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鼓咚

笳鼓咚

“笳鼓咚”,亦稱“打長板”,是山東省著名的民間舞蹈。在平陰縣廣為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笳鼓咚
  • 起源地:山東省
  • 起源時間:明末清初
簡介,傳說,全舞分三部分,詳解,發展及成就,

簡介

“笳鼓咚”,亦稱“打長板”,是山東省著名的民間舞蹈。流傳於平陰縣境,宋柳溝村一帶尤為風行。

傳說

“笳鼓咚”源於“祈雨”,相傳明末清初,平陰大旱,連月不下雨,禾苗枯焦。這時有一位縣官決心為民祈雨。為表心誠,先是赤腳站在灼熱的土地上,後又站在燒紅的鏊子上祈求蒼天,雙腳被烙得疼痛難忍,就不住的蹦跳,但仍神色自若,並不斷和身邊的兩個隨從說笑逗趣,終於感動了上天,普降喜雨。以後每逢大旱,當地百姓便模仿縣官的姿態、動作,聚眾向蒼天祈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這種舞蹈形式,並逐步成為當地民眾在春節鬧元宵時的一種自娛性民間舞蹈。每當農閒季節,不論大人孩子一聽到“加古、加古、加古咚,加古、加古、加古咚”的鑼鼓聲,便紛紛聚而起舞。三人一組,越跳人越多,越跳越熱烈。

全舞分三部分

(一)官民盼雨,心急如焚;
笳鼓咚
笳鼓咚
(二)踩鏊子;
(三)歡慶上天降雨。

詳解

“笳鼓咚”以打擊鑼鼓“二十番”為伴奏。表演以三人為一組,其中一人(即縣官)為“唱板引”,小花臉扮相,頭戴烏紗帽,身穿紅色官袍,右手持扇,左手持巾。左右有隨從二人,著戲坎肩,扎靠腿,戴柳條帽圈,雙手持夾板(似抽紗燈用的竹片兩根),夾板上系若干銅鈴。表演時隨舞蹈節奏相擊舞動,既是道具,又是獨具特色的伴奏樂器。整個演出在行進中進行,相互逗引戲耍,有些模擬猴的動作。情緒熱烈,動作輕快,表演有風趣。情緒到高潮時,也即興增加一些特技表演。如扮演縣官的第二代傳人杜衡茂,就曾“飛腳”上桌,在一平方米的八仙桌上表演各種特技。兩個隨從在桌下與其呼應,情緒奔放,所有觀眾無不喝彩,掌聲不斷。

發展及成就

新中國成立後,這一民間舞蹈得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不斷地創新和發展。1964年縣文化館根據“笳鼓咚”創作的《豐收舞》,參加了泰安地區文藝匯演,獲一等獎。濟南市歌舞團曾以“笳鼓咚”為素材創作了舞蹈《看莊稼》,於1965年參加了“上海之春”音樂會,在華東地區各省市廣泛流傳。1985年濟南市歌舞團又吸收“笳鼓咚”的動作、語彙,創作了三人舞《摘玫瑰》,在山東省匯演中獲獎,並由濟南市兒童歌舞團攜往英國演出,受到好評。1992年春節期間,平陰瑪鋼廠“笳鼓咚”演出隊應邀參加了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國舞蹈協會聯合舉辦的北京市“龍潭杯”民間花會大賽,並獲最高獎--優勝獎。現又改編成舞台藝術,配合音樂形成獨具特色的少兒“笳鼓咚”,多次獲省、市表演一等獎。1998年,將“笳鼓咚”這一舞蹈編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