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答曾子固書
某啟:久以疾病不為問,豈勝嚮往。前書疑子固於讀經有所不暇,故語及之。連得書,疑某所謂經者,佛經也,而教之以佛經之亂俗!某但言讀經,則何以別於中國聖人之經?子固讀吾書每如此,亦某所以疑子固於讀經有所不暇也。
然世之不見全經久矣,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故某自百家諸子之書,至《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然後於經為能知其大體而無疑。蓋後世學者,與先王之時異也。不如是,不足以盡聖人故也,揚雄雖為不好非聖人之書, 然而墨、晏、鄒、莊、申、韓,亦何所不讀?彼致其知而後讀,以有所去取,故異學不能亂也。惟其不能亂,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子固視吾所知,為尚可以異學亂之者乎?非知我也。
方今亂俗不在於佛,乃在於學士大夫沉沒利慾,以言相尚,不知自治而已。子固以為如何?苦寒,比日侍奉萬福。自愛。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不為問:沒有寫信問候。
豈勝:怎么能夠禁受住。此處是誇張的說法。
亂俗:迷惑世人,敗亂風俗。
全經:指經典的全貌。
百家諸子:指先秦至漢初各種學術流派的著述。
女工:當時指從事手工勞動的婦女。
不足以盡聖人:不足以全面準確了解聖人的思想。
揚雄:字子云,西漢儒家學者。
墨:指
墨翟,戰國魯人,墨家創始人,著有《墨子》。晏:指
晏子,春秋時齊國大夫。後人蒐集他的言行,編有《晏子春秋》。鄒:指
鄒衍,戰國齊人,陰陽家的代表人物,著有《鄒子》。莊:指
莊周,戰國宋人,道家的代表人物,著有《莊子》。申:
申不害,戰國鄭人,早期法家代表人物,著有《申子》。韓:指
韓非子,戰國韓人,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
異學:異端之學,指儒家以外的其他學說。
惟其:正因為。
所以:用來。明,闡明,發明光大。吾道:我自己的思想,主張。
方今:當今。
學士大夫:泛指當時讀書做官的人。沉沒利慾:沉沒在功名利祿,兼併傾軋等欲望中。
以言相尚:以言語相互推崇、吹捧。
自治:自我約束。
苦寒:天氣非常寒冷。
比(bì)日侍奉萬福:當時寫信給有父母的人的客套話,意思是祝您的父母近日健康。比日,近日,近來。
自愛:自己多多保重。
白話譯文
安石啟:長期以來因為有病未能問候你,我心裡對你非常嚮往。上封信里我因為懷疑你沒有時間讀經書,故而談到了這件事。接連線到你的信,信中一直懷疑我說的經是佛經,並且教導我讀佛經會導致禮俗的混亂。我只是說讀經,哪裡把經書和中國古聖先賢之經相區別了呢?你每每這樣看(誤解)我的信,這也是我之所以懷疑你沒有時間讀經的原因呀。
然而世人已經很久不能看清經書的全貌了,僅僅停留在讀讀經書,就不會理會經書的精神。因此我從諸子百家的著作到《難經》、《素問》、《本草》等小說家的書無所不讀。對於種田的農夫和作針線活的婦女,都不恥下問。然後才認為對經書的大意有了深切的理解並且毫無疑問。大概因為後代學習聖人之道的人,因為和先王的時代有所不同,不這樣作,就不會詳盡的了解聖人吧。揚雄雖說不好非議聖人之書,然而他對墨子,晏子,鄒子,莊子,申不害,韓非的著作,又有哪一種不讀呢?他是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量才去讀書的,因而有所取捨,儒家之外的學說不能使他對於儒學有所迷誤,正因為他不迷誤,所以才有能力去取捨諸書的觀點,所以能明白聖人之道。你看我所具有的知識的程度,是否還能被其它學說惑亂嗎?你這是不了解我呀!
現在使禮俗混亂的因素不是在於佛學之說,而是在於士大夫們沉浸在利慾之中,以言詞相互推重,不知到自律修身的緣故。你認為這個看法怎么樣?最近天氣太冷了,祝你雙親萬福。希望你自己照顧好自己。
創作背景
曾鞏與王安石從年輕時開始交往,兩人交誼甚厚,彼此書信來往很多。中年以後,由於兩人對推行新法觀點不同,思想出現分歧。曾鞏的政治思想相對比較保守,對王安石的新法有所非議。從始合而終睽的歷程來看,王安石這封回信是屬於前期的作品。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在王安石平生交友往來的書札中,以議論時政、探究學術的內容居多。這封給曾鞏的回信就是一篇研討治學之道的說理文。
這封信的中心論題是圍繞讀經書的問題展開的。儒家經典是宋代知識分子必須習誦的讀本,這是他們應試入仕途的敲門磚。王安石當然不可能例外。但是他認為讀書不能局限於儒家經典的範圍,而應該廣泛涉獵,拓寬視野,“自百家諸子之書,至於《難經》《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夫女工,無所不問;然後於經為能知其大體而無疑”。這裡有兩層含意,一方面他突破了儒家的傳統觀念,把“諸子百家”以及先秦時期的醫學著作列為研讀的範圍;另一方面又注重實際調查,向有實踐經驗的農民、女工等請教,無所不問。這些獨具隻眼的議論,充分反映了作者的遠見卓識。王安石正是從廣泛接觸並且咀嚼吸收傳統文化中形成了自己獨具的思想體系。在這封信中,他為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不僅舉出西漢揚雄對墨家、道家和法家的著作也無所不讀而不受擾亂的事實,加以論證,使信中的立論更富有說服力,而且對曾鞏所謂佛經亂俗的說法,簡當精闢地闡明個人見解。他指出當今之世,亂俗不在於佛,乃在於學士大夫沉沒利慾而不能自拔。由於作者洞悉時事,目光敏銳,因此這裡所下的判斷,可謂一語破的,言簡意深。從表層來看,這是對曾鞏來信的直截了當的回答,實際上是對當時士大夫尊經泥古、死讀儒家經典章句的社會思潮的尖銳批評,因而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戰鬥作用。
這封信的篇幅雖短,但寫得理足氣壯,不僅論據充實,說理透闢而有新意,而且首尾呼應,邏輯嚴密而無贅語,筆墨精練簡明,體現了王安石散文峭厲嚴謹的風格特色。
名家點評
原奉天萃升書院教授
吳闓生:荊公崛起宋代,力追韓軌,其倔強之氣,峭折之勢,朴奧之詞,均至閫奧…… (《唐宋文舉要》甲編卷七)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仁宗慶曆二年(1042)進士,神宗熙宗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積極推行新法,遭保守派反對,被迫辭職。封荊國公,卒謚“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積極推進北宋古文運動,強調為文應有補於世。其散文邏輯嚴謹,辯理深透,筆力雄健,語言簡練。詩、詞亦佳。著有《臨川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