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董老壽詩

《答謝董老壽詩》是近代詩人吳玉章先生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表達了詩人對董老贈詩的謝意;同時詩人借題作文、針砭時弊,抒發了他對蔣介石挾持偽國大的憎惡之情,以及體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昂鬥志和必勝信念。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謝董老壽詩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吳玉章回憶錄》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吳玉章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謝董老壽詩
莊誦新詩志益雄,破曹猶必借東風①。
豬仔議員真可笑②,沐猴總統竟成功③。
禍起蕭牆驚燕市④,義伸政協震江東⑤。
且喜渝城千萬眾,憤燃烈火遍山紅。

注釋譯文

①破曹借東風:建安十三年,孫權劉備聯軍拒曹,乘曹兵疲憊和不習水戰,諸葛亮巧計借東風用火攻擊敗曹操軍隊,從此奠定三國鼎峙局面,史稱赤壁之戰。寫此詩時,董老在南京主持中國共產黨辦事處工作,吳老則在重慶擔任中共代表團駐渝聯絡處主任兼中共四川省委書記。此句詩是說,在共同與國民黨反動派鬥爭中,還得依靠董老的智慧和遠謀,表示了吳玉章對董老的尊重、信賴。
②豬仔議員:指偽國大代表。偽國大在蔣介石一手策劃下1946年11月在南京召開。
③沐猴總統:指蔣介石。蔣介石挾持偽國民代表大會選他當上了總統,根本不能代表民意,所以此句詩以蔑視口吻稱他是虛有其表的猴子。
④蕭牆:《論語·季氏》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蕭牆,大門之內的照壁,後世稱內亂為“蕭牆之禍”。此處指國民黨反動派於1946年7月發動了全面內戰。燕市:指北京
⑤政協:1946年初,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鬥爭逼促下,國民黨反動派被迫召開了由各黨派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並通過了《和平建國綱領》。但政協決議很快就被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撕毀了。

作品鑑賞

該詩是一首成功的寫新內容的舊體詩。1946年12月,董老為吳玉章68華誕在南京寫了一首祝壽詩。頌讚吳老不畏政治上的艱苦嚴寒堅持鬥爭的松柏品格和愛國精神。“堅持黨命駐渝州”的吳玉章為答謝董老美意揮筆寫下這首七律。
該詩完全沒有局限於愉悅個人心境的一般應酬,沒有局限於這類詩總難擺脫包含某些諛氣的不實之詞,而是借題作文,抨指政局,譴責無道,它表達了正義人民的心聲,故而詩雖屬舊體,其實時代感是很強的。吳老的答謝詩以誦讀董老壽詩愈增鬥志起句,接著很自然聯想到,自己在環境嚴峻的霧都重慶擔任中共駐重慶辦事處主任併兼任四川省委書記的日子裡,之所以能堅持鬥爭,排除險阻不斷取得勝利,正是“多承周董英明教”(吳玉章作《四川省委被迫自重慶撤回延安有感》,周董,指周恩來董必武同志——筆者按)的結果。二老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現實環境,又自然的使詩人聯想到三國時諸葛亮巧計借東風火攻戰敗曹兵的歷史典故,從而更形象地表達了對董老的信賴與敬佩。詩的第二聯用了一個工整的對句,以充分蔑視和嘲笑的口吻與比喻,勾畫了蔣介石挾持偽國大選他自己當總統的醜劇。僅僅用了14個字就把這一貽笑千古的歷史醜聞生動而形象地再現了出來,表現出正義人民對斯事嗤之以鼻的憎惡感情。第三聯仍是一個對句,這個對句進一步的寫了獨攬了黨、軍、政權的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悍然於1946年6月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內戰(即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重又把剛剛打了八年仗幾近力盡財竭的中國人民拋人血海之中。一切愛國人士曾為避免這場災難多方努力,伸張正義。而山城重慶的“千萬眾”更是“憤燃烈火”,抗議美、蔣勾結髮動戰爭的倒行逆施。寫這首詩的次月,依照黨中央的安排,以吳玉章為首的駐重慶中共全體二百多名幹部“全師而退作新謀”(吳玉章作《四川省委被迫自重慶撤回延安有感》),撤回延安。這首詩無疑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正義人民的高昂鬥志和必勝信念。這首詩像吳老其他詩作一樣,風格樸實,毫無晦澀之處,用韻和諧,中間兩聯對仗工整,選用典故比喻貼切、通俗,且融入詩人鮮明的愛憎,從而增強了詩的感染力。

作者簡介

吳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字樹人。四川省榮縣人。中共第六屆、七屆、八屆中央委員、,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兼任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中國自然科學普及協會主席等職。自小忠厚篤誠,堅韌沉毅,喜讀史書,學識淵博,有“金玉文章”之譽。歷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討袁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而成為跨世紀的革命老人,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稱為“延安五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