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電影節,亦譯作康城或坎城電影節,世界最大、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1939年,法國為了對抗當時受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控制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決定創辦法國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籌備工作停頓下來。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坎城舉辦了首屆電影節。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斷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4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外文名:The 49th Cannes Film Festival
- 時間:1996年5月9日
- 金棕櫚獎:邁克·利 秘密與謊言
- 導演獎:祖爾·高安 冰雪暴(美)
基本簡介
獲獎名單
獎項 | 獲獎者 / 獲獎影片 | 製片地區 |
---|---|---|
金棕櫚獎 | 英國 | |
評審團大獎 | 丹麥 | |
最佳編劇獎 | 法國 | |
最佳導演獎 | ||
最佳男演員獎 | 帕斯卡·杜奎奈、丹尼爾·奧圖《第八日》 | 比利時 |
最佳女演員獎 | 英國 | |
評審團特別獎 | 加拿大 | |
金攝影機獎 | 澳大利亞 | |
技術大獎 | 法國 |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邁克·李《秘密與謊言》 | - |
Canal+ 電視台獎 | 《Planet Man》 | - |
梅賽德斯-賓士獎 | - | |
最佳法國電影 | - | |
最佳海外電影 | 《白夜》 | - |
短片金棕櫚獎 | Marcell Iványi《Szél》 | - |
最佳短片 | 琳恩·拉姆塞《Small Deaths》 | - |
入圍名單
影片名稱 | 導演 |
---|---|
《秘密與謊言》 | |
《狹路重逢》 | |
《偷香》 | |
《荒謬無稽》 | |
《太遲》 | |
《安靜的房間》 | |
《旭日逃亡》 | |
《發財專家》 | |
《夜夜夜賊》 | 安德列·泰西內 |
《自製英雄》 | |
《人間昆蟲記》 | |
《三生一死》 | |
《欲望號快車》 | |
《冰血暴》 | |
《我的性生活》 | |
《破浪》 | |
《風月》 | |
《南國再見,南國》 | |
《Po di Sangui》 | Flora Gomes |
《浮雲》 | |
《第八日》 | |
《堪薩斯情仇》 |
評審名單
職務 | 姓名 |
---|---|
評審會主席 | |
評審會成員 | |
Henry Chapi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