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道州薛侍郎論方書書

《答道州薛侍郎論方書書》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道州薛侍郎論方書書
  • 出處:《全唐文》
  • 作者:劉禹錫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道州薛侍郎論方書書
禹錫再拜:初,兄出中台,守江華,人鹹曰:“函牛之鼎以之烹小鮮,惜乎餘地澶漫而無庸也。”愚獨心有慨焉,以為君子受乾陽健行之氣,不可以息。苟吾位不足以充吾道,是宜寄餘術百藝以泄神用。其無暇日,與得位同。久欲以是理求有得於兄,而未有路。會崔生來,辱書教,果惠以所著奇方十通。商古今之宜,而去其並猥,以一物足以了病者居多,非累試輒效,不在是族,或取諸屑近,亦以捃拾。慮恆人多怠忽不省,必建言顯白,揚其功於已然。其它立論,率以弭病於將然為先,而攻治為後。言君臣必以時,言宣補必以性,言砭火必本其輸榮,言祓禳必因其風俗。齊和之宜,炮剔之良,暴炙有陰陽之候,煎烹有少多之取。撓勞以制駛,露置以養潔,味有所走,薰有所歸。存諸韯悉,易則生患。非博極遐覽之士,孰能知其所從來哉?
愚少多病,猶省為童兒時,夙具襦袴,保姆抱之以如醫巫家。針烙灌餌,咺然啼號。巫嫗輒陽陽滿志,引手直求,竟未知何等方何等藥餌。及壯,見里中兒年齒比者,必睨然武健可愛,羞已之不如。遂從世醫號富於術者,借其書伏讀之。得《小品方》,於群方為最古。又得《藥對》,知《本草》之所自出。考《素問》,識榮衛、經絡、百骸、九竅之相成。學切脈以探表候,而天機昏淺,布指於位,不能分累菽之重輕,第知息至而已。然於藥石不為懵矣。爾來垂三十年,其術足以自衛。或行乎門內,疾輒良已。家之嬰兒未嘗詣醫門求治者。
頃因欲編次已試者為一家方書,顧力不足。今兄能我先,所以辱貺之喜,信逾拱璧,有以賞音適道耳。常思世人居平不讀一方,病則委千金於庸夫之手,至於甚殆,而曰不幸。豈真不幸耶?甚者或乘少壯之氣,笑人言醫,以為非急。昌言曰:“飴口飽腹,藥其如我何!”所承之氣有時而既,於禱神佞佛,遂甘心焉。兄以愚言覆觀之,其人固比肩耳。
前蒙示藥焙法,謹如教。地之慝果不能傷,雖茈胡、水瀉喜速朽者,率久居而無害。萬物不可以無法,謂生不由養致,其誣乎!山川匪遐,事使之遠,形不接而諭者,莫賢乎書。臨紙怊悵,不宣。禹錫再拜。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