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觸(繪畫中的筆法)

筆觸(繪畫中的筆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筆觸,繪畫中的筆法。又稱肌理,常指油畫水粉畫中運筆的痕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筆觸
  • 含義:繪畫中的筆法
  • 又稱:肌理
  • 常指:油畫和水粉畫中運筆的痕跡
概念,發展歷程,功能,示例,

概念

筆觸,繪畫中的筆法。又稱肌理,常指油畫和水粉畫中運筆的痕跡。畫家運筆藉助顏料的厚薄對比、調合劑的濃淡變化、落筆的輕重力度、運筆的快慢節奏及點染的氣韻感覺,體現對象質感、量感、體積感和光影虛實的描繪能力。筆觸與物象表面貼切吻合,造成很強的真實感。另外,筆觸也和線條有某種相同的涵義,不同的筆觸感覺有不同的表情特徵,成為畫家性格、情趣、藝術秉賦的自然流露,表現為畫家的藝術風格和個性特徵。肌理則指運用顏料厚薄不同的筆觸或其他方法在畫面上形成的表層組織效果,又稱畫面的物理效果,如結合表面質感需要在顏料摻合沙子、木屑等方法,使畫面在一定光線下,表層結構顯示出富有表現力的凹凸變化。此外還包含繪畫底子的因素,如畫布的粗細以及紋理的橫斜構造等。恰當選擇不同質地的繪畫底子,合理運用材料的肌理效果,也有增強畫面本身美感因素的作用。
筆觸指作畫過程中畫筆接觸畫面時所留下的痕跡。筆觸雖為一種技術因素,但也傳達出畫者的藝術個性和修養,因而,也是畫家藝術風格的一個組成部分。

發展歷程

一和諧律動--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筆觸,在筆觸的運用和挖掘上沒有開拓性,這畢竟是油畫藝術發展的早期。
筆觸
二筆隨形走--巴洛克到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這一時期有了新的美學精神追求,筆觸運用較文藝復興時期有所突破,筆觸意識萌發,隨著物體的轉折筆觸也隨之靈動。
三個性發展--印象主義時期,印象主義繪畫以再現自然對象瞬間的光色關係為目的,每個畫家都在挖掘新的筆觸樣式,對造型元素等繪畫自身問題的關注預示著未來新的藝術主義的來臨.
四得意忘形---表現主義到抽象表現主義,從19世紀末葉開始,西方油畫的筆觸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每個畫家都強調個性和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情緒表現、潛意識、反敘事成為基本傾向。表現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是主要的風格樣式.

功能

一表達功能-表象、表征。
二表現功能-表意、表情這是對筆觸的深層次的研究,筆觸作為一種形式很少有人談到它的功能意義,油畫筆觸存在於繪畫作品上幾百年來,筆觸的表象、表征的形式意義一直存在。
筆觸的另外的形式意義-表意、表情,因為作為筆觸產生的主體是人,不同的畫家在描繪同一個物象會用不同的筆觸,同一個畫家在不同心境、不同時期也會產生不同的筆觸。不同的筆觸也會成為辨別畫家作品的手段,在這裡筆觸所依附的繪畫作品的審美功用被主動提升。

示例

當畫家拿起筆開始畫畫時,我們會看到他用畫筆調和一些顏料,然後塗抹在畫布上,這樣畫面上會留下一些筆觸,筆觸會按照一定的原則或是邏輯關係組合在一起,最後畫面會出現一些形狀或形象,整個過程中他會一直重複這個動作。
素描作畫的拿筆方法,也有較嚴格的要求,其操作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作業完成的好壞。在素描起草和塗明暗階段,嚴格杜絕將筆握得太短、太緊,手應該像指揮家那樣握住筆的末端,手指、手腕要放鬆,要用小臂帶動手,而不是靠手指或手腕的運動畫出線條。這種方式與我們平常的書寫方式完全不同,初學者開始會很不自然,但要堅持練習,只有養成習慣,才能畫出流暢、均勻的線條。在寫生作業的深入刻畫階段,因為需要對物體細部進行仔細刻畫,我們可以把畫板適當拉近,同時改用與書寫相同的執筆方法,但手的運筆動作,還應當保持與上述方式相同,只有這樣,畫出的線條才會更加精細、更加準確。
油畫筆觸油畫筆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