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武陵田太守

《答武陵田太守》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開頭兩句,寫了詩人自己的志向和對朋友的情誼,後兩句則用大梁客和信陵君的典故,進一步把朋友間的友誼具體化。這個典故的運用,貼切自然,令人遐想,省卻了詩人許多筆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武陵田太守
  • 出處:《全唐詩》
  • 作者王昌齡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武陵田太守
仗劍行千里,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武陵:唐代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答武陵田太守》也作《答武陵太守》《留別武陵田太守》。
⑵仗劍:帶劍、持劍。
⑶微軀:微賤的身軀,乃謙稱,此時王昌齡身在貶謫之中,所以這么說。
⑷大梁客:指戰國時期的魏國人侯贏。大梁是戰國時魏國都城,在今河南省開封市。《史記・魏公子列傳》:“魏有隱士曰侯贏,年七十,家貧,為大粱夷門監者。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因謂公子日:‘今日贏之為公子亦足矣。贏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贏於眾人廣坐之中。……’”夷門是大梁城東門,魏公子就是信陵君。此處作者以大梁客侯贏自喻。
⑸信陵:指信陵君魏無忌,戰國時魏王的弟弟,以禮賢下士出名,史載他有食客三千人。信陵恩,指的是信陵君的恩德。侯贏在七十歲時任大梁城東門的守門小吏,信陵君不在意他地位卑微,在交往中把他視為上賓,對他極為尊重。公元前257年,秦圍趙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趙請救於魏。魏王命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中途卻停兵不前。信陵君依侯贏計,通過魏王寵姬,竊得兵符去見晉鄙,殺晉鄙,奪權代將,打勝了一場抗秦救趙的戰爭。而侯贏自感對魏王不忠,自刎而死。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攜帶寶劍行走千里,微賤的我冒昧地說一句話:曾經像信陵君的門客那樣得到您的禮遇,今後一定不忘知遇之恩。

創作背景

王昌齡在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貶嶺南,次年北歸,出任江寧縣(今屬江蘇南京)丞。天寶六年(747年)因“不護細行”,不久又由江寧縣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黔陽西南)尉,詩人從江寧至龍標,溯江而上經洞庭湖至武陵,然後沿沅江至龍標。
當他到達武陵郡時,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於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受到了田太守的熱情招待。在武陵盤桓了多日,於天寶九年(750年)冬到天寶十年(751年)春,寫了《答武陵田太守》《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馬盧溪》《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題》《武陵開元觀黃鍊師院三首》《留別武陵袁丞》等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的起句氣勢不凡,給全詩籠罩上一重豪放雄奇的色調。次句一抑,三、四句復振起,使末句的誓言更加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前兩句交代了寫作時間。大意是說我帶上佩劍即將踏上征途作千里之行了,請允許我這個卑微的人,在臨別時,冒昧地與您說上一句話。“仗劍”,手持寶劍,這裡指佩帶著劍。“微軀”,身份卑微,自謙之辭。“敢”,自言冒昧之辭。首句突兀。在不經意中表現了詩人講義氣,重友情的性格特徵。
後兩句借用典故,說明自己一定會知恩必報。這裡作者以大梁客侯贏自比,而以信陵君比武陵田太守,表達自己會像侯贏一樣,對方如果遇到急難,自己一定伸出援手,甚至甘願獻出生命,以償過去交往中對方善待自己的知遇之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素有知恩圖報的思想,這首詩將報恩思想表現得非常透徹,而成功地運用歷史典故起了關鍵的作用。它一方面表明知恩圖報的思想源遠流長,另一方面也恰到好處地讚揚了熱情接待他的田太守,向田太守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全詩寫得意氣縱橫,慷慨豪邁,詩人用世報效之志躍然紙上。期盼伯樂,渴求用世,故盛唐詩人對戰國時期重賢養士之風極為神往,如信陵君、侯贏這類生死知己的遇合故事,最能讓他們唏噓感慨。

名家點評

明·鐘惺、譚元春《唐詩歸》:謙得淋漓感慨。
明·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俠氣,淋漓感慨。
清·劉邦彥《唐詩歸折衷》:敬夫云:故作鄭重。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與張說“握手與君別,歧路贈一言。曹卿禮公子,楚媼饋王孫。倏爾生六翮,翻飛戾九門。常懷客鳥意,會答主人恩”同法,束八句之意為兩句,尤覺高渾。且張援引古人,借作虛勢,此即據為實事;張猶不能不待六翮之生.此則有士為知己死,隨時可以報效。不惟法老,膽識俱高一層。
明·唐汝詢《唐詩解》:少伯客武陵為太守所厚,故言雖行千里,猶願一言,感太守之恩決不相負耳。
明·周顳《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不遠千里,輕身一言,以受恩深處不敢有負耳。(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明·蔣一葵《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有俠氣。(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明·黃家鼎:感恩知己誓生死無負,吾輩何可無此肝膽。(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清·黃周星《唐詩快》:此豈假肝膽語。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0年一約756年),字少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於開元十五年(727年)中進士,曾任汜水尉、校書郎,後被貶為江寧丞,最後再次被貶為龍標尉,所以王昌齡也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更有人稱其為王龍標。王昌齡的籍貫,一直有京兆和太原兩種說法。《舊唐書》認為王昌齡應該是京兆(唐朝的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原因是王昌齡曾在《別李浦之京》這首詩中說過:“故園今在霸陵西”,再加上又有詩作《霸上閒居》。但是唐代有許多山西籍貫的詩人因為洛陽和長安為當時的文化中心,所以多在洛陽與長安遊覽,有的甚至居住在京城,所以不能就因為這樣便認定王昌齡為京城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河嶽英靈集》則認為王昌齡是太原人,《唐才子傳》也認為王昌齡籍貫在太原。安史之亂時歸鄉里,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有《王昌齡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