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又一個月夜

等待又一個月夜

鄉土是作者(劉先國)靈魂所系,走進這片鄉土的森林,是一幅生機勃勃的原始的生態圖,生命氣息撲面而來。人類、動物、大自然共享生命的盛宴,連老屋、鄉校、月兒和生活的種種道具都賦予了生命的性情。都市,鄉村汪洋中的船,多少人急於登上它的甲板,但它只是你腳下晃蕩的浮萍,顛簸、尷尬、焦慮、掙扎,於是你守著一棵小樹,把它想像成一片森林,心靈一次次回到另一片廣袤的土地,想回家了。妻子、女同學、表妹、娃娃親中的女孩,男人心裡最柔軟的那個部位,抵達和觸摸時,那種美,那種心顫,力求最精準地表達。高原、草原、聖地、佛、信徒、隱者、智者這些關鍵字,從生命的詞典里篩選出來,收錄在《等待又一個月夜》最後一部分。 《等待又一個月夜》由文心出版社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等待又一個月夜
  • 出版社:文心出版社
  • 頁數:182頁
  • 開本:16
  • 作者:劉先國 齊浩然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100125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小小說是生活的濃縮,如雨後新荷凝聚的水滴,晶瑩剔透,折射著世界的每一縷陽光。劉先國編著的《等待又一個月夜》提供一個精美的選本,讓你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進而提升個人的文學素養、寫作水平、審美水準和人生品位,為自己的人生開闢一片廣闊的天地。

作者簡介

劉先國。男,1962年生,湖南省作協會員,現居長沙。作品散見於《中國作家》《青年文學》《天涯》《文學界》《芙蓉》《大家》《海燕都市美文》《百花洲》《廣州文藝》等刊。在《文學界》做過專輯。十多篇文章被《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讀者》《中外文摘》《青年文摘》等雜誌轉載,兩篇文章入選《2006中國最佳散文》《2007年散文精品》。出版散文集《我是山的虱子》。

圖書目錄

第一輯 今日物華
今日物華
信手拈來真性情
牛的春事
白毛的墓碑
見證水稻
救月
老屋疑案
當歷史輪迴到我們手上
鄉里人種樹城裡人乘涼
等待又一個月夜
龍頸口鄭家
母親的赤腳板

在父親挑腳擔的日子裡
生日
玩具
有魔力的棍子
閹匠
蜻蜒的智慧
十隊學堂
學校圖書室
與水相剋
第二輯 都市顯微鏡
之死
都市顯微鏡
消失的腳印
回不去的地方
沒有窗簾的窗戶
昨晚的事
南瓜和辣椒炒肉
撿了一個折磨
第三輯 尋找對妻子的承諾
緣起詩文
尋找對妻子的承諾
送給妻子的生日禮物
妻子的營養餐
我代表男生
那年我十二歲
香妹
第四輯 請牽著佛的手
請牽著佛的手
原上草
夏天的雪
曬樓
釣者

文摘

芭芒花景象
這天是2009年冬天,農曆是十月十八日。我和付瓊從九隊田塘往山上走,接近山時,山腳邊露出白花花的一片,山腳好像包了一層白布,蒼翠的松山繡了白色的裙邊,那裙邊沿著山的形態起伏蜿蜒。我出生在這,長在這,從沒見過這種花,這種景象,它超出了我對花的記憶與印象,它不是點綴,它完全改變了山的狀態,用純白純白的顏色將山的腳部纏繞起來包裹起來,成為山的肢體,而不是表情。我問付瓊:這是什麼花?怎么有這么多?我怎么就從來沒見過?付瓊說是芭芒花。
我是飛一般朝山里奔去的。越近花帶越寬,花帶隨著目光向叢林深處延伸,走進林里,目光所及全是白花。在青松的下面,別有一番天地,在松冠底下,在樹幹之間,像鋪滿了白雪,所有的灌木都被掩蓋了。這些花是藏在松樹林裡的,遠處眺望全被松林遮掩了,不被村民所見。我立於花中,花掩蓋了我大半個身子,我的上身在花面上浮動。比走在桃花林、杏花林、櫻花林更叫人恍惚,就像進了夢境,撫著一枝芭芒花,滿眼的雪白,有一種林海雪原的感覺。我往林子深處走,白色的風景就往深處延伸。再往深處走,再往裡面延伸,永遠走不到盡頭。我全身沾滿了花絨,連眉毛也染白了,我也成了花,我是十足的花人,我簡直不知道自己是花,還是花是我。前面是一條馬蹄形的山沖,三面是山,三面坡白花圍著,沖里有幾丘梯田,田埂上長滿了芭芒花,仿佛是有意築的花籬笆。我置身於一個完全陌生的景象里,就像初次見到大海、草原、沙漠一樣,目光和情緒被一種強大的力量撞擊著。
小時候上山放牛、砍柴、殺青走過的小路,被芭芒花擠占r,不是特別熟悉的人看不出有路的跡象。我憑著印象尋找路,或者貓著腰從芭芒花底下鑽過,或者用手將花一把一把地撩開,側著身子擠過去。這條小路曾是進山的要道,如今很少有人來了,成了芭芒花和荊棘擴展的空間。人一走,它們就來了。占領與被占領,在幾十年間顛了過來。山上除了松樹,被灌木和雜草填滿了,人是擠不進去的。芭芒花以它充滿野性的生命力迅速繁衍,搶占了所有的山頭,在萬木凋零的季節,將花開得那么張揚。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在鬱鬱蔥蔥的林里,也只是星星點點。芭芒花以它獨特的眼光,選擇在冬天裡開花,以一個家族的力量,將山裝扮得比春天還美。
芭芒花,一個美麗好聽的名字。我是第一次聽說它的名字,第一次見到它的風采,第一次感受到它的力量。我跟付瓊說,芭芒花不就是轂毛筍嘛!就是葉邊長滿鋸齒將魯班的手鋸傷的野草,是點亮魯班智慧的那根火柴。小時候,我只知道它是啟迪人類智慧的草,只知道它是飼料和肥料,不知道它是花,是美景。那時,它那么矮小幼嫩,躲在叢中,尚未長成就被飢餓的牛吃了,被割草的人割了,被修地皮的人修了。它很難走完完整的一生。我跟它們相處了幾十年,它們隱忍了幾十年,今天才把浪漫的一面呈獻給人,盡情綻放,張揚而浩瀚。
我們翻過一個小嶺,站在白泥塘的堤壩上,眼前的景象把我驚呆了。這裡前幾年被火燒光了,大樹沒了,只長出一些灌木,芭芒花像雪一樣將山掩蓋了,白了幾十座山,層層疊疊,一直白到看不見的地方,跟白雲相接。這應該是獨一無二的風景。我想,山的背面芭芒花一定還在延伸。我擔心自己見到的是夢境,一覺醒來全不見了。
瘋狂白花草
菩敬山是一座長條形的嶺,有好幾里長,原是金木大隊的茶場。種的不全是茶樹,一行橘子樹一行茶樹間種著。現在茶場撤了,土地分給了農戶,均改種了臍橙。我十幾年沒去過了。這次我和付瓊從這裡經過,模樣和以前差不多。在一塊大約兩分大的荒地上,整整齊齊地長著一種植物,看上去像是種的莊稼,我從沒見過。初看像野菊花,細看不是。稈高不及膝蓋,枝葉枯死了,呈黑色;花幹了,呈淡黃色,跟菊花的顏色一樣,大小也差不多。我問付瓊是什麼莊稼,付瓊說沒見過,是野草吧。又說,野草怎么長得這么整齊,像人種的。再往前走時,發現滿橘園裡全是這種草,只是沒那么整齊,深的深淺的淺,密的密稀的稀。看到這種情形我相信它是草了。
遠處有個婦女在橘園裡挖土,我們走了過去。我問:“大嫂,這些野草叫什麼?”大嫂抬起頭來,說:“是白花草。”我說:‘‘怎么這么多啊,我以前怎么沒見過?”大嫂停下手中的活,雙手撐在鋤頭把上,嘆了一口氣:“快莫說了,說起來氣死人。”大嫂告訴了這草的來歷:她隊里有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在外地打工,聽說這種草能防治臍橙樹的紅蜘蛛,便偷了一把種子回來,偷偷地撒在自己的橘園裡。這白花草瘋長,沒幾年工夫到處長起來了,已經成了災。村民被這草害死了,不僅殺不了蟲,反而跟橘子樹和臍橙樹搶陽光、搶肥料,每年不知花多少工夫來除草,除也除不乾淨,反而越除越多。我看看四周,看看遠處,到處都是白花草,將土地給覆蓋了。我感到這不是一件小事。大嫂說:“這周圍幾個村,龍潭、星光、長勝、新合、黃河、夏家都長了去了,不知道還要長多遠,長到哪裡去。”我眼前飄過幾朵白色的絨花,慢悠悠的,我想它們就是白花草的種子。大嫂說,現在少了,前一陣飄得可多了,像雪花一樣。
我家在對面的大坪里,與這隔了一個大田塘。回去後我到橘園裡轉了一圈,真的到處是乾枯的白花草。下午我又去了星光農場裡,情形也是一樣。我完全相信了大嫂講的話。看來,這位外來的客人在這裡安了家。一位好心的老人,一不小心就將一個大麻煩偷了回來。P1-4

序言

這是一個對文字有著特殊感情的人寫下的心靈物語;
這是一個對生活有著深刻感悟的人寫下的思想札記。
因為感恩,他執著地書寫對故鄉山水的一縷縷眷戀;
因為感恩,他溫情地展示對時光流逝的一份份祈願。
在學界紛紛感嘆文學貧血、文學缺鈣的當下,劉先國用真的品質、善的力量,把文字寫進心靈最敏感的部位,最溫馨的角落,最柔情、最疼痛的深處,他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精神的愉悅,更是美的享受。
不久前,我拿到他出版的散文集《我是山的虱子》,十分喜歡。在書的扉頁上,先國兄深情地寫道:“我覺得自己就是山裡的一隻小虱子,悄悄地叮一口,吸一丁點血。等我長大了,我要做一頭駱駝,把山背回家裡。”
這種許願式的表白情真意切,令人動容。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鄉愁,在先國兄的世界中,無論地位怎樣變化,生活怎樣變遷,都市怎樣喧囂,他永遠只是大山的一隻小虱子,卻有著重重的駱駝般的願望。
記得五年前,當我第一次接觸到先國兄的散文時,曾揮筆寫道:“劉先國的鄉村經驗成為他詩性敘事和意義原點的動力所在。其意義原點見證他對故土祈禱的還願和深沉的感恩之情,其詩性敘事昭示他找到了精神表達的出口。”(詳見《芙蓉》2006年5期)
五年來,先國兄創作的主題似乎都離不開“故鄉”或“故土”.這是一種文化情結,雖然作者在都市裡摸爬滾打了二十餘年,但能夠讓他靈魂安放的仍然是那一片永不褪色的精神家園。
老實說,在這本散文新作中,我讀得最過癮的還是那些描寫故土、故鄉的村言俚語和逸聞趣事。雖然這部書在題材上有了較大突破,但作者骨子裡揮之不去的依然是泥味、汗味和水稻味。
例如,在《見證水稻》中,先國兄飽含深情地寫道:“秧苗剛插在田裡是青色的,經太陽的烘烤,變成黃色,葉尖枯了,卷了。一些葉子伏在水中,爛了。我看著心焦,生怕它緩不過勁來,死去。”
我喜歡這種冷靜的、帶有質感的文字,喜歡作者不經意中流露出來的對生命的敬重,以及對賴以生存的水稻的珍愛。
而在《都市顯微鏡·野泉》裡面有這么一個細節:一個外來人,蓬頭垢面地來到長沙,在清晨的井水邊把自己一番打扮後,作者寫道:“一瞬間,他成了另一個人。我不知道他是以什麼身份進入長沙的,昨晚以什麼方式過的夜。他昂著頭,以嶄新的姿態走向黃興路,融入繁華的都市,他將去乾什麼?等待他的又是什麼?”
這其實是對生命價值的尖銳逼問,這樣的逼問又何嘗沒有隱含作者當年沉重的影子?
有人說,關在於發現,但美的發現卻離不開個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東晉時,桓溫北征,途中看到以前栽下的一棵柳樹,不禁感嘆,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是啊,百年、千年之後,人、樹在哪裡呢?但真正的美卻是無法消逝的。因此,對於先國兄而言,這一本書與其說他滄桑歲月中栽下的一棵“柳樹”,毋寧說是都市漂泊者的精神還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