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爐炕制麵點製作技藝,淮安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筒爐炕制麵點製作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筒爐炕制麵點製作技藝是淮安地區製作燒餅、朝牌(燒餅一種)、薄脆(淮安地區對一種脆餅的獨特稱謂)的獨特傳統技藝。
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通西域時傳來的。有記載說:“靈帝好胡餅。”胡餅就是最早的燒餅,唐代就盛行了。淮揚麵點則始於秦漢之際,而作為小吃的出現不晚於隋唐之時。明代,淮揚麵點、小吃的品種很多。清代,淮揚麵點、小吃發展迅速,技藝更精,影響更大。據《隨園食單》、《揚州畫舫錄》等書記載,當時著名麵點、小吃有小餛飩、糖餅、酥燒餅、灌湯包、燒賣、油镟餅、淮餃、甑兒糕等,而清代寓居淮安的劉鶚的《老殘遊記》中就有關於燒餅的生動描寫,指的就是淮安的朝牌、薄脆等傳統筒爐炕制麵點,因其講究擦酥、用餡,老少鹹宜,是百姓早餐和大小宴席中不可或缺之物。
朝牌亦稱烤牌,是燒餅的一種。因烤牌的外形酷似封建王朝文武大臣上朝時手裡捧著的笏,故又稱朝牌,是當年官宦、百姓均為喜愛的麵點。薄脆是淮安的傳統麵食品種。相傳:淮安府城內漕運府衙對面的鎮淮樓旁,有一位顧姓中年男子,常年以打燒餅為生計,在炎熱的夏季,每當太陽落山,燒餅也基本賣完,但做燒餅時所剩餘的生面頭,由於酸味過頭而棄之,為此而整天苦惱不止。一天,黃昏時分,燒餅鋪正關門打樣時,從漕運府衙內來了一位管事,說大人生病多日,托人從京城太醫開得藥方,還缺脫水脆餅一味,明日一早五更送到。為不得罪官府,只好答應了下來,怎么辦呢?看著案板上剩餘的酸面頭和燒餅爐中的余火,心想脫水脆餅,只要沒水就行,於是就將生面頭揉勻、揉光,按照貼燒餅的方法貼入爐中,小心翼翼的在爐旁迷睡了一夜,待五更敲響時,連忙將爐中脆餅取出,送進了漕運府衙。又到黃昏時分,那位管事來到燒餅鋪前賞了他一倆銀子,並還要買早晨送去的脫水脆餅,時間久了,人們看到漕運府天天有人光顧他的燒餅鋪,認為這脆餅肯定是好東西,從此生意越來越紅火,燒餅到是無人問津,後來燒餅鋪改成了脆餅鋪,由於脆餅小於燒餅且薄,人們習慣稱之為薄脆,並流傳至今。
工藝特徵
淮安筒爐炕制麵點選用精白麵粉,採用燙麵麵團工藝,麵粉放入老酵面,和成燙麵團,劃開散涼,加鹼中和麵團呈酸味,搓條,有較好的可塑性,製成的成品色澤較深、不易變形、質地軟。經過多次的揉制,把分解出的水分重新與麵筋質融合,麵團變得光滑。講究擦酥、用餡,抹上飴糖,撒上芝麻,運用仰掌前推、勾手後貼、從左向右的方法,將餅坯貼入爐內滾燙的四壁上,完全靠經驗把握筒爐火候,烤至色澤金黃,外酥里綿,薄、香、酥、脆。
淮安筒爐炕制麵點,不同於北方悶筒爐及吊爐,特別講究火候把握,選用精白麵粉,採用燙麵麵團工藝,麵粉放入老酵面,由於在熱水的作用下,麵粉中含有的蛋白質凝固,並不斷的分解水分,澱粉吸收大量的水分而膨脹,變成糊狀並分解出單糖和雙糖。同時特別講究擦酥、用餡,豐富了營養,老少均鹹宜,它不僅系統傳承了淮揚麵點的絕大部分製作技藝,而且有極高的借鑑和創新價值。如在不同的季節、不一樣的人們口味,製作成甜、鹹、酥、淡等口味,並包不同季節時素菜餡等,以適合人們不一樣的口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