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微言:時事評論員的紙上春秋

筆墨微言:時事評論員的紙上春秋

時評圈內有一種說法,稱評論是“負重而舞”。其實,此“重”實乃轉型之重、社會責任之重、洞悉透視新聞之重。 昨天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每一條我們筆端的新聞將來也會展現歷史的片段。正因如此,在這個大時代里,身為新聞人,秉筆如秉人格、良知,如何讓筆下的文字能直指人心、引發共振、觸動思考,評論理論作品有自己的大空間。 在對歷史的認知和思考中,比照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對很多現實問題本應有更辯證、更理性、更透徹的理解。歷史和今天、理想和現實、“應然”與“實然”,往往並不是天衣無縫,更不是非白即黑。有距離,便有憧憬、有可為、有後勁。因此,不灰心,亦不冒進。 作為一名時事評論員,必然承擔著雙面的角色:既要炮轟時弊,又擔負傳遞“正能量”的使命。兩種角色,有時難免讓人感覺矛盾和分裂,但所幸,在一個整體不斷進步的轉型社會中,這兩個方面,其實有著某種內在的一致性,以及同向性。那就是,作為一名媒體人,對這個時代所應承擔的一份使命感——儘管時常力有不逮,但仍需傾盡所能。 本書所錄文章,多體現了這種使命感和辯證思維,值得推薦。 此外,本書附錄部分的《黨報評論的時代價值與發展趨勢》一文,沉澱了作者十年時事評論工作的思考與反芻,理論性、實操性均頗強,相信對有需要的讀者會有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筆墨微言:時事評論員的紙上春秋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8079127
  • 作者:徐鋒
  • 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332頁
  • 開本:16
  • 品牌:廣東人民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個時事評論員,在紙上記錄春秋,用“春秋”之筆丈量現實,並且做到思想與趣味兼具、理論與生活結合,並不容易。
作者將此書命名為《筆墨微言》,“微言”者,自然是指“無足輕重的話”。但細讀則知,書中收進諸文,所涉題材多是對轉型中國重大現實問題的呼應,理應引發深層次的思考。故而,從文章的觀點和現實意義而言,本書是有著“微”言“大”義、見“微”知“著”的意味的。

作者簡介

徐鋒,曾用筆名弓刀,生於70年代,鄂南鹹寧人氏,本碩博就讀於武漢大學,現為《廣州日報》理論評論部副主任、主任記者、評論員。曾在《中華讀書報》工作,碩士畢業進入《廣州日報》,先後從事要聞版編輯、評論員工作,發表近千篇評論作品、百餘篇新聞報導,參加過汶川震後實地採訪、全國兩會、十七大、十八大、北京奧運等重大新聞事件的前方報導,並參與編寫《地方黨報轉型的戰略與路徑》《中國時評》《聲音》等多部著作。
其作品關注現實,多從建設性、理性善意立場觀察剖析現實問題、探尋療治藥方,在鮮活的文本表述中傳遞著厚重沉鬱的思考與建言。曾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廣東新聞獎一、二等獎多次。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記者講新聞,學者講理論。這本書把記者的新聞與學者的理論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事實,又進一步有了新認識。這應是以後報紙的正路。
——梁小民(著名經濟學家)
用精彩好讀的文本、獨到的觀察視角,關注熱點焦點事件,從而做到理性建設性、體現主流價值觀、傳遞“正能量”,這是時事評論的立身之本、生命力所在。這一點知易行難,本書絕大多數篇目體現了上述多維取向相統一的自覺,難能可貴。
——陳學工(南風窗雜誌社社長)
新聞紙是速朽的,我們以為時評也是速朽的,但有時居然並非如此,徐鋒的文字即在此列。他所評論的時事也許已漸次被人遺忘,但他所談論的道理卻遠未過時。這些文字呈現“實然”,呼喚“應然”,但兩者的距離是否拉近了呢?這本集子放在我們面前,就是對“實然”和“應然”之間距離的再一次丈量。
——王洪波(《中華讀書報》書評周刊主統)
始終保持驚奇與懷疑的心態,是時評人應有的素質。當下是媒體的評論時代,也是自媒體時代,這個時代並不缺乏勇於質疑的時評家。缺的,是破解疑問、把脈問題的功力和專業素養。徐鋒的作品,讓我看到了這種素養。
——椿樺(知名時事評論員)

名人推薦

記者講新聞,學者講理論。這本書把記者的新聞與學者的理論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事實,又進一步有了新認識。這應是以後報紙的正路。
——梁小民(著名經濟學家)

用精彩好讀的文本、獨到的觀察視角,關注熱點焦點事件,從而做到理性建設性、體現主流價值觀、傳遞“正能量”,這是時事評論的立身之本、生命力所在。這一點知易行難,本書大多數篇目體現了上述多維取向相統一的自覺,難能可貴。
——陳學工(《南風窗》雜誌社社長)

新聞紙是速朽的,我們以為時評也是速朽的,但有時居然並非如此,徐鋒的文字即在此列。他所評論的時事也許已漸次被人遺忘,但他所談論的道理卻遠未過時。這些文字呈現“實然”,呼喚“應然”,但兩者的距離是否拉近了呢?這本集子放在我們面前,就是對“實然”和“應然”之間距離的再一次丈量。
——王洪波(《中華讀書報》書評周刊主編)

始終保持驚奇與懷疑的心態,是時評人應有的素質。當下是媒體的評論時代,也是自媒體時代,這個時代並不缺乏勇於質疑的時評家。缺的,是破解疑問、把脈問題的功力和專業素養。徐鋒的作品,讓我看到了這種素養。
—— 椿樺(知名時事評論員)

圖書目錄

社會能見度
2 公權的籠子
2 但凡為官者,家事必涉“公”事
4 敬畏程式正義方能守護法律底線
6 一個“衙門化”幽靈在高校遊蕩
8 “屁股指揮腦袋”綜合徵怎么療治
10 “茶杯門”背後的基層利益失衡
12 “錯”征個稅,最該“更新”的不是軟體
14 “大部制”難點是特殊利益集團
16 “預約討薪”背後的尸位素餐
18 跳過民意的“毅然改革”難免遭人詬病
20 “全國性城管組織”幻覺背後的“權力尋根”
22 問責“到此為止”裸露法治之傷
24 百公里養400人,高速收費能不異化?
26 警車為平民“開道”是遲到的“復位”
28 麻木不仁,就是為官不仁
30 權力“梗塞”催生節前“堵城”
32 審計利劍“圓熟”了,劍氣安在?
34 反腐的長路
34 “奉公娛樂”亟須猛藥療治
36 貪官為何總對腐敗“一葉障目”?
38 法官集體召妓引發權力頂風作案之憂
40 蔣潔敏落馬,“打老虎”更要“扎籠子”
42 “白宮書記案”閉門焉能審出鐵案!
44 權力“雌雄體”不除,畸形“鎮妖塔”難倒
46 “政府開發商”,好一場公權裸泳
48 官倉“鼠”患背後潛藏多少“貓”膩
50 讓裸官們“裸”得更徹底一些吧
52 把“三多市長”們經營權力的權力關進籠子
54 該反思“監守自盜”的豈止足協
56 堵死貪官假立功減刑的“華容道”
58 羅彩霞有權寬容,制度豈能姑息
60 丟了官的局長為何還能“突擊調人”
62 對造假者“法外開恩”是誠信之傷
64 周久耕不該只是偶然的倒霉蛋
66 做做思想工作就算關上“房票門”?
68 “平民剪彩”:“官權”向“民權”的回歸
70 倫理的底線
70 為官者最緊要的是“公僕之德”
72 遏止公權“碾軋慣性”,還生命底線尊嚴
74 勿讓“行業性僥倖心態”毀了更多行業
76 邱興華案,誰在闊論誰在亢奮?
78 “露底”的慈善露出病根
80 “性奴敏敏”悲劇折射戶籍二元悖論
82 重審“賽家鑫”,莫讓正義再受傷
84 “開胸驗肺”反思系列評論
反思“開胸驗肺”不能止於個案(之一)
正義醫院受懲,反證法律患病(之二)
88 光靠醫德治不了“見死不救”病
90 “做法事”能破富士康“N連跳”魔咒?
92 “抓的就是記者”,權力越位裸露法治之恥
94 論“乾爹”的倒掉
96 信任的危機
96 為何更多礦領導連“假下井”都不屑
98 “信任危機”比經濟危機更需警惕
100 警惕“公函求情”洞穿司法公正底線
102 不妨順勢也查一查“第N巡視組”
104 一次巨賠判決勝過千次事後“排查”
106 無決心刮骨療傷,難重建慈善倫理
108 多少“葫蘆僧”炮製了368萬元高速費“葫蘆案”
110 公眾易“誤讀”緣於其易被“誤傷”
112 兩千份血鉛報告,在告誰的狀
114 廈門PX事件警示:民心不可拒,民意不可違
116 某些免職官員本該終身禁“仕”
118 雙匯“偶然性翻船”更令人不安
120 聽證會不該如此神秘“和諧”
122 一瓶“勾兌醋”,幾多真問題
124 無厘頭的“周星馳受聘商學院教授”
126 以“占領華爾街”為鑑,可以正衣冠

經濟學管窺
130 壟斷的魅影
130 百姓福祉才是真正的“國計民生”
132 央企“扭虧”一戰,先要觸及靈魂
134 異化的“價格—利潤”公式
136 “奧凱們”的翅膀為何如此沉重
138 “壟斷病”催生煉油虧損“糊塗賬”
140 “做大做強”不該是國企唯一路徑
142 不敢奢望控煙之“矛”刺穿煙業之“盾”
144 難怪民營“鯰魚”頻遇“彈簧門”
146 500強“首超”美國,且慢陶醉
148 壟斷的銀行 錯位的“弱者”
150 壟斷“龍虎鬥”,榨出楚楚衣冠下的“小”字
152 油價接軌,卡在哪裡
154 房子的困局
154 久病樓市,治“本”為要
156 樓市治亂,猛劑還需“文火”細煲
158 樓市“20%個稅”,不妨做點“減法”
160 “買房愛國論”只怕會拳打棉花
162 偏頗的“房地產支柱”論
164 重啟“以房養老”引發的養老設問
166 婚姻房產分割:物權不該是唯一考量
168 別把“房價成本公開”當笑料
170 補上民生屬性是二次房改的核心
172 海南切勿重蹈杜拜覆轍
174 樓市調控最怕“假監管真攪局”
176 貨幣的迷霧
176 誰在踩著股民錢包進行薪酬狂歡
178 “中國大媽完勝華爾街”式自我陶醉當止
180 莫把“貪婪”當金融危機替罪羊
182 我們又豈能一直“借錢”給美國
184 防控地方債務風險,亮“紅燈”也要開“綠燈”
186 股市“晴雨表”怎成“哈哈鏡”
188 誘迫人民幣升值難解貿易失衡
190 創業板:少些投機,多些“創業”
192 環球股災啟示錄:全球化勿忘防火牆
194 一個“非股民”眼中的“王者歸來”
196 民生的疾呼
196 “加薪促就業”是一次觀念涅槃
198 勞動力“弱勢要素”地位必須改寫
200 應旗幟鮮明聲張“勞動者利潤索取權”
202 模稜兩可的稅費應儘可能慎征
204 稅收,應打好藏富於民這把“大算盤”
206 “高稅殺富論”之詰
208 擴大內需: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210 別怕後悔權“亂了”市場秩序
212 駁“加薪導致通脹”論
214 個稅調整不該“誤傷”中等收入者
216 機會公平是“包容性增長”的前提
218 警惕公共服務失衡撐大“公平鴻溝”
220 就業難:由“隱”到“顯”是好事
222 泰國騷亂,堪為鏡鑒
224 產業的警鐘
224 “中國經濟受關注”?先別陶醉
226 “言必稱美國”者該醒醒了
228 李克強總理六提“短長相宜”的現實警示
230 “底特律破產”與“神木謠言”的交集與警示
232 城鎮化如何擔起抵禦“全球經濟減速”重任
234 杜拜之鑑:畸形繁榮如空中樓閣
236 多些“犧牲財政整治××”的常識回歸
238 欲破民企“玻璃門”,先啃行政壟斷“硬骨頭”
240 承接產業轉移,良“木”亦當擇“禽”
242 德隆大案給“玩火者”的兩個警示
244 救救孩子,勒緊網遊產業的韁繩
246 中國的GDP代價不該太沉重
248 亞洲金融危機十年祭:物必自腐,而後蟲生
250 中國勞動力將短缺,禍兮福兮?

文化錯雜彈
254 “玩”出的諾獎,多重的諷喻
256 季老身後,“大師”何堪?
258 “醉美人”選美——炒作下的男權遺夢
260 “中國大學為世界做貢獻”的諷諫意味
262 危險的“狼性教育”
264 風雲股民背後的公民歷練
266 廣東建設“文化強省”底氣何在?
268 教授復仇的火焰,袒露學術病態
270 舊瓶難裝新酒,祭孔莫若“紀”孔
272 為“哈利路亞山”說句公道話
274 百年辛亥,力透紙背的“廣東印記”
276 亞運築起新絲路 廣州揚帆再起航
278 《物權法》啟示:法律應讓普通人能看懂
280 屠呦呦的成功,偶然之間有必然
282 壯闊一甲子,抖擻中國龍

珠三角觀察
286 政府“自我革命”在路上,改革釋放正能量
289 誰給高速路收費餵了“膨大劑”
290 “推普廢粵”純屬子虛烏有
292 慎提“發達”,廣州的理性
294 對“區伯們”的善意監督請懷感恩之心
296 “跳橋秀”有過,行“私刑”甚之
298 “漲工資”更像個統計學遊戲
300 輝煌十三行,不言陶醉更待自省
302 為“濤濤們”與城市的磨合加點潤滑劑
304 放心,預算檔案老百姓能看懂
306 公眾對壟斷勢力的勝利“圍剿”
308 求解“舊樓加裝電梯”系列評論
盤活舊樓資源 納入調控大視野(之一)
特事需特辦 補償是關鍵(之二)
一樓一策,逐棟突破(之三)
314 舒展“文化廣州”的夢想之翼
316 “玩”在廣州,潛力待挖
318 一卡通:拆牆為橋變“卡”為“通”

附 錄
322 黨報評論的時代價值與發展趨勢
——兼論《人民日報》創辦評論版、《廣州日報》評論版改版的現實指向
329 後記:大時代里,秉良知以徐行

文摘

一個“衙門化”幽靈在高校遊蕩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主任張鳴教授與其所在的國際關係學院之間的一場“戰爭”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其部落格訪問量也飆升到130多萬。張鳴為什麼這么“紅”?3月12日,他的一篇部落格文章披露,自己因兩次觸怒人大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而“可能被迫離開人大”,並提及高校的“衙門化”。一切皆有因果——據昨日最新報導,張鳴的政治學系主任已被撤掉,由“中層幹部”被擼成了一介布衣。
以一己微弱之力,挺槍躍馬與強大的體制格鬥,這種唐·吉訶德式的勇氣往往能贏得公眾的敬意和同情。張鳴與人大國際關係學院之間的這場公案,孰是孰非,在事態明朗前,尚難表態;但有一點卻毋庸置疑——當下的高校,其“衙門化”程度之高,對學術自由之害,已經不容小覷,亟待改弦更張。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等教育的衙門化,同樣可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找到一脈相承的印記。作為高等教育鼻祖的孔子,雖然窮盡一生都沒有真正實現自己孜孜以求的政治抱負,卻將“學而優則仕”的理念鐫刻進了後世書生的血液里。而隨著封建帝王們“天下英雄盡入我轂中”的洋洋自得,更建構了這種理念得以實現的“學—官”體系:學而優,則或為行政官員,或為“學術官員”,如唐朝的最高學府國子監的祭酒(校長)就官拜從三品(副部級)。
在這樣的顯性基因作用下,中國的現代高等教育從它一誕生起,就有了明確的“官學”式發展路徑。時至今日,如果不能說是登峰造極,至少也是蔚為大觀。全國有“副部級”大學31所;不僅大學分為“副部級”“正廳級”,任何一所學校內部也是“部—廳—處—科”一字排開,傳說中的“象牙塔”,如今從塔頂到塔尖循序漸進、井然有序,活脫一個衙門化的金字塔。
力學原理告訴我們,金字塔狀結構的最大優點是穩固,不幸的是,這也成了它最大的缺點,尤其是對於大學這樣一個理應以自由、流動、活潑取勝的學術組織而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過於“穩固”,則極易保守,極易懶惰,極易官本位,極易一言堂,極易滋生腐敗和尋租。這些在如今的中國大學中並不罕見,僅在大學招生方面,普通公眾就早已管窺了高校“學權”的些許通天之力。
其實又何止招生?一位老師說:“我看到那些豪華的行政機構,就感到心酸,很多部門一個辦事員就可以有一間豪華的辦公室,用的是液晶顯示屏的電腦,而我們很多老師連自己的辦公室都沒有,只能在飯桌上看書備課!”張鳴教授說,在“官化”的氛圍中,培養出來的學生,聽話的變成了奴才,不聽話的變成了憤青。此言雖然過激,卻不無道理。
整體而言,高校行政化會帶來兩種後果:其一,學者爭相入仕(如教授競聘處長);其二,入仕者壟斷資源、壓迫學術。兩者既可以成為一個先後過程,也可以並行不悖,但本質上是一個問題——官化,讓學術走開。所以張鳴教授在他的部落格里說,即使一個學術做得不錯的人,坐在院長的位置上,也有可能變成一個十足的官老爺。所以,我們要反對的,是這種將教育和學術變成權力婢女的文化和體制。
幾天前,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在論及高校級別時說:“現在跟人交往,如果離開‘級別’這套話語系統,自己都會無所適從。”“泛行政化”對人的異化,可見一斑。據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大學像我們這樣講究“級別”。此話尚需考證,但至少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會如此,而像英美等高等教育非常發達的國家更是絕對不會如此。我們的“獨創”,是必要,還是雞肋?答案不言自明。

後記

大時代里,秉良知以徐行
這是一個“大”時代。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時間,就像頑皮孩童從身後悄然赤足跑過,又似轟鳴列車在耳邊清晰呼嘯離去。時光流逝的聲音,在不同的時刻以不同的方式,提醒著我——在從事時評寫作的第十個年頭裡,是不是該小結、檢討一下了。
十年,構成一個“年代”。在無邊的歷史長河中,十年只是白駒過隙的一瞬;在浩瀚的宇宙里,十年只是無終無始的多維時空中的一個微點。然而,對每個人來說,它都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倒流的生命旅程。對於我而言,這即將成為陳跡的十年,同樣也組成了值得一生珍重、難說再見的片段,沉澱為生命中可遙望亦尚能觸摸的回憶的琥珀。
常言:十年面壁圖破壁。回首十年,在評論理論這方田地懵懂耕作,有得有失,今日看來,“牆”是撞過,“壁”仍未破,但思想經這一番打磨錘鍊,自覺有所感悟、些許通透,對自己所追尋的境界以及不足也有更清晰的審視。
選擇一份工,就是選擇一種人生。作為一個時評人和理論人,在選題、寫作和審稿把關的過程中,時常痛井快樂著。寫時評是快樂的,這種快樂,在寫作過程中突有頓悟時、在文章以某種合力的方式推動了事態向積極方向發展時,尤為明顯;寫時評又是痛苦的,這種痛苦,在手撫鍵盤思維冷澀凝絕時、在有時囿於語境不得不欲說還休時,更顯強烈。但打一份工,就要學會順應它、享受它。“打好呢分工”,源於一份責任;享受這份工,出於一種喜好。我時時自感是幸運的,因為自己找到了一份契合興趣和現在能年齡的工作,做著可以樂在其中的事情。
作為一名時事評論員、黨報理論人,必然承擔著雙重的角色:既要炮轟時弊,又須配合中心工作。兩種角色,有時會讓人感覺到矛盾和分裂,但所幸,在一個整體不斷進步的轉型社會中,這兩個方面,其實有著某種內在的一致性,以及同向性。那就是,作為一名媒體人,對這個時代所應承擔的一份使命感——儘管時常力有不逮,但仍需傾盡所能。這種邏輯,安撫著自己繼續寫下去。這一點,在今年7月有幸參加的廣東省新聞采編業務骨幹理論政策研修班(井岡山)學習中,感觸尤深。平日素愛讀史(包括黨史),在對王朝興替的歷史周期律的認知和思考中,比照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對很多現實問題便有了更辯證、更理性、更透徹的理解。
歷史和今天、理想和現實、“應然”與“實然”,往往並不是天衣無縫,更不是非白即黑。有距離,便有憧憬、有可為、有後勁。因此,不灰心,亦不冒進。
小結,是為了整裝出發。
從事新聞行業,始於兒時的混沌憧憬,圓夢於珞珈山麓羅以澄教授、強月新教授等新聞學恩師的傳道授業,漸次清晰於過去14年的新聞旅程。在這趟旅途中,陶醉於珞珈雲海,領略過皇城氣度,看慣了雲山夕照,其間,有初次採訪的膽怯,有對話大師的興奮,有踏上震後映秀土地的心靈震顫,有走進中央黨校感受理論創新的啟發……一路行來,體味到挫折與辛勞,收穫過欣慰和滿足。
斗轉星移,倏忽轉瞬,昨天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每一條我們筆端的新聞將來終會展現歷史的片段。正因如此,在這個大時代里,身為新聞人,秉筆如秉人格、良知,如何讓筆下的文字能直指人心、引發共振、觸動思考,評論理論作品有自己的大空間。
集子再小,也算“個人專輯”的處女作。殺青之際,偏說心如止水,未免矯情。此時此刻,激動之外更多是感激。首先,感謝我的家人和愛人的培養與期待,對我黑白顛倒作息方式的容忍與理解。
同時,要感謝曾經和現在的報社領導——中山市委書記薛曉峰先生,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管委會主任湯應武先生,報業集團總編輯李婉芬女士,廣州市記協常務副主席梁建中先生,廣州市社科聯主席顧澗清先生,報業集團副總編輯肖衛中先生、黃卓堅女士、謝弈先生、關雅文女士、周成華先生,以及其他新老集團領導和值班編委,沒有他們多年來的關心指導,不會有今天的這本集子,其中很多文章的質量也必定大打折扣。
感謝《廣州日報》理論評論部的陳學工、曾佳、劉平清等前任主任,在我來到這個部門後毫無保留地傳幫帶。感謝李佳莉和部門各位兄弟姐妹們,感謝同事李光金對書稿的通讀和諸多有價值的建議。感謝夜編新聞中心馮小平、林明、竇豐昌、田小平、何智新、唐迎春、張浩、曹蘇寧、趙東方等新老主任們,在我從這個部門開始涉足時評寫作時給予的空間和幫助。
還要遙謝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梁剛建社長,13年前任《中華讀書報》總編輯時給予我這個初窺新聞之門的“外省青年”的親切關照和扶助;遙謝新華社北京分社陳新洲社長多年前的親自點撥與指導;感謝廣東人民出版社肖風華副社長對本書的認可,本書責任編輯曾白雲女士的認真和嚴謹……限於篇幅,不能一一列舉,唯能在此一併向師長們謹致謝意。
一個音符試圖奏出時代的脈動,一筆勾勒但求渲染春天的色彩。
其實,我們每個人戀戀不捨的,並非線性的時間,而是逝去的光陰所承載的生命歷程與感悟。每一段斑駁的時光,都已鐫刻進我們人生的航程,風塵僕僕卻多彩多姿,步履踉蹌卻有滋有味。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送別那些已經和即將成為歷史的時間,當它們的背影漸次消失於茫茫的山脊之後,留在我們眼前與心底的,是一個個或深或淺、雪過無痕的印記。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而山脊那邊,應該還會有別樣的風景。
最後還想說的是,時評是典型的“合為時而著”,因此本書收錄者絕大多數為“急就章”,短短兩三個小時的構思和寫作,更容易暴露自己邏輯的孱弱與積累的不足,因此必定存在諸多錯漏與謬誤。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賜教。個人微博:weibo.com/xufengInan。
2013年10月9日

序言

觀照現實,理性建言
湯應武
作者給自己這個集子取名為《筆墨微言》。“微言”者,自然是指“無足輕重的話”。不過在我看來,這本集子所收入的文章,大多數倒也並非“微言”。為何?第一,當這些時事評論刊發於日均發行量185萬份的《廣州日報》上並被各大網站轉載的那一刻起,它們的意義、價值和影響力就與其作為一篇篇文稿時有了天壤之別,“分貝”變得很高,不再是“微言”了。第二,以我對作者平時工作的了解,書中收進的文章,從其內容看,都投入了深入的思索,其所涉題材,也多是對轉型中國重大現實問題的呼應,應該引發深層次的思考。故而,書中不少文章從題材本身的現實意義上看,是有著“微”言“大”義、見“微”知“著”的意味的。
這正是時事評論應有的社會定位和功能——觀照現實、理性建言,觸動思想、引發思考。
《廣州日報》是一份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城市黨報,這種定位決定了其時事評論首先必須有效傳播黨委和政府的聲音,同時呼應公眾心聲、契合時代進步,兩者內在一致,是黨報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其次,其評論作品還應該以觀點的獨創性、意見的前瞻性,成為今天新聞差異化競爭的拳頭產品之_,為報紙占據主流市場、提高輿論引導力做出貢獻。2011年底,我們從集團層面提出了“引領時代、大家風範”的價值追求,進一步明確了包括時事評論在內各采編版塊的具體定位、理念和要求——理論評論、社會熱點問題評論應“充分體現報導的高度、深度、廣度,增強與讀者的親和度,體現深邃思想和主流大報的價值理念”。這種多元統一的要求,對評論員而言無疑是更大的挑戰。在隨後評論版率先進行的大幅度改版中,這一系列理念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一篇好的新聞評論,還是存在一些公認的基本標準,比如:積極的立場,能傳遞正能量且有建設性;思想的張力,能給讀者啟迪和共鳴;批判的鋒芒,能深刻揭示癥結尋求藥方;文筆的暢達,能給讀者閱讀的享受……
因此,我們對《廣州日報》時事評論的要求是,至少做到以下幾點:其一,緊扣熱點,又帶有現實普遍性,超越簡單化的就事論事;其二,立足廣州,又呈現寬廣的跨界視野,儘可能“跳出廬山看廬山”;其三,批判性強,又富有理性建言色彩,避免單純憤青式情緒宣洩;其四,推陳出新,又力爭觀點拿捏有度,不說過頭話;其五,精彩可讀,又蘊含鮮明而深刻的觀點,避免以文害意空洞無物,等等。這樣的要求雖然有點高,但我想,標桿從一開始就定高一點很有必要,因為評論(尤其社論、社評、評論員文章)體現的是報社的觀點和立場,評論員、評論編輯應該用這樣的高標準來要求和提高自己,這是壓力,更是動力。
作為一個老理論人,我欣慰地看到,徐鋒在平時的理論評論策劃和寫作中自覺地引入了理論化的思考,其為文力求跳出具體個案的評說,從更寬廣更深層的視角觀察新聞現象、探究事件背後的普遍性道理,力求提出更加切中要害、能令人為之一振的新觀點。這種努力值得肯定,也是讓評論這一新聞體裁煥發生命力的必然路徑。
更難能可貴的是,我感覺作者對理論評論工作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愛和執著,這體現於他日常勤於充電、樂於寫作和策劃的諸多細節,而且,在醞釀和執行最近一次評論版改版的過程中,徐鋒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並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想法。這股勁頭,相信讀者在本書近200篇文章的字裡行間能夠有所感受。
徐鋒說,2013年是他從事時事評論工作的第十個年頭,想以整理出版這本書的機會總結過去、思索將來。我希望,下一個十年他仍能保持這種對新聞事業的激情,仍能時時以一個理論評論人的視角看新聞、做新聞,在為社會提供更多“正能量”、為報業大廈添磚加瓦的同時自己也能有更多的收穫。
是為序。
2013年9月2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