典、圖文特輯等工作。
從通訊員到新華社記者的我,經歷了百年難遇,千載難逢的1998年的抗洪戰役,作為得天獨厚的戰地記者,我的作品《九江潰堤天災?人禍?》獲得全國九八抗洪新聞獎,其中數十篇評為新華社好稿和部級好新聞,《抗洪父子兵》、《堵口奇兵戰九江》分別收入《中外新聞特寫名篇賞析》,《全國首例商業秘密侵權案》也被收入《中外新聞大辭典》。
2000年主編出版了《軍旗世紀風采》大型珍藏畫冊,該書填補了中國軍事圖書史上的一項空白,首次披露了新中國有多少位軍事家?多少次大閱兵?特別是2009年又策劃創意了《盛世豐碑》大型畫冊,列入建國60周年的重點選題。
近年來,還策劃參與了《全國首屆安全生產論壇》;《長江十六城市和諧構建執政能力論壇》;《中國首屆東協投資發展論壇》;《新農村新型產業國際論壇》等一系列大型活動和演唱會。為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擴大了海內外影響,提升了知名度,創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書目錄

序一:李平其人

第一部分 策劃創意類
動力之光照亮世界——記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設備建造始末
改革開放三十載中國鶴城展翅飛——齊齊哈爾改革開放30年成果卓然
中國重汽擎起民族重卡旗幟(一)
中國重汽一民族重卡自主開發創新的開路先鋒(二)
中國重汽—鑄造輝煌(三)
自主創新中國重汽實現V字型巨變(四)
中國重汽創造奇蹟(五)
開放的上饒和諧中騰飛
為農民辦實事,讓農民得實惠——上饒市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實踐
上饒信州區——打造工貿發達宜居創業的現代中心城區
上饒——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
璀璨明珠錦繡上饒
建設生態文明打造和諧鄉村
萍鄉:鑲嵌在紅土地上的明珠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勇於推動和諧發展——國家電網提升企業軟實力
國家電網填補生物質發電空白我國實現綠色電力新跨越
環境宜人科技興城
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跨入新時代
黑龍江基層黨組織為民增收創新路
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共繪和諧社會藍圖
來自中國建設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立足新的起點矢志跨越發展
連雲港崛起騰飛新征程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連雲港
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二——連雲港
蓄勢待發乘風扶搖九萬里
神奇浪漫之都——連雲港(一)
神奇浪漫之都——連雲港(二)
以奧運為契機推進大連旅遊產業升級
奏響愛心樂章——國家電網公司愛心奉獻回顧
國家電網科學管理譜新篇
神華神奇之道
放眼全球走向世界——康緣藥業自主創新振興民族醫藥
科技改變世界智慧戰勝磨損——金屬磨損自修復材料技術在我國“生根開花”
樂平新跨越再鑄新輝煌
贛東北供電為區域發展添彩增光
贛州開發區為失地農民實行八項保障
魅力共青——輝煌50年——科學發展經濟構建和諧共青
貴州——文化旅遊的勝地(上)
貴州——投資開發的熱土(下)
美麗的山水、生態、港口、旅遊城市,東方日內瓦——最適宜於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九江
重塑昔日文化之邦建設今日生態名城——江西撫州市濃墨重彩描新城
中國美麗鄉村
中國茶葉之鄉婺源
天澤·根深枝茂
構建和諧新農村打造鎮鄉工業園
津成電線電纜創造世界名牌
戚墅堰機車享譽海外
中國大中型航空發動機的搖籃——中國一航瀋陽發動機設計研究院
秦皇島萬事俱備迎奧運——傾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市
武夷正袍大紅袍打好國茶文化牌
健康從“足”做起
科學發展成就輝煌——河北豐寧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紀實
我國西部農業生態璀璨明珠——甘肅昱潔農業科技結碩果
明日黃花今日更香興農富民美名揚——衡陽市為農民培育致富生財路
烽火歲月熾熱情懷星火燎原激情燃燒
百名將軍重上井岡山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大型系列活動策劃
建設新農村與新型產業國際發展論壇的策劃
附:策劃案例
構建和諧新農村打造工業新園區論壇及整體宣傳策劃方案
“經典中國納稅·500強”誠邀參加《嘹望》新聞周刊金榜展示邀請函
誠邀參加《嘹望》新聞周刊“節能減排·利國利民”專題展示邀請
試論文化創意的特徵與規律——以李平的創意策劃為例

第二部分 新聞(訊息)類
廬山走向世界更瀟灑
’97中國廬山國際旅遊節拉開帷幕
九江市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江西鐵路境內客貨流向反差巨大
呼籲有關部門積極組織貨源莫失良機
像當年歡迎紅軍那樣
江西全力支援京九鐵路建設
寧可自己磨破嘴不讓他人跑斷腿
九江為重點工程排憂解難
九江對受災企業區別對待
好的幫差的關
駱霞——良方治院“療效”快
江西星子縣以資源入股創新路
列車上,看得見的變化
九江:興起中的“希望產業”
詐欺犯監獄故伎重演管教幹部被騙5萬多
青雲譜站開展“四職”教育重為路風站譽添光彩
昔日有功之臣今日安享晚年
南昌鐵路分局為老幹部排憂解難
旅客爭夸趙載新蘇州站上“活雷鋒”
南昌鐵路分局改革客運管理辦法
在全國率先組建“三乘一體”聯合車隊
棉紡產品飲譽中外鐵路支援當記頭功
景德鎮瓷器品種攬要
景德鎮陶藝名人知多少
收藏、家裝、送禮專家為選瓷指點迷津
識別真品“景瓷”的幾個絕招
轉變職能服務順務百姓民意——大連市行政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效益高
九江市全面做好防汛準備工作
好山好水創雙佳
廬山旅遊帶動地方經濟跳躍式發展
九江積極為“過剩”早稻找出路
對內卡死對外理順
九江國有糧食收儲企業遏制新虧損產生
遠學濟南交警近學邱蛾國
九江交警形象大變樣
張泗存的“三點”精神
江西瑞昌市:農民負擔15年不超3%
修水農民發“羊”財
借尚方寶劍拒“會議旅遊”
廬山另闢蹊徑求發展(一)
廬山另闢蹊徑求發展(二)
新景觀大道將讓遊客看全“廬山真面目”
於都:“幸福綠卡”溫暖“雙鳳”家庭
提高職業素質促進安全生產
青雲譜車站“四職”教育見成效
創造良好環境保證安全運行——青雲譜火車站切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一次民眾性自我教育的嘗試
南昌鐵路分局局長現場辦公提高辦事效率
對老幹部提出的問題當場答覆解決
誰對國家貢獻大就給誰開綠燈
南昌鐵路分局為搞活大中型企業出力
景德鎮車務段精心組織“亞運瓷”運輸
變劣地為優地變死地為活地
九江市依法治地創新路
九江引資動以利
今年一季度已有18個項目落戶
劉智萍患白血病幾度病危熱心人紛紛捐款急盼救治
南昌分局送溫暖後“茶不涼”
九江市為重點工程建設排憂解難
目前在建18項重點工程都進展順利
維護社會穩定嚴厲打擊犯罪
九江市“嚴打”出聲威
貧困縣久旱逢雨
現場辦公解決貸款6625萬
九江市著力抓好機關作風轉變
九江醫專面向農村培養醫生
九江市啟動以推廣新科技為主的棉花“豐收工程”
建一墟集鎮活一方經濟
九江市掀起農民造城熱潮
借尚方寶劍拒“會議旅遊”
德安縣特色農業出效益
’97中國廬山國際旅遊節開幕
江西廣大農村群體活動火熱
江西省星子縣財政擔保借糧賑災
私營企業無私奉獻
九江眾多私企紛紛捐款捐物
江西:火車站旅客爆滿南鐵分局全力運送
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修水縣打開山門以工富民
青雲譜站“四職”教育見成效
變管理型為服務型
南鐵分局為老幹部辦實事
南鐵分局設“無軌火車站”
兩年傳送貨物1002萬噸,為農民節省運雜費近百萬元
湖口縣開發“三水”興縣富民
熊雲清被團中央授予“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常在“河邊”走也能不濕鞋
青雲譜站天天與危險品打交道25年無火災事故
九江民航機場正式通航
民營企業家王翔投資國家重點工程
南昌鐵路分局3萬團員青年堅持開展每月一次奉獻日活動
挖掘潛力提高運能
景德鎮車務段支持“景瓷”出口
做職工的知心人
論新聞時效性的實踐意義——對李平新聞(訊息)類稿件的鑑賞

第三部分 通訊特寫類
泰納國際與陳泉龍的新思維
從“赤腳縣長”到“馬路書記”——記九江市潯陽區委書記呂明
跳出山門闖市場——江西省修水人民脫貧致富發展經濟紀實
九江石化領導自律二三事
平平淡淡才是真——陳林香十年如一日為民眾排憂解難的事跡
“鋼”是這樣煉成的——記南昌鐵路分局回頭浪子楊建鋼
鄧志友的“三大敢”
寧紅集團成功的秘訣
如琴湖畔領頭雁——記江西省勞動模範、鐵道部優秀共產黨員胡駿水
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寫在共青城創建50周年之際
眾人齊念扭虧“四字經”——國有企業九江啤酒廠扭虧啟示
文明車吹溫馨風——北京至南昌67次列車見聞
只有為老百姓造車才有廣闊的市場——昌河集團董事長楊金槐訪談錄
貨場外面的包圍圈
黨啊您就是我的母親!——訪八旬退休老幹部周茂悟
青春在崗位上閃光
維護秩序的忠誠衛士
病魔無情人有情
“廢品”出口
杯水寸心暑中情
紅旗列車上的交響樂——滬京特快見聞
“是黨叫我這樣做的”——記蘇州站趙載新學雷鋒的事跡
有一份熱就要發一分光——訪萍鄉鐵路地區老幹部活動室服務員於維田
她溫暖職工的心
燃燒生命的火焰——追記上海鐵路局南昌分局離休幹部張光裕
觀念一新天地寬——來自江西鐵路經濟開發總公司的報告
建特色園區創全國一流——訪大連高新區管委主任易軍
那50%的愛
抓住機遇白手起家瞄準市場做大做強——果喜集團總經理張果喜訪談錄
春運末班車——昌京列車見聞(一)
春運末班車——昌京列車見聞(二)
浪子回頭金不換
蘇州站有位活雷鋒——記蘇州市少數民族先進個人、優秀黨員趙載新
查“家醜”
列車上有雙警惕的眼睛
洪城一羊城架“彩橋”
關心職工冷暖的好工長——記上海鐵路局優秀共產黨員黃光南
心似針細——記景德鎮醫院占美金
青年車班小伙棒
圖的是讓職工說“共產黨好!”——青雲譜火車站出現一位“黨義”式先進人物
江南“黨義”譜新篇——記青雲譜火車站貨運車間黨支書徐晉
她也是“黨義”中的一員
除夕“黨義”到我家
從“有聲無像”到“圖文並茂”
楊建鋼和他的“鐵哥們”
特殊的生日“禮物”
專訪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吳強:奏響春運進行曲
跑車人如是說
雷鋒伴我千里行
“無軌車站”萬里情
“幸子”回來了!
鐵路“車輛大夫”,辛苦了!
鐵面無私的嚴主任——記萍鄉站貨運主任章保志
面對這突發事件
舍自家為大家——“明星列車”77/78次昌滬二組春運交響曲
新橋架“金橋”——九江市新橋村發展經濟紀實
咱們的班組長
五里村里“十星”熱
走馬觀花看路風
大雨滂沱排險記
“廬山號”列車見聞
改革創新發展——記江西鐵路經濟開發總公司
跳出鐵軌——南昌鐵路分局延伸服務紀實
晚霞格外紅
身在油廠不沾“油”——九江石化總廠領導幹部廉潔自律二三事
鎮委書記檯曆上的“秘密”
京九線德安農民好“戲”連台
特寫:假火警里顯真功
我為什麼投資農業——葉志軍自述
今日修水
在第一面軍旗升起的土地上——全國重點貧困縣修水人民脫貧致富見聞
組織部走出的年輕人
真實與謊言的較量——我國第一大商業秘密侵權案始末
顆顆愛心獻病童
精打細算的好管家
列車“元宵節”
大學生一路平安
編外“服務員”
“枕木頭”和“好家長”
血的奉獻——記青雲譜車站安全模範之家徐根子之妻王娣德
他們沒有失落感——青雲譜車站政工幹部工作紀實
陌生的朋友
“要對黨和人民負責”——記青雲譜車站離休幹部韓鴻樞
一個人的價值與心路怎樣對接?——速寫精神與心理專家張聰沛
微型車:建設小康社會的“國情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記大連大學億達建築設計院院長王義
創時尚品牌爭國際市場——捷仕路服飾紅遍大江南北
鏡頭在暴風雪中閃光
珍貝成功的奧秘——訪浙江珍貝有限公司總經理邱淦清
十年一覺延安夢——田英的延安情結
電影無國界——訪中國電影華表獎的榮譽者孫昌平
通訊特寫類新聞的表現手法的實踐意義——對李平通訊特寫類鑑賞

第四部分 新聞評論類
政府招商緣何成官司
警惕偽劣“景瓷”的三大陷阱
“第二職業”不利於安全生產
昌九線上誰逞強
“廬山號”旅遊列車喜憂參半走市場
黨報黨刊發行何以步履艱難?——江西九江市報刊發行征訂述評
仙人掌真能刺痛農民的心嗎?
城市形象也需包裝
政府招商更要注重誠信
論新聞評論的針對性——對李平新聞評論作品的鑑賞

第五部分 災難新聞類
九江潰堤,天災?人禍?
“堤腳軟了,人腳不能軟”——江西省省長舒聖佑在抗洪第一線
“八一”搶險
抗洪父子兵
長江湖河戰天頌——江西九江軍民抗洪搶險紀實
蒼穹奈何線暢通
“死”而復生的英雄——記捨己救人的武警戰士楊東
堵口奇兵戰九江
凱旋門下送將士
良丹妙藥醫親人
孤老們的“女兒”
防汛耳目立奇功——記九江市水文分局
九江市非公有制企業保家護堤獻愛心
長江南岸,九江防洪牆堵口成功進一步加高加固閉氣工作仍在進行
舒惠國臨行猶系長江堤
鄱陽湖絕島鞋山雲集珍禽
大學生李偉搶險殉難
九江市衛生防疫不留死角
九江百萬軍民奮力抗洪死守長江大堤
“模範連”熱情助學潘於亮勵志成才
小小墊肩凝深情
搶險在前的黨員幹部們
長江九江段部分 圩堤出現漫頂
保堤就是保家園
鄱陽湖上三桿旗
重鑄“母親”的鐵臂——長江中下游5省固堤除險紀實
選擇災難新聞的最佳切入點——李平九江抗洪系列報導賞析

第六部分 網路新聞類
贛台客家文化成為中國贛州臍橙節的開場戲
江西贛州成為中國南方離子型稀土生產重要基地
江西稀土集團在“稀土王國”贛州誕生
“將軍縣”江西興國興建將軍公園
武寧幫缺勞力農戶春耕防疫生產兩不誤
我國最長的客運纜車索道將投入試運行
革命老區贛州市再就業率居江西首位
革命老區江西贛州改建江西理工大學
“長征第一渡”飛架致富橋“於都紅軍大橋”
江西崇義縣陽嶺成為國家森林公園新成員
贛南老區黨員投身“雙富十帶頭”活動
高安汽車運輸業發展迅速
鋌而走險欲“賺大錢”銷售假商品終落法網
南昌警方破獲一非法出售非法製造巨額發票案
美國特教考察團探訪江西博愛聾校互動交流
景德鎮市投資2億元建中國一流的陶瓷博物館
“將軍縣”興國千名幹部為農民春耕“施肥”
南昌一金融犯罪案一審判決
再就業小額貸款一路走好
究竟誰是最大商業秘密侵權者?
關注中國農村社區建設的“第一塊試驗田”
江西首創房地產管理IC卡系統
網路媒體對新聞傳播的影響——以李平新華網焦點網談新聞為例

第七部分 新聞理論類
細心、細節——說說寫作現場短新聞的採訪
現場採訪:既要“身入”更要“心入”
苦中的“樂趣”
提高報導質量推動“萬戶工程”
發揮資源優勢,為“萬戶工程”添磚加瓦
一個新聞記者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價值論——對李平新聞理論的賞析
後記

文摘

這是一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沿海開放城市;這是一種最佳化產業結構調整、拉動地區經濟成長、促進當地配套輔助行業不斷發展的先導產業;這是一代國企在東北出海口重型設備基地建造的成功典範。坐落於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立足於國家大力扶持的9FA大型燃機、核電等重點產業。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這一視振興裝備製造業為己任、引進尖端科技和先進管理理念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現代化企業,從創立到發展走過了5年多的歷程,書寫了創業者們積極進取、不斷超越的勞動詩篇。
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4家大型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之一的哈電集團控股子公司——哈爾濱動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集9FA級大型燃氣輪機、百萬千瓦級核島主設備、百萬千瓦級超臨界機組和超臨界機組部件、煤氣化聯合循環工程及海水淡化設備等大功率、低排放清潔能源設備的集生產、製造、海運為一體的大型出海口基地。
出海口基地自2002年落戶秦皇島之日起。就注定了其非比尋常和不可限量的傳奇色彩。歷經5年的快速發展。已是舊貌換新顏、滄海變桑田:一座座現代化廠房代替了昔日荒蕪的小漁村,一陣陣機器的轟鳴聲打破了往常的寧靜,當初由幾個黨員組成的黨小組也已經發展為擁有100多名黨員的正式黨委。
出海口基地建設的第一個5年已然逝去。但留給所有參與出海口基地建設者的記憶卻無法磨滅。5年的時間,是一個勵精圖治、艱苦創業的時期,是從創立到發展、逐漸做大做強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蹟、取得輝煌成就的光輝歲月。這是一座豐碑,記錄著出海口基地在中國裝備製造業史上的一首讚歌,歌頌著出海口基地的建設者們無私奉獻的華彩樂章。
一、廢墟、漁村、沙灘,歷史在這裡起步。
2003年對於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公司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經過集團董事會多年的艱難選址和分析論證,在囿於總部及下屬製造企業地處內陸城市哈爾濱。存在嚴重超限超重產品的運輸壓力下,毅然決定在秦皇島這個美麗的城市設立出海口基地。從此,在渤海灣畔全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名勝老龍頭風景區對面。一家新的龍頭企業開始崛起。美麗的大海。迷人的沙灘,雄偉的燕山和長城,都在見證著她的茁壯成長。
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位於華北與東北的交界處。北倚群巒疊翠的燕山。南襟煙波浩淼的渤海,是扼東北、華北咽喉要塞的軍事重鎮,她以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蘊獲得了全世界旅遊者的青睞。同時也以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有利位置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光。哈電集團便是其中的慧者,她以獨到的戰略性眼光將出海口基地選在了這塊熱土上。撒播下希望的種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何華慶同志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任當時的籌建辦主任,帶領最初的僅僅十幾個人踏上了發展動力事業的漫漫征程。最初的創業階段,要在一片荒蕪的漁村和廢墟之中,建設起現代化的廠房,難度可想而知。最初的創業者們,放棄了位於大都市的哈爾濱集團總部安逸舒適的工作環境,遠離了妻子兒女。為了國家的電力事業發展、共同的理想追求而奮鬥。何華慶同志作為創業者的領路人。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總是沖在工作的最前線。他以立足建設現代化的企業。培養現代化的創業者為目標,以“勵精圖治、艱苦創業、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的企業精神,以超乎常人的精神力量,帶領創業者們走出了一條輝煌的創業之路。2003年3月10日,出海口建設一期燃機廠房正式開工建設。到年底基本具備冷封閉條件。如此之快的建設速度,讓美國通用公司的專家也敬佩不已。出海口基地的歷史已經在這裡起步。
二、沸騰、喧譁、傳播,歷史在這裡轉折。
2004年4月26日上午11時18分,首台燃機總裝儀式正式啟動,標誌著出海口基地一期工程的正式投產,成為我國燃機生產製造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04年6月26醜。首台9FA燃機點火試車。一次沖轉3000轉/分,機組各項數據正常。次日進入試車程式,標誌著出海口基地首台燃機生產任務取得階段性勝利。
2004年7月30日,一個值得載入中國裝備製造業史冊的日子。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親臨出海口基地現場為中國首台9FA燃機起運揭幕。一時間,整個出海口基地沸騰了,中央電視台、新華社、河北電視台、黑龍江電視台、秦皇島電視台等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宣傳報導燃機發運的空前盛況。共和國幾代電力建設者共同的夢想在這一刻變成了現實。然而在光榮和自豪的背後,一路上灑下的是創業者們辛勤的汗水。出海口基地負責人何華慶同志堅信:外國人能做到的事情中國人也一定能夠做到,而且將來定會做得更好。為了這一句擲地有聲的承諾,創業者們無數個晝夜一直堅守在各自崗位的第一線,發揚“腳踏實地、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堅持“邊建設、邊安裝、邊調試、邊生產”的指導原則,用了短短15個月時間完成了通常29個月才能完成的建設任務,建立起我國第一個具有裝配和試驗9F級重型燃氣輪機能力的國際一流的出海口基地,填補了國內空白,結束了少數已開發國家壟斷重型燃機生產的歷史,為中國能源工業的發展贏得了先機,樹立了尊嚴,出海口基地的歷史已悄然實現了轉折。
三、山丘、果林、河流,歷史在這裡發展。
起伏的山丘、翠綠的果林、曲幽的河流,這並不是描繪哪個景區的美麗景色,而是出海口基地的真實寫照。為晌應“活力、和諧、綠色、魅力”秦皇島的號召,出海口基地著力打造園林式企業,廠區綠化面積達30%以上。在這裡,實現了工業生產與自然景觀和諧共處,也實現了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何華慶總經理表示。國企改革難在觀念的改變。觀念變則行為變,行為變則習慣變,習慣變則命運變。觀念的改變靠與時俱進。首先是要做到與“史”俱進;其次是與“事”俱進;而後是與“是”俱進和與“實”俱進;最後是與“世”俱進。即與世界同呼吸共命運,最終達到與世界的同步發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觀念的更新也非一日之功。只有經過潛移默化、日積月累,才能實現觀念上的突破與創新。因此,出海口基地堅持以形成具有出海口基地特色的管理模式為出發點。提高職工素質為落腳點,在嚴格管理和不斷創新上下功夫,引進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積極推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個體系的共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運用現代管理方式,推廣與實踐“兩個六”管理(6S管理、6S管理),追求精益求精的發展方向,在持續改進各項工作的同時,使員工逐步形成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遵章守紀、維護環境的良好工作習慣,保證人流、物流、信息流通順流暢,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在整潔的現場裡。人們看到的是文明的行為規範和有序的生產操作,秩序井然。
生產輔助職能和生活後勤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工作順利完成的重要保障。按照社會化、市場化的思路,該公司積極開展了設備維修、動力維護、保全、保潔及生活後勤等職能的社會化實踐,將諸多輔助職能外包給服務公司進行管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鍛鍊,各服務單位的服務意識逐步強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服務隊伍也日趨成熟。輔助職能社會化的實踐使企業輕裝上陣。得到了同行企業的贊同和上級領導的肯定。
幾年來。出海口基地的各項工作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榮獲河北省“環境友好型企業”光榮稱號。

後記

性格決定命運,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效果。戰略決定成敗,策劃決定效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認為是千錘百鍊出來的。我這本拿不出手的《策劃決定效益》,就是經過千人“錘”百人“煉”煉出來的。
我曾在煉油戰線“錘鍊”,學的是汽輪機,當過教師和材料員。踏上千里鐵道線上後。又從事鐵路貨運、新聞宣傳工作,做過經營開發科長、廣告藝術公司總經理。酷愛新聞工作的我。考入新華通訊社。先後在記者生涯中當過新華社支社社長和信息社社長的我,遇到過千載難逢、百年難遇的九八抗洪大戰役……
歲月流逝,職業生涯使我人生閱歷更加絢麗多彩。新聞是易碎品,這是業內人士不言而喻的結論。昨天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策劃決定效益》的內容,經過30年的實踐和磨練,通過記者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坎坎坷坷,大大小小事件記載見證,成功的策劃創意和謀略運作。為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招商引資、旅遊風貌、企業延伸等帶來無限的效益。
作為新聞生涯成長中的我。離不開我的妻子任艷瑢的關愛和支持。令人難忘的是讓我走上職業生涯最初的啟蒙人。他們都是新聞界的老前輩——楊西麟、趙相如、李聲維、袁貴珍、黃慷慨、蔣秋生,他們的文風、作風、為人師表,是我學習的楷模。
《策劃決定效益》選入的稿件和成功的案例中,還有部分是我的同事、戰友、通訊員和實習生合作的,在整理翻閱稿件過程中,我難以忘懷……現場採訪的情景歷歷在目,是他們的“錘鍊”,才有了《策劃決定效益》的誕生。他們是(排名不分先後):楊健、徐金鵬、駱國駿、吳華國、劉菁、王迎暉、朱羽、余孝忠、沈虹冰、盧晶、周良平、袁萍德、萬軍、舒偉平、王永康、王紹雄、王迪明、馬際華、胡志剛、馮麗、苗俊傑、白慶祥、林雲麗、劉佳、李建國、李懷岩、李美娟、李斌、李奇勝、李嘉、朱曉暉、汪長生、汪德根、楊進、榮年生、桂文正、張艷、謝麗群、王超、王琴卉、邢璐、程世平、陳述清、尹超海、謝貴芳、王丹娜、陸德海、錢芙蓉、鐘谷婷、宣琦。
在此衷心感謝新華社高級編輯、服務新聞專線總監於長洪為書作序,著名新聞理論學者白慶祥為此書彙編作的指導,大連理工大學新聞碩士田冰對作品作的專題論述和精彩的點評鑑賞;感謝我的同事、戰友、通訊員和實習生的合作,並祝他們幸福安康。事業興旺。

序言

作為新華社記者的李平,結集出版這本《策劃決定效益》的著作,從新聞業務角度說,確有獨到的可資借鑑與學習之處。這不僅是他從一個基層通訊員到新華社記者路程的展示,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他業務從成長到成熟的痕跡,值得新聞業界管理策劃的人去學習。更值得新聞專業策劃、廣告的學生作為必修課之參考。
這本《策劃決定效益》的價值有以下幾點:
一、內容之豐富
從李平的經歷來看,他做過工人、教師、宣傳幹事等。這些職業經歷在他的新聞作品中有著充分的反映,不少篇章就是他在第一線的寫真。
寫鐵路戰線的事件、人物。描摹他們的生活與工作。寫他們的喜怒哀樂。寫他們的呼聲。寫他們的願望和要求。不僅寫得真實準確,且寫得很鮮活。如《列車上。看得見的變化》。寫南昌至北京的69次列車由乘車難、買票難、買臥鋪票更難到解決這些難題後發生的變化;寫南昌鐵路分局改革客運管理的辦法;寫聽“上帝”意見,請“專家”會診。寫九江車務段如何依法創佳績;寫“要對黨和人民負責”的青雲譜車站離休幹部韓鴻樞;寫青雲譜站扳道員徐根子“血的奉獻”;寫蘇州站上的“活雷鋒”:寫南昌鐵路組建“三乘一體”聯合車隊……
寫黨政戰線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如寫黑龍江基層黨組織為民增收創新路;寫省委書記舒惠國、省長舒聖佑身居抗洪一線;寫南昌鐵路分局轉變管理辦法為老幹部辦實事;寫革命老區贛州再就業率居江西之首;寫九江市政府為重點工程建設保駕護航;寫單個人物的如從“赤腳縣長”到“馬路書記”的九江市潯陽區委書記呂明;寫兩個人物的如父子兵戰鬥在抗洪第一線……
寫經濟工作的報導。如寫堅持走自己路的民營企業——珍貝集團、常熟市捷仕路服飾有限公司;寫江西修水跳出山門闖市場發展經濟;寫眾人齊念“四字經”扭虧為盈的國有企業——九江啤酒廠;寫改革、創新、發展的江西鐵路經濟開發總公司;寫中國贛州臍橙節;中國南方稀土王國誕生;我國最長的客運纜車索道——明月山;寫高安汽車運輸業迅速發展等篇章。
寫文化旅遊的報導。浪漫之都——大連、連雲港、秦皇島都是現代人嚮往的勝地。江西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文化根基。李平的作品自然少不了這方面的報導。再如寫廬山國際旅遊節;寫景德鎮建中國一流陶瓷博物館。
寫重大事件的報導。如九江抗洪的報導——九江百萬軍民奮力抗洪死守長江大堤;經歷98抗洪的他寫出了獲得“全國九八抗洪新聞獎”的《九江潰堤,天災?人禍?》。另外兩篇《抗洪父子兵》《堵口奇兵戰九江》被收入《中外新聞特寫名篇賞析》。不僅對災難本身進行報導,而且關注災難的進展情況。如報導九江眾多企業捐款捐物、省財政擔保借糧賑災。同時。也關注與抗災救災相關的衛生防疫工作的報導。
寫新農村建設。農村、農業、農民問題是我們黨歷來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媒體的相關報導不僅牽掛著黨和政府的心,更牽掛著農民的心。特別是。推進新農村建設被寫進黨和政府的工作報告以後。全國更是關注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的點點滴滴直接關係到各級各地政府的各項決策。有關新農村建設的報導,如關注中國農村社區建設的“第一塊試驗田”德安的特色農業;農村的群體活動;九江農民新春不忘科技備耕;江西瑞昌市農民負擔15年不超3%等。
二、體裁之多樣
李平的新聞作品體裁多樣。有訊息、通訊、特寫、側記、新聞評論、小故事、網路新聞等;從內容上看,又包括社會新聞、經濟新聞、災難新聞等。可以說,作為新華社記者的李平,新聞的十八般武藝樣樣通曉。甚至新聞理論的文章也有涉獵。而有的記者則是專攻一門。只會寫一兩種新聞體裁的作品。其他的就很少涉獵了。
訊息類作品及時、準確地傳達了發生的新聞事件。1997年,一代偉人鄧小平帶著未能看到香港回歸的遺憾離開了人世,全國沉浸在一片哀悼的氣氛中。社會各界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深切追悼這位偉人。李平為此寫了《江西各界收看追悼會實況深切緬懷偉人》的訊息。訊息報導了從井岡山下、贛江兩岸到鄱陽湖濱、京九沿線4100萬老區人民滿懷悲痛的心情。訊息採用移步易景的手法。南昌市人民廣場、南昌火車站、南昌市郊區熱心村、江西新建縣拖拉機修造廠、沙巴州等地省市領導、社會民眾、學生、工人、農民等緬懷悼念偉人的場景。
新聞理論類作品從自身的新聞實踐出發,總結概括提升實踐內涵。他根據自己的採訪實踐寫的《現場採訪:既要“身入”更要“心入”》《細心、細節——說說寫作現場短新聞的採訪》;也有根據抗洪一線採訪實踐體驗寫的《苦中的“樂趣”》。一個“樂”字。寫出了李平在抗洪救災報導中的態度,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不僅是對國家國力的一次嚴峻考驗。而且是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檢測。對李平而言。這樣的新聞報導,更是對他綜合素質的大檢閱。抗洪大軍英勇頑強、奮力搶險。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跡為廣大人民所傳頌。新聞戰線的戰士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敬業奉獻的凱歌。所以,有著這樣胸懷的李平。在這樣的報導中樂當耳目喉舌、樂當配角的精神。確實讓人敬佩。提高報導質量、發揮資源優勢。也是李平推動“萬戶工程”所關注的問題。
新聞評論類作品根據時事,對當下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現象、特點、焦點給予關注。並發表白己的意見。針對招商引資的問題,他寫了《政府招商緣何成官司》《政府招商更要注重誠信》;針對社會對陶瓷藝術的熱情,提醒《警惕偽劣“景瓷”的三大陷阱》;針對鐵路職工能否從事第二職業的《“第二職業”不利於安全生產》;針對黨報黨刊問題的《黨報黨刊發行何以步履艱難?》;新農村建設中的《仙人掌真能刺痛農民的心嗎?》;寫在北京建都850年之際的《城市形象也需包裝》。
三、業務之成熟
業務的成熟與否是衡量一個人在工作崗位是否勝任、是否能夠做出成績的重要指標。身處新聞第一線的李平,以自己的新聞實踐,豐富了自己的新聞經歷。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為自己的新聞生涯填充了絢麗的色彩。他的業務特色表現在新聞採訪、寫作和新聞策劃的方方面面。
1.採訪手法之嫻熟。採訪是記者獲得新聞素材。寫出好的新聞作品的必由之路。記者要想寫出好的新聞作品、寫出高質量的新聞稿件,就必須深入到新聞發生的現場、新聞人物活動的現場中去。李平在他的新聞實踐中。深刻地體會到:“現場採訪,不僅要記者‘身入’,更需要記者‘心入’。只有這樣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捕捉到高價值的新聞素材,從而寫出有血有肉的新聞稿件。使人讀後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李平認為。記者到現場後要充分發揮眼睛的作用。細心觀察。1993年1月,他採訪“廬山號”列車“誕生”後迎來的第一個春運,他用眼睛全方位掃描。及時觀察到了春運中各種各樣的鏡頭:栩栩如生的形象、扣人心弦的事件、波瀾壯闊的環境。李平將其現場觀察到的具體的、典型的細節描寫,活靈活現地反映了“廬山號”列車工作人員的精神風貌。增強了稿件的真情實感和可讀性。所以,這篇以《“廬山號”列車見聞》為題的短新聞發出後很快被《人民日報》登在頭版頭條的位置。同樣是寫鐵路運輸的《杯水寸心暑中情》的特寫。也是他深入到鷹潭火車站觀察生活。選擇站台上一隊銀絲滿頭的鐵路離退休老幹部為旅客義務送水的小事,以小見大,穿插各層次旅客對老同志的評價,體現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受到了好評。
2.寫作技巧之成熟。在李平的作品中,其景物、場景、人物肖像描寫都很精彩。他的訊息、通訊語言精煉、生動、鮮明、準確。甚至借用文學語言,表現新聞作品的豐富內涵。他用自己的新聞實踐證明在有效的採訪後。運用寫作技巧能夠寫出好的新聞來。
他認為。運用場景描寫、人物描寫(包括神態、動作、對話),尤其是細節描寫,通過說明、強化、烘託事件特徵的典型細節,才能寫出血肉豐滿、情真意切、能打動讀者的好作品。
他還說。寫好細節在現場短新聞寫作中尤其是在富有美感的短新聞中,是非常重要而又不易表現好的重要一環。寫現場短新聞需要再現事件的前因後果。更需要再現細節。優秀的現場短新聞。把握不住關鍵性的環節。就無法把新聞寫活、寫美。細節包括故事的關鍵性情節,特定人物的特定性格、語言和表情,特定環境的特定情景、音響和氣氛。藝術地把握這些情節性格、表現情節和氣氛,就能寫出更活、更好的具有詩情畫意的優秀現場短新聞來。
3.策劃活動之精妙
近年來,李平策劃、組織參與《全國首屆安全生產論壇》《中國首屆東協國際投資論壇》《新農村新興產業國際論壇》等一系列大型活動。
書名《策劃決定效益》說明了其對採訪、寫作的成熟,而且策劃決定了採訪和報導的傳播效果。效果決定效益。
李平還策劃了大型珍藏畫冊《盛世豐碑》大型珍藏畫冊。
這是為隆重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由新華通訊社新華出版社和企事業聯合推出的。畫冊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十六大以來。舉世矚目的新中國在處理外交關係、國內建設和台灣問題上的一系列成就。既有首次披露的珍貴照片,也有專家和權威人士撰寫的文字資料,同時精心編排胡錦濤主席豐功偉績的磅廊。填補了反映現任國家領導人的此類圖書的空白。
畫冊還為讀者提供圖文並茂、內容翔實的知識,例如:胡錦濤主席上任以來曾出訪哪些國家?國內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大陸與台灣關係有何進展?可以說礴畫這是一部展示新中國當代領導人國內外風采的大型珍藏畫冊。
畫冊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和平發展(對外關係的重大事件)
第二部分——構建和諧(國內建設的突出成就)
第三部分——合作統一(台灣問題的逐步解決)
畫冊主體突出、觀點正確、內容豐富。反映了我國現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光輝業績,匯集和總結了黨的十六大以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胡錦濤主席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走過的光榮歷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征途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可以說。李平策劃的這部大型畫冊,是一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了解國內外重大事件的生動教材,2009年。該書納入了建國60周年的重點選題和要目。
從業務上說,較為典型的策劃是對於上饒等一系列城市的策劃。這一策劃既有巨觀上的概括與總結。又有具體的實施方略。該篇題目為《科學決策,成就輝煌》,副題是《開放上饒在和諧中騰飛》。主題與副題都是巨觀概括。結構採取總提分敘的手法。在“總提”中這樣寫道:“黨的十六大以來,上饒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確定了‘建設贛浙閩皖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和快速發展地區’的戰略目標,堅持‘對接長三角,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開放取向。譜寫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經濟先行。實現跨越式發展。社會要發展,經濟必先行。讓上饒人民欣喜的是,截至2007年底。上饒市生產總值和財政總收入均比2002年翻了一番,經濟實力得到全面增強。2007年,上饒市實現生產總值52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關。只用了4年的時間。上饒就實現了兩大跨越——生產總值從200多億元到500多億元的大跨越,財政總收入從20多億元到50多億元的大跨越。實現了兩大跨越的上饒人沒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加快了趕超步伐,自2003年在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首次雙雙位居江西省第四後,又向全省第三發起了衝擊。2007年。上饒財政總收入跨入江西省第三位。”然而,在總體概括的基礎上。筆鋒一轉,這樣寫道:“靠什麼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呢?上饒人進一步完善產業經濟體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企業。”
接下來寫各行各業,或具體的戰線、領域。有工業、農商結合、城市美化、自來水供應、城市垃圾處理、城市綠化、旅遊產業、生態保護、植樹造林等。
藉此。又分為幾個專題進行分敘。具體有如下子題:
一、上饒——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
二、上饒和諧奔小康;
三、上饒信州區——打造工貿發達宜居創業的現代中心城區;
四、為農民辦實事,讓農民得實惠;
五、璀璨明珠,錦繡上饒;
六、美麗的山水、生態、港口、旅遊城市,東方日內瓦。
從上述的策劃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出。李平的策劃以邏輯線索為主,以情感線索為輔。這種策劃,一般不以時間為主脈,而是按著事物發展的邏輯規律安排材料。這種策劃好處在於能夠較準確地把握事物的內在發展規律。從理性角度看待所報導與傳播的內容真諦。
此類策劃。還有如江西九江策劃、湖南衡陽策劃、甘肅昱潔策劃、國家電網策劃、江西撫州策劃、中國一航瀋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策劃。同時還為國家“經典中國·納稅500強”做了專題策劃。如國家電網、神華集團、中國建設銀行等。
在李平的策劃中。還有一類值得研究,就是按著時間順序策劃。如《建設新農村與新型產業國際發展論壇策劃》,這篇策劃的典型意義在於具有實戰的操作性、這篇策劃是為新華社《嘹望》新聞周刊所作。從論壇組織形式、主辦單位到論壇背景和意義以及論壇邀請專家的具體實施方案。都較為明確、清晰地有所界定。
在其論述論壇背景和意義中寫道:
近年來。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已經成為黨和國家關注的戰略重點。而農業產業化、科技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由之路。2006年中央“一號檔案”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加強農業高技術研究。繼續實施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儘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農業科技成果。要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力、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範基地。發展新興產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探討如何結合區域優勢和產業成功經驗,利用科技興農成功典範,發展農業產業群。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更好地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讓當地農民早日致富奔小康。結合新型農業產業公司的成功經驗,探索實施了以“發展新型農業、培育新型農民、建設秀美農村”為主要內容的創建工程,並以此為總抓手,著力破解“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思路、新理念、新經驗。
本次論壇將全面解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三農”問題的政策和方針。並結合區域發展實際,總結研討科技興農、破解“三農”問題的新經驗、新舉措。形成科學有效、切實可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理論和經驗。加快新農村新型農業產業化建設步伐。
這個背景與意義的論述,條理非常清楚,雖然從總體上看。李平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策劃。但是在具體步驟的闡述時。對於某一點、某一面、某一線都有邏輯力量在支撐,起著網路線索、交叉關係、平衡指數的作用,使策劃有著縱橫交錯的美學視角。
李平的這類策劃在所有策劃中也占有相當一部分比重。如《構建和諧新農村,打造工業新園區論壇及整體宣傳策劃》《百名將軍重上井岡山》。等等。
在李平的策劃作品中,從表現手法上說,有的近於散文與通訊,有的則近於遊記。綜合運用描寫、議論、抒情、夾敘夾議多種手法,這類作品體現了文學性。如《百名將軍重上井岡山》諸篇。大部分是實務類作品,採取的是以敘述為主。輔之以描寫。這類作品則體現了新聞性。如《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共繪和諧社會藍圖——來自中國建設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就是這樣。
李平的策劃作品,無論是新聞報導策劃,還是會議論壇策劃,或者是一項大型活動策劃。總是有其自身特色的,就是以實務為主,具有可操作性。
誠然。這些策劃作品。是有相當的社會效果的,有的給企業和社會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益。
以十七大為標誌,中國已經進入了文化創意產業歷史新時期,文化決定成敗。這是不爭的認同。文化是競爭力。無論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人都是如此。多年來。李平精於策劃,其文化力就有了充分的展示,有了恰當的發揮。這也是李平所從事新聞事業所連線的業務延伸。如此,他才有了今天的驕人的業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