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朴君大提學書

《答朴君大提學書》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朴君大提學書
  • 作者康有為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文學體裁:文言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朴君大提學閣下:
朝鮮吾同宗之兄弟國也。每念箕子陳疇,吾道遂東。朝鮮二千餘年尊孔子,信儒教,文學彬彬,才賢接踵,東方禮義之邦,側仰久矣。近雖時事遷移,而好學敷教不絕。望風引領,甚願竭所懷與諸君子一談學焉。
夫孔子為儒教主,改舊制而作六經,配天地,本神明,育萬物,本末精粗,六通四辟,無所不在,故為聖之時,要以人道為主。故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故窮則變,變則通;觀其會通而行其典禮。故於《禮》陳夏、商、周之三統,於《春秋》有據亂、昇平、太平之三世。一世之中,各有太平、據亂、昇平之三世焉。故推而為九世、八十一世,以至於無窮。故《中庸》曰: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背;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也。大哉孔子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所謂峻極於天,而為至聖不可測之神也。
孔子晚年乃作《春秋》。《春秋》經文萬六千餘字,然微言大義不在是也。今日傳孔子之道,莫可信於孟子也。孟子者,傳《春秋》者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取之矣。然今經文事跡,皆魯史之稍有筆削者耳。《史記》、《漢書》諸名臣所引《春秋》,皆曰《春秋》之義,若《春秋》之義大有王;《春秋》之義大一統;《春秋》之義王者無礙;《春秋》之義丈夫無遂事;《春秋》之義丈夫出疆,有可以安國家定社稷者,專之可也;《春秋》之義以王父命拒父命,不以父命拒王父命。凡所引句百數條,皆稱《春秋》之義,而不引《春秋》經文。則孔子竊取之義,似別有專書,而不在今傳萬六千字之經文,至明矣。孔子傳之七十子後學,至漢董仲舒而集其成。董子正誼明道,為漢儒首,武帝信之,乃令天下不在孔子之學、六藝之科勿進。於是孔子之教傳於天下後世,董子之功也。夫董子,學《公羊》之學也。《榖梁》與《公羊》雖文辭少有異同,而大義一致,故《公羊》、《榖梁》為《春秋》大義真傳,尚有口授微言未及寫出。後學師師相傳,口口相授,至善學而寫出之。今董子所傳之《春秋》學,在其所著之《春秋繁露》,其書今猶在也。以董子之說,考之於何休之《公羊注》而同,考之於榖梁家劉向之《說苑》、《新序》、《列女傳》而同,考之漢儒為作《史記》之司馬遷、撰《法言》之揚雄、撰《論衡》之王充而同,考之兩漢諸儒之經說,無不從同。當兩漢時,傳孔子之學者,於《詩》則有齊、魯、韓三家;於《書》則有歐陽、大小夏侯三家;於《禮》則有《儀禮》、《禮記》傳之大小戴、慶氏三家;於《易》則有施、孟、梁丘三家,之京、焦;於《春秋》則有公、榖二家。立於天下學官,傳於博士弟子,兩漢人人誦說,道一風同,無有異義也。
及西漢之末,有助王莽篡位之國師劉歆者出,反其父劉向之學,乃始破亂孔子之經,乃始偽犯周公、抑孔子,輯晚周戰國諸書而撰為《周禮》,托為周公所作;此劉歆之大本營也。孔子六經無奄人,而周官有奄人;於是十常侍亡漢,天策亡唐,魏忠賢亡明,李蓮英、小德張亡清矣。《周禮》曰:惟皇后世子不會。於是帝後得縱慾矣,亂謬百出。後世以周公所作,信而從之。劉歆以孔子之義,莫重且明於《春秋》也,於是偷竊《國語》,改為《左傳》,以攻《公》、《榖》。後人以《左傳》事理詳明,皆習讀之,遂棄《公》、《榖》不學,而《公》、《榖》亡。於是孔子昇平、太平之道,滅絕而不傳矣。夫《史記》兩稱《國語》,其《十二諸侯年表》理據《國語》為之,則是《國語》為十二國語,分國而非編年。今《國語》只有六國,寥寥殘缺,考以十二國諸侯年表所錄之事,皆無之。蓋歆竊取為《左傳》,改附《春秋》為編年,以其殘者為今《國語》。然則偽《左傳》非傳孔子之《春秋》者,至明也。司馬遷又曰: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鄭重言之。然則左丘明只一書而無二書。夫《左傳》重而《國語》輕,若左丘明作有二書,則馬遷應稱左丘失明,厥有《左傳》,不應雲厥有《國語》。然則《左傳》之為偽輯而不傳《春秋》,而劉歆之破亂孔子《春秋》,至明矣。劉歆願廣證其學說,故於《詩》則偽作《毛詩》,而排齊、魯、韓三家;於《書》則於伏生二十八篇經外,增撰偽《古文書》至五十六篇,而排歐陽、大小夏侯;於《易》則增說卦、序卦、雜卦,偽作《費氏易》,偏主義理,而破施、孟、梁丘、京、焦之卦氣。乃至《論語》、《孝經》皆編為古文義,作《爾雅》以證其說。凡其偽經,皆以偽鐘鼎之古文寫之,號為古文經。凡其偽撰古文《毛詩》、古文《書》、古文《周禮》、古文《左傳》、古文《費氏易》,並號稱古文經,而托於周公;而孔子所傳之真經,若齊、魯、韓《詩》,大小戴之《禮》,施、孟、梁丘之《易》,皆號為今文經;此其變亂之大別也。一言蔽之,今文者,孔子之真經也;古文者,劉歆之偽經也。晉世有王肅者,又偽撰孔安國所傳之《古文尚書》為五十六篇。然自晉、宋、六朝之後,立學官者,於《詩》則尊古文之《毛詩》,而孔子之今文齊、魯、韓《詩》廢矣;於《書》則尊王肅之偽《古文尚書》,則不獨歐陽、大小夏侯《今文尚書》廢,並劉歆之偽古文亦廢;於《易》則尊王弼注,則為《費氏易》傳劉歆古文學者也,於是今文之施、孟、梁丘、京、焦廢矣;於《禮》則尊劉歆之偽《周禮》為《經禮》,若孔子之《禮》,抑為“威儀三千”之儀,改為《儀禮》,至王安石而全廢。而古文經說聚訟,《禮》不可得而定,而孔子之《禮》盡矣。於《春秋》則尊《左傳》,晉人已稱《公》、《榖》有書無師,故唐世啖助、趙匡之徒,束縛三《傳》,獨究遺經。至宋、明以來,言《春秋》者百千家,而皆望文生義,與孔子傳之微言大義渺不相關也。
宋儒生於董子千年之後,經劉歆滅絕今文真經之餘,舉世所服從者,皆劉歆之偽古文學也。宋諸賢心疑五經之破碎支離矣,故求於諸經無所得,乃發明《論語》、《孟子》,選《大學》、《中庸》於《禮記》中,號為“四書”,以教學者。自程子創之,一傳於楊龜山,二傳於羅仲素,三傳於李延年,四傳至朱子。朱子博學而明辨,以居敬為禮,窮理為用。上明理氣,推本於太極陰陽。下重躬行,細入於國小之灑掃進退。能詩能書,能詞能畫,傍注及於《楚詞》、《參同契》、韓文,而專力於注“四書”。自元、明立於學官,大行於明、清,遠傳於朝鮮、日本,皆朱子學也。蓋其博大精深,講求尊孔,誠千餘年來未有比也。然朱子於諸經皆遍注,而獨不敢注《春秋》,謂《春秋》有不可解處。然朱子之不知《春秋》至確矣。朱子謂《周禮》盛水不漏,非周公不能作。然則朱子之誤尊從劉歆亦至確矣。其注《詩》雖與《毛詩》小異,實以《毛詩》為主。其《易》雖與王弼少異,然以王弼為主。其於《書》則更從王肅之偽古文,並劉歆偽古文亦不知,何論孔子之歐陽、大小夏侯今文經也。朱子之五經,於孔子五經皆失,惟日在劉歆宇下盤旋奔走,歸附後先而已。吾固極尊敬朱子者也,然朱子不傳孔子今文之學,吾亦不能不分別明白言之。何也?今天下所言孔子者,皆非孔子之學,實朱子之學而已。而言朱子學者,又非朱子之學,大半實劉歆之學而已。劉歆之學,只有據亂小康之學,而不知太平大同學者也。今大地百國,改為民主大半矣,甚至進而為社會說矣。若引孔子之學說,猶有董子《繁露》與《禮記》之禮在。《禮運》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殘疾者,皆有所養。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則今日民主說、社會說,無不範圍其中矣。董子尚只傳其口說,若《禮運》則指明孔子曰,其為孔子學說至明矣。然朱子惑於劉歆據亂之世,據《禮運》大同之說為老子之學,是朱子捨棄孔子太平大同之說,而無以範圍方今民主社會之義,則孔子之道窮矣。天下既誤尊朱子為孔子,而朱子守劉歆之據亂說,不能範圍民意,不能範圍社會。安所用孔子,則安能不攻孔子?此非孔子之不及,乃朱子為劉歆所教也。朱子知四書而不知五經,知據亂而不知太平大同,非割去中原等於偏安而何?
朱子之發揚道義,激勵人心,教莫切焉,功莫大焉。其尊之甚至,故隱忍久之,欲為朱子諱,然無如民主之國既多,社會之說盛行,若不發明孔子大同之道,而徒稱號偏安之朱子,則孔子之教恐亡也。孔教亡而朱子何所附焉?古諺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朝鮮學者,最尊朱子者也,尊朱子亦以為尊孔子也。若為尊朱子而甘亡孔子,終則並朱子亦亡之。此豈諸君尊孔子之意?更豈以愛護朱子之意乎?習俗蔽人,賢者不免;非常之原,黎民所懼。此非諸君之誤也,劉歆之罪也。諸君既信從儒教,尊聖衛道,願廣覽萬國之變,考求古今真偽之義,則必有大明者也。中國大亂,儒學不講久矣。朝鮮為千年行學之淵藪也,若能講而明之,孔子之大教於是乎賴!欲別古今文之真偽,吾有《偽經考》一書;所以明中國創教在孔子而非周公也,吾有《孔子改制考》一書;欲明董子傳《春秋》,吾有《春秋董氏學》一書;欲明孔子之《春秋》,吾有《春秋筆削微言大義考》一書;欲明孔子大同、小康之別,吾有《禮運注》一書。凡上各書,李君炳憲東來十年,頻來問學,皆以數書付之。諸君子若不存成見,虛己博求,可問李君取此諸書考覽而辨明之。若有非也,願諸君子教正,仆固願舍而相從也。若無可駁正也,願諸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既保守朱子之舊學,更進求孔子之大道。庶幾孔子存而朱子因而存,大教顯明於東土,豈不美哉?以聖教所關,故敢妄貢毣毣之愚,惟諸君子裁察焉。甲子康有為。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