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蒂皮瓣(fascia-pedicled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筋膜蒂皮瓣
- 外文名:fascia-pedicled flap
- 所屬學科:顯微外科學
- 公布時間:2016年
筋膜蒂皮瓣(fascia-pedicled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
筋膜蒂皮瓣(fascia-pedicled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蒂部不包含皮膚組織,僅以深筋膜和皮下組織為蒂的皮瓣。1出處《顯微外科學名詞》第一版。...
《筋膜皮瓣與筋膜蒂組織瓣》是2000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世民,侯春林。圖書目錄 第一章 筋膜皮瓣概述 第二章 筋膜皮瓣的套用原則 第三章 上肢筋膜皮瓣 第四章 下肢筋膜皮瓣 第五章 頭部筋膜(皮)瓣 第六章 軀幹部筋膜皮瓣 第七章 鏈式血供筋膜皮瓣 第八章 筋膜蒂骨膜(骨)瓣 第九章 ...
前臂內側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 前臂內側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medial antebrachial neurocutaneous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以前臂內側皮神經的營養血管叢為供血基礎,在前臂掌面尺側半切取的皮瓣(筋膜皮瓣或筋膜蒂皮瓣)。多以遠端蒂皮瓣的方式修復手部創傷缺損。出處 《顯微外科學名詞》第一版。
(1)推進皮瓣(又稱滑行或滑行推進皮瓣);(2)旋轉皮瓣 ;(3)易位皮瓣包括Z成形術 。2.鄰位皮瓣 。3.遠位皮瓣(直接皮瓣、直接攜帶皮瓣)。軸型皮瓣 1.一般軸型皮瓣 ;2.島狀皮瓣 ;3.肌皮瓣;4.游離皮瓣(又稱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5.含血管蒂的複合組織移植 皮管型皮瓣(皮管)及筋膜皮瓣是按...
股後筋膜皮瓣(posterior thigh fasciocutaneous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出自《顯微外科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取自股後區的筋膜皮瓣。近端蒂的股後筋膜皮瓣由臀下動脈的終末支(股後皮神經營養血管)營養,主要用於局部轉位修復骶尾部、坐骨結節或大轉子壓瘡。遠端蒂的股後筋膜皮瓣由股深動脈的第三穿...
外踝後皮瓣 外踝後皮瓣(lateral retromalleola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以腓動脈的終末支在外踝後間隙內發出的穿支血供為蒂的筋膜皮瓣。多以遠端蒂的方式用於修復足踝部缺損。旋轉軸點較傳統的腓腸神經營養血管皮瓣下移,該皮瓣中攜帶有腓腸神經和小隱靜脈。出處 《顯微外科學名詞》第一版。
腓淺神經營養血管筋膜皮瓣(superficial peroneal neuroveno-fasciocutaneous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以腓淺神經營養血管鏈為基礎而設計切取的遠端蒂小腿前側筋膜皮瓣,由脛前動脈發出的皮膚分支供養。不帶皮膚的筋膜瓣翻轉修復足背創面,有較薄和不影響肌腱滑動的優點。多以遠端蒂的方式,局部轉位修復...
臂內側下部筋膜皮瓣(lower medial arm fasciocutaneous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供區位於臂內側中下部的皮瓣。其血供來源很多,包括尺側上副動脈、肱動脈、肱深動脈、尺側下副動脈、尺側返動脈等。但尺側上副動脈和尺側返動脈是主要血管蒂。多作帶蒂轉位,向近側修復腋窩,向遠側修復肘關節。...
股後外側筋膜皮瓣 股後外側筋膜皮瓣(posterolateral thigh fasiocutaneous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出自《顯微外科學名詞》第一版。定義 以股深動脈發出的第一穿支動脈供養的近端蒂筋膜皮瓣。位於大腿近段的後外側。主要用於修復大轉子壓瘡。出處 《顯微外科學名詞》第一版。
2)鄰位皮瓣 3)遠位皮瓣:直接皮瓣、直接攜帶皮瓣、管形皮瓣、游離皮瓣)2. 軸型皮瓣 1)一般軸型皮瓣 2)島狀皮瓣 3)肌皮瓣 4)吻合血管的游離皮瓣 5)含血管蒂的皮膚複合組織游離移植( 包括骨肌皮瓣、組合皮瓣、預製的軸型皮瓣)三、按組成成分劃分,可分為單純皮瓣、筋膜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等。四...
(1)切取肌皮瓣時,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深層筋膜,向肌肉間隔分離,為防止發生剪力錯動損傷肌皮血管穿支,應將其表面的皮膚與肌緣暫時縫合固定。(2)如採用順行切取,應按照解剖位置仔細分離,先將蒂部主要營養血管顯露出來,並加以保護,再根據預先的設計向遠側切取該肌皮瓣。(3)如為逆行切取,先切斷肌皮瓣...
膝上內側皮瓣(medial supragenicula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臂外側下部筋膜皮瓣(lower lateral arm fasciocutaneous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由走行於臂外側肌間隔的橈側副動脈後支供血,由發自橈神經的臂外側下皮神經伴行,供區位於臂外側下部皮膚的皮瓣。既可作吻合血管的游離移植,又可做帶蒂轉位,向近側修復腋窩,向遠側修復肘關節,且能包含多種組織...
頸背部筋膜皮瓣(cervico-dorsal fasciocutaneous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由頸橫動脈頸淺動脈的皮支供血、位於項背肩胛脊柱旁的皮瓣。是斜方肌下部肌皮瓣的改良。日本醫師中島(Nakajima)和藤野(Fujino)於1984年設計一種靠近背部中央的頸背部皮瓣;日本醫師百束(Hyakusoku)於1990年設計了另一種偏外側...
橈骨莖突部穿支皮瓣(radial styloid perforator-based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以橈動脈在橈骨莖突部發出的穿支血管為蒂而切取的筋膜皮瓣。橈動脈在橈骨莖突周圍約發出10支口徑0.1~0.5mm的皮膚穿支。亦可切取不帶皮膚的穿支血管蒂筋膜皮瓣。多做局部轉位修復手部創面。出處 《顯微外科學名詞》...
6.移植複合軟骨皮瓣建立喉氣管前壁 將帶肋軟骨的帶蒂筋膜皮瓣皮膚面朝喉氣管腔,覆蓋到喉氣管前壁瘺口處,用細絲線將皮膚與喉氣管瘺口皮膚完全縫合,線結朝管腔外,將插入的肋骨位置放好,使軟骨弓朝外,將軟骨兩端的絲線與周圍組織縫合使軟骨固定好,再用腸線將移植瓣的皮下組織與周圍組織縫合。生理鹽水沖洗傷口...
皮下組織蒂皮瓣 皮下組織蒂皮瓣(subcutis pedicle skin flap)是2019年公布的燒傷學名詞。定義 皮下組織蒂不包含知名動靜脈的皮瓣。其優點是不再切除缺損區附近的正常組織,減少張力,皮膚質地近似,可即時轉移,轉移靈活。出處 《燒傷學名詞》第一版。
鏈型皮瓣(link pattern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在肢體如果將皮瓣的長軸設計成縱向,與肢體的軸向保持一致,3~4cm寬的筋膜皮下組織蒂,通過筋膜-皮神經-淺靜脈鏈式吻合血管叢,皮瓣長寬比例達5∶1也能成活的組織瓣類型。這類皮瓣不同於以往的隨意型和軸型皮瓣,是隨意型皮瓣和軸型皮瓣的中間...
遠端蒂腓腸皮瓣是近40年來皮瓣外科代表性的成果之一,體現了皮瓣外科的進展,包括筋膜皮瓣、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穿支皮瓣等,是臨床套用最多、最廣的下肢帶蒂皮瓣。《BR》本書系統闡述了該皮瓣的發現發展歷史,血管解剖學研究,對淺靜脈乾、筋膜蒂組織、穿支血管裸化的爭論與實驗研究;介紹了該皮瓣的臨床套用原則...
半島狀皮瓣 半島狀皮瓣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蒂部和瓣部均含有皮膚,切取後外形類似半島的皮瓣。常為寬厚蒂部的筋膜皮瓣。出處 《顯微外科學名詞》第一版
(2)顯露血管和神經:沿三角肌後緣切口,自腋緣起至該肌止點處,切開皮膚至深筋膜,切開部分肱三頭肌外側頭附著點,顯露並分離肱深動、靜脈至適當位置,必要時結紮中副動脈。找到橈神經,於三角肌止點上2~3cm處分離出上臂外側皮神經,保護備用。在三角肌前緣切開皮膚,於皮下分離出頭靜脈。(3)切取皮瓣:...
於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莖突橈側畫一連線為皮瓣血管蒂軸線,尺骨莖突上2.5cm處為皮瓣旋轉點,量取手部創面布樣及旋轉點至創面近側緣的距離為皮瓣血管蒂長度,於旋轉點近端在皮瓣軸線上量出血管蒂長度為標記點,在該點以近按布樣設計皮瓣切口。沿軸線首先做蒂部切口,在尺側腕伸肌與小指固有伸肌肌間隙處切開深筋膜,...
腓腸神經營養血管筋膜皮瓣(sural neuro-fasciocutaneous flap)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以腓腸神經營養血管鏈及其與腓動脈穿支血管的吻合為供血基礎的小腿後側筋膜皮瓣。旋轉軸點一般選擇為外踝上5cm的腓動脈後外側肌間隔穿支。是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的典型代表。多以遠端蒂的方式,局部轉位修復足踝創面。
翻轉植皮顧名思義就是在皮膚軟組織缺損區域通過設計切取帶血管蒂的皮瓣覆蓋所缺損的軟組織裸露部位的周圍皮瓣,肌皮瓣,筋膜瓣,但皮瓣不是游離的,是通過帶血管的皮瓣蒂部翻轉。也有逆行翻轉和通過皮下軟組織隧道翻轉的。所以翻轉皮瓣就是帶蒂皮瓣的翻轉。處理大面積皮膚軟組織撕脫傷時候通過清創把撕脫後的皮瓣削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