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笸”,形聲字,從竹,叵聲。
“笸”從竹,表示質地為竹質;“叵”由“匚”、“口”組成,“匚”為古代一種盛東西的方形器物,“口”為容器通外面的地方,又像所盛物。
“竹”“叵”為“笸”,意為用竹篾或柳條編成的器物,開口較大。“笸”為笸籮,口大幫淺。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於是開了抽屜,才看見一個小笸籮內放著幾塊銀子。”“笸籮”一詞源自“叵羅”,叵羅是古代飲酒用的一種敞口的淺杯。《北齊書·祖埏傳》:“神武宴寮屬,於坐失金叵羅,竇泰令飲酒者皆脫帽,於埏髻上得之。”笸籮有多種形狀,如方形、圓形、桃形、蓮子形、雞腰形、葫蘆形、八角形等。婦女盛縫衣物用品的用具叫針線笸籮,大概臉盆大小,有的是用臉盆為模具製成。膠東地區舊時婚俗,新娘結婚開臉時要坐在柳條笸籮里,笸籮里放一把用紅彩布裹著的斧頭,以示坐在“福”上開臉,又因笸籮不漏水,取其福運長存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笸
- 類別:漢字
- 注音:pǒ
- 意思:形聲字,從竹,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