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針

筋骨針

中醫筋骨三針法是吳漢卿教授在傳統九針基礎上,經過十餘年臨床總結,結合針挑療法、運動針法與太極針法相結合,根據中醫筋經學說及現代軟組織損傷學,人體生物學、病理學,提出了“人體軟組織立體三角平衡原理”學說,總結了平衡三針法,進一步研究發明的一種中醫微創針法。 主要用於骨傷病、疼痛病、軟組織損傷疾病的治療,具有見效快、作用強、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等優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筋骨針
  • 提出:吳漢卿教授
  • 特點:三點定位交叉選穴松解調整
  • 機理:微創針刀松解筋結等
基本介紹,八大特點,治病機制,診斷特點,適應症禁忌症,適應症,禁忌症,

基本介紹

中醫筋骨三針法是吳漢卿教授在傳統九針基礎上,經過十餘年臨床總結,結合針挑療法、運動針法與太極針法相結合,根據中醫筋經學說及現代軟組織損傷學,人體生物學、病理學,提出了“人體軟組織立體三角平衡原理”學說,總結了平衡三針法,進一步研究發明的一種中醫微創針法。
古九針古九針
中醫筋骨三針法特點:三點定位、交叉選穴、松解調整、對應平衡,概括為:定點準確、針法靈活、療效確切、易於掌握。
中醫筋骨三針法作用機理:既有微創針刀松解筋結、分離粘連、減壓鎮痛作用;又具有傳統針灸補法瀉法、留針侯氣、疏通經絡、調整內臟、平衡陰陽的功能。
主要用於骨傷病、疼痛病、軟組織損傷疾病的治療,具有見效快、作用強、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等優點。
該針法已報入國家專利,並進行商標註冊。同時已編入《中國骨傷微創》系列教材。並加入由吳漢卿教授等主編的《中華筋骨針療法》一書。已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
吳漢卿教授根據治療機理把筋骨針分為:微型筋骨針和巨型筋骨針。
微型筋骨針特點:針體細、直徑在0.3、0.5、0.6mm之間,長度在1cm、3cm、6cm、9cm之間。如針灸針般粗細,微創傷,無痛苦,具有針刀松解筋結作用,又具有針灸疏通經絡、調整內臟功能。優點:該針具直徑為0.3毫米,微創傷、痛苦小,三針定位、交叉取穴、松解筋結、針法靈活,具有微創針法的松解功能,又具有針灸的疏通經絡、調整內臟等功能。主治:中風偏癱、失語症、三叉神經痛、面癱、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皮神經卡壓征等疾病。
微型筋骨針微型筋骨針
巨型筋骨針特點:該針法屬於鈍性松解、安全可靠、通透力強、松解力度大。型號分為扁圓刃、鋒勾型、椎間孔針、筋骨減壓針、圓頭針與馬蹄針等類型。優點:筋膜扇形撬撥法、骨膜叩擊法、筋骨針椎間孔旋轉術、筋骨三針減壓術、末端筋膜叩刺法等十大針法,該針法鈍性松解、安全可靠、通透力強、松解力度大,同時講解椎間孔擴張術、側隱窩分離術等絕技。主治:頸腰椎術后綜合症、腰椎管狹窄症、強脊駝背、股骨頭壞死症、頸一橫突綜合徵、頸七棘突綜合徵、肌筋膜炎、膝關節骨關節炎等骨傷疑難病。
巨型筋骨針巨型筋骨針

八大特點

開拓了微的治療範圍
因筋骨針療法的誕生,是在古今九針療法,民間刺血刀具,水針療法基礎之上型成的,並具有其它針刀療法的特長,所以凡是水針療法、針刀療法、特殊針療法治療的疾病,筋骨針療法大都可以治療;套用筋骨針可以廣泛的治療臨床疑難雜症。如: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安全範圍廣
血管神經變異,是以往針刀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無論是小寬針、針灸刀、小針刀、等都屬於一種閉合型松解術。既然是一種閉合性微型手術,那么閉合的意義就是盲切,就是跟著感覺走,所謂感覺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憑醫生手下針刀的感覺。2、憑病人的自我感覺。兩者相結合才能達到一種安全無誤的手術效果,那么一位熟練的微型外科醫生,只有經過長期不解的努力,在臨床中探索積累經驗,才能使手下的針刀運用自如,游離於筋骨之間,儘管如此,閉合性手術必然是盲目的跟著感覺走的一種手術方法,絕大多數微型外科醫生最頭痛的就是血管神經變異,針刀手術無法避開,往往在手術中小心翼翼去做,但總是要引起出血或血腫的型成;或針刀穿破胸膜造成氣胸;或在椎管部位松解,傷及脊髓造成不良性損傷或引起醫療糾紛。這是針刀臨床醫生最頭痛的難題。
筋骨針之所以比其它針刀安全範圍廣,是指筋骨針到達病灶區之後,可以抽吸有無回血來測定筋骨針是否刺入血管內。若有回血則可移動刀峰或改變角度,進行松解。使用筋骨針治療疾病時,可以靈活地選用不同型號的筋骨針與一次性注射器(5-10毫升)相組合,根據不同疾病,選擇不同型號筋骨針與適應症的藥物,進入最敏感的病灶點,使慢性頑固性疾病,變為簡單易治性疾病;使水針注射療法,特種針療法與針刀療法靈活有機結合為微型閉合性手術。且痛苦小、直達病區,見效快,功能恢復好,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
針刀藥氧並用,三位一體,一步到位
套用水針療法治療疾病,臨床上往往見效快,但療效短暫且易復發,而空心筋骨針集其它針刀之特長,能夠在病變部位通透松解,縱橫剝離。總之,筋骨針療法即能在病灶區注射藥物又能行閉合性松解術。所以彌補了水針療法的不足,增強水針注射的療效。
在疼痛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新進展
A、將有色製劑首先套用於針刀松解手術中,對疼痛性疾病有確切療效。B、將消毒氧氣套用於針刀藥物一體,消除N根部有害刺激,改善病灶區的長期缺氧狀態,解除N根部粘連與攣縮,從而達到了控制治療疼痛性疾病的目的。
彌補了其它針刀的局限性
如腱鞘炎、滑囊炎,套用櫻槍筋骨針即可以較大面積通透剝離其囊壁,又可以抽取其中滑液,還可以注入一定量的藥液(如少量的含碘藥液);對於慢性頑固性疾病,筋骨針在松解的同時,既可以注射與疾病相關的藥物,又可以注射濾過氧氣,同時又可以留植藥線,以增強療效。可以靈活地選用不同型號的筋骨針與一次性注射器(5-10毫升)相組合,根據不同疾病,選擇不同型號筋骨針與適應症的藥物,進入最敏感的病灶點,使慢性頑固性疾病,變為簡單易治性疾病;使水針注射療法,特種針療法與針刀療法靈活有機結合為微型閉合性手術。且痛苦小、直達病區,見效快,功能恢復好,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
減少再出血、再粘連惡性循環
任何一種微型外科,無論是小寬針、針灸刀、小針刀或其它針刀等,既然是一種微型手術,那么手術就要進入到組織病變區進行剝離松解,既然在病變部位進行松解,必然會對病變周圍組織進行新的更大的創傷。這些問題是小針刀、針灸刀、其它針刀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筋骨針療法首先可以直接解決這些難題,因為筋骨針的每一種刀具都是空心體,所以在筋骨針松解的同時可以注射止血、止痛、抑止粘連的松解液,可直接減少針刀術時再出血、再粘連的惡性循環。
避免一針多孔和針刀術時無麻性疼痛
筋骨針首先減少對患者先局部水針局麻,再次進針刀治療的程式。當筋骨針到達病變治療所需的部位,可以直截了當的先局部注射再進行針刀治療的目的,減少醫者的繁多操作程式與其它針刀術無麻性疼痛。
增強了其它針刀的療效
筋骨針既具有其它針刀的松解、疏通分解、剝離粘連等作用,同時又具有病變點局部注射藥物的作用。根據疾病需要靈活選用適應症的藥物,以增強療效,比如神經根型頸椎病出現頸部疼痛者,可以給予注射鎮痛合劑,以頭暈重者可注射抗暈合劑等。

治病機制

在了解筋骨針療法治病機制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有關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病理學說。
對於軟組織損傷的病因,病理機制,多年來,國內外很多專家,學者作了不懈的努力,許多學者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種關於該類疾病的病因,病理學說。例如:無菌性炎症學說,痹症學說,閘門學說,筋出槽學說,筋膜間室綜合症學說。骨性纖維管卡壓綜合症學說等等。各種學說都各有特色,它們分別從各種不同角度反映了該類疾病的巨觀病理變化,並對慢性軟組織損傷這一類骨傷科疑難病症的臨床治療起到積極指導作用。
動態平衡是軟組織損傷的第一位主要病理機制。粘連、疤痕和攣縮是慢性軟組織的致病因素,影響機體功能,這些病理改變遺留下來後,而成為新的致病因素,影響機體的正常功能,並產生疼痛等症狀:應該和大家說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粘連、疤痕、攣縮存在的地方都會出現臨床症狀。根據臨床觀察,這三點病理因素,在人體機能活動較強,肌肉運動幅度較大的地方,容易出現臨床症狀,且病灶點大都在肌肉有起止點處,四肢、軀幹的關節周圍。
無論是外傷性損傷、勞損、情志所傷或疾病性軟組織損傷,其造成軟組織病理改變的結果是組織變性。具體表現為增生、粘連、或攣縮等。各種急慢性損傷(包括積累性損傷和隱蔽性損傷)及理化因素(包括風寒濕邪侵襲)作用於人體,必然產生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的變化,引起機體局部散在出血,毛細血管痙攣,使局部組織內缺血缺氧、無菌性炎症物質緩激肽(5-羥色胺、兒茶酚胺)等滲出,代謝產物與膠原纖維物質堆積,局部組織內發生充血、水腫、刺激壓迫局部神經末梢引起疼痛。進而出現肌痙攣、肌攣縮,以致血管、神經受到擠壓加重,使局部更加的缺血,出現血性肌痛,型成惡性循環;另外因損傷致使軟組織之間、骨骼之間的力學狀態也發生改變,活動時力學的動態平衡,同時,因損傷後肌緊張或肌攣縮,致使相應關節的力平衡失調,而發生關節不同程度的移位,因緊張或鬆弛的軟組織,致使關節維持在移位的狀態,同樣也對周圍的神經血管產生刺激或擠壓等。
以上這些生物物理學和生物化學的變化作用於人體的信息反應系統,通過人體的神經反射系統和體液調節系統的作用,機體開始自我修復,同時被破壞的組織生理功能也被恢復。但是在此修補的過程中,由於病變部位有關組織血管的自我保護機制,使之處於警覺狀態。而制動,加之其它一些因素的影響和作用,例如缺乏足夠活動和煅練,其病變區域的軟組織,也型成了粘連,疤痕或攣縮,成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功能障礙。
靜態張力學說
所謂靜態張力學是指骨骼肌在劇烈運動之後,處於靜止狀態,肌肉纖維仍處於一種緊張痙攣收縮狀態,或由於機體體位不正,使骨骼肌處於靜態失衡或由於骨骼肌內發生無菌性炎症。如滑囊炎、囊腔積液,至使內在張力過高,內壓過大所致,機體靜態所引起的靜力性損傷。在時代發展過速,工作節奏過快,機體靜態牽張失衡的勞動(即腦力勞動者)易患靜力性肌損傷。如儲納員、打字員、機關幹部、青年學生等等,都易患頸部靜力性肌損傷——頸型頸椎病。
筋骨針的松解作用機制
各種原因的軟組織損傷(外因、風濕與類風濕)直接作用和慢性勞損,理化因素引起肌肉纖維、肌腱、肌筋膜、腱鞘、滑囊、韌帶及血管、神經等軟組織撕裂出血,人體在修復過程中,由於充血、水腫、滲出、纖維組織增生,最後型成結疤粘連。
由於粘連致使骨關節周圍的肌肉、筋膜、韌帶變性,原有位置和運動的方向發生改變,破壞了原有的動靜態平衡,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礙。
1.筋骨針同其它針刀一樣能起到閉合性手術效應。筋骨針在軟組織損傷的病灶區即結疤、粘連,或無菌性炎症部位松解、剝離粘連、解除了局部血管、神經的卡壓症狀,即通道減壓作用,改善了病變部位的微循環,恢復了局部組織內力的平衡。
2.筋骨針同時能夠在肌纖維、肌筋膜間室和肌肉起止點的炎性粘連處,切開粘連、松解肌肉。
3.能切開筋膜間室或滑囊、囊腫直接抽取囊腔內容物起到減張減壓、引流作用,減輕了局部組織內的壓力和靜態張力。
4.松解骨神經纖維管的卡壓症狀,從而恢復了局部組織內的生物力學平衡。
筋骨針藥物埋線的作用機制
對於一些反覆發作的疾病,如胃潰瘍、胃下垂、結腸炎、小兒疝氣、癲癇病、男性性功能障礙、女性月經不調等疑難雜症疾病的治療,在背部九大系統疾病相關診治區用筋骨針在注藥、松解的同時,可留植醫用藥線——藥物浸泡過的羊腸線。一方面可發揮藥物對疾病的藥物效應;另一方面羊腸線為一種異體蛋白,當埋入穴位之後,經過分解吸收,對機體產生一種強而支持久的生物化學刺激,通過這樣一種機械、物理、化學的雙重作用,來調動機體本身固有的調節機能。這種刺激是非特異性的刺激,它可以使人體免疫功能得到調整與提高,更進一步調整病理狀態下的機體平衡內環境的平衡失調。藥物線療詳細作用機制見於《筋骨針藥線療法》書。
針刺療效
套用筋骨針在病灶區,即肌肉起止點、交叉點或骨端附著點、相鄰點、骨性隆突點等病變陽性敏感點(壓痛點、酸脹點、結節點)敏感區域點進行松解剝離,達到“不通則痛,以松治痛”的目的。中醫的“以痛為腧”即阿是穴,筋骨針刺入病灶點下的皮膚筋膜、骨膜面時患者感酸脹沉痛。這種感覺即中醫針感“得氣”方可注藥注氧行針,即可起到疏通經絡經脈,行氣活血,調節陰陽,從而達到使機體內在陰陽平衡恢復作用。
這種對穴位長久持續的機械物理化學的刺激,可通過經絡而起到較長時間的針刺效應。這種刺激可大大激發全身之經氣、精氣,使全身氣體運動加速,從而調節身體有關臟腑器官活動,使經絡保持在平衡及旺盛的功能狀態,以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起到長期的針刺效應。

診斷特點

選擇治療點,根據中醫《內經·經筋》篇“結者皆痛、以痛為腧”一般都是病灶區,這些部位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⑴大都是軟組織損傷的結疤粘連點;或無菌性炎症部位;這些部位觸壓診,大都有壓疼、酸脹、酸沉等陽性反應點,軟組織與骨端附著點或活動時的動痛點。
⑵肌肉肌腱的起始點、終止附著點、交會點、纖維部、腱鞘、滑囊擠壓處。
⑶肌肉筋膜受力點、牽拉點,如肩胛提肌終止受力點在C1-4橫突點及肩胛骨內上角點。跟骨骨刺,在跖長韌帶,跖腱膜附著處。
⑷游離骨質點如C2棘突、C7棘突、L3橫突,十二肋游離端劍突尖端、尾骨尖端點等。
⑸骨性標誌,如顳乳突骨、上項線、下項線、枕骨粗隆、頸棘突、頸7棘、肩胛內角、肩胛岡、肩胛下角、肱骨內上髁、外上髁、及股骨內外上髁、股骨大轉子尖端、坐骨結節、髂前上棘、髂嵴、髂後上棘等。
⑹內臟疾病的反射點,如膽囊炎、結石。背部肩胛點。胃十二指腸炎潰瘍、劍突下、中脘區壓疼點背部T11-12反射點。肺部疾患,在背部八華反射點;腎臟疾病,在背部反射點;闌尾疾病,在麥氏壓疼點。

適應症禁忌症

適應症

1、脊柱相關性疾病(如:頸源性心臟病、頸源性眩暈症等)。
2、各種因軟組織損傷粘連、攣縮、結疤而引起的四肢、軀體處的一些頑固性痛點。
3、各種肌腱炎、肌肉筋膜炎。
4、
5、四肢軀幹因外傷而引起的後遺症。
6、骨關節增生性疾病,退行性改變。
7、缺血、缺氧性骨關節病變。
8、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性駝背。

禁忌症

筋骨針作為一種閉合性手術方式,有一些原則性的禁忌症,主要有:
1、體內惡性病變,如骨癌、淋巴瘤等;
2、全身感染髮熱性疾病;
3、一切有嚴重內臟疾患的發作期;
4、施術部位有紅、腫、灼熱或有深部膿腫;
5、施術部位有重要的神經、血管或主要臟器而施術無法避開者;
6、急性軟組織損傷(需要放血,不在此範圍);
7、凝血機制不全者;
8、傳染性疾病如骨結核、淋病等;
9、對藥物嚴重過敏反應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