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清河書》是唐代李嶠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李清河書
- 作者:李嶠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李清河書
君白:辭間累月,益深勤系,秋後尚熱,惟兄動靜云云。君粗爾推免;昨自歷亭路還至臨清,展一慟於崔氏,舉目酸咽,良不可任。變故幾何?氣序遄革,舊館荒毀,殘蟬悲鳴。夫情生於有情之地,古人所以登崗山而淚下,聽鄰笛而淒涼,誠有以也。亡友崔生,才高位下,盛年夭閼,同志遽絕弦之傷,有識深埋玉之恨,此而可忍,孰不可忍?其藻綴鮮華,姿彩秀舉,故已久處大府,呈諸水鏡,可略言也。所未盡者,此君幼無怙恃,終鮮兄弟,有田一廛,桑竹靡樹,孀姊返室,諸甥數門,移愛敬之慕以奉之,假友悌之歡以臨之。貧病為感慨之資,羈棲無學植之伴,終能抗跡泥滓,高步京華,交結盡一時之俊,文章滿談者之口,亦為難矣。加以重襟期,敦賑施,良辰美景,故或自遠而至,一俎一觴,繼以繒紵,亦無絕於時。所以薄俸不資於目前,孤高遠遺於身後:古人稱清吏真不可為者,豈徒言哉!兄仁及遺簪,禮縟追賻,千古之下,凜然而高,凡百賓寮,孰不激節?然其懸罄之室,所費多端,舊業偃師,交質他族,淹泊已及,又頻濟施,贖莊之餘,颯爾復盡。今授衣附及,窀穸有期,合門嗷嗷,靡所控告。亡友卒日,惠愛若人,吏追感,道路屑泣,而簡書是懼,贈襚莫申。夫所以惡貪饕而懲貨賄者,豈不憑怙作威,紊我公道耶?今則異於是,積東里之仁,既將萬化同盡;企西江之潤,方為萬口所懸:適足以重仁恩而敦教義也,惟兄實深圖之。儻一言辱及,群願獲申,豈惟崔氏獨受其賜,亦二三朋友所佩服焉,幸甚幸甚。明日西上,不果拜辭,伏惟珍重。
作者簡介
李嶠(約645一約714),字巨山,唐代詩人,趙州贊皇(今河北贊皇)人。二十歲進士及第,任安定尉,舉制策甲科。累遷給事中,貶為潤州司馬,武后召為鳳閣舍人,累遷鸞台侍郎,知政事,封趙國公。景龍中,以特進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懷州。明皇貶為滁州別駕,改任盧州別駕。嶠富於才思,初與王(勃)、楊(炯)接踵,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晚諸人沒,獨為文章宿老,一時為學者取法,有集五十卷,《全唐詩》收其詩五卷。新舊《唐書》皆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