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

2023年7月,世界著名青年音樂家比賽之一——第17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決出6個組別獲獎者。102個國家的5000萬觀眾通過網上直播,觀看了來自23個國家的青年音樂家的表演。頒獎儀式在莫斯科帕什科夫宮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17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
  • 活動時間:2023年7月
活動內容
美妙歌喉
與前幾屆比賽一樣,本屆歌唱組比賽是俄羅斯選手與亞洲選手的角逐。從地理角度說,西歐歌手在比賽中相對少見,主要是比賽要用俄語唱歌,這對他們來說很難做到。現代歌劇界非常重要的拉丁美洲歌手也很少到俄羅斯參賽,原因是路途遙遠且路費昂貴。
4位男低音歌手中,馬林斯基劇院28歲的獨唱演員格列布·佩里亞澤夫獲獎(四等獎),另一位獲獎者是韓國32歲的鄭仁浩(二等獎)。32歲的男高音伊戈爾·莫羅佐夫和24歲的女高音波琳娜·沙布寧娜也獲得四等獎,他們分別代表赫利孔劇院和大劇院。大劇院代表還獲得另外兩個獎項:24歲的男中音馬克西姆·利西因獲二等獎,代表白俄羅斯的27歲女高音阿利賓娜·通基赫獲三等獎。來自中國的32歲男中音洪振翔獲得三等獎,32歲的女高音奧莉加·馬斯洛娃獲二等獎。
金獎得主是令人印象深刻的32歲韓國男高音宋治勛及馬林斯基劇院特邀獨唱演員、非常穩定的30歲女中音季娜伊達·察連科。季娜伊達·察連科可以說是公認的絕對冠軍,她還獲得本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大獎。
各展所長
鋼琴組一等獎得主是19歲的鋼琴手謝爾蓋·達維德琴科(現為羅斯托夫音樂學院學生,謝爾蓋·奧西彭科班),他早已為莫斯科觀眾所熟悉,曾在“胡桃夾子”(2016)和“鋼琴大賽”(2021)音樂競賽中獲得一等獎。他擁有超強的自然演奏技巧、非凡的勇氣和魅力,這在他演繹的普羅科菲耶夫的音樂中非常明顯。
二等獎被英國鋼琴手喬治·哈里奧諾和美國鋼琴手安吉爾·王分享。安吉爾已經在俄羅斯生活和學習10年。30歲的斯坦尼斯拉夫·科爾恰金獲得三等獎,他是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師,在三輪比賽中表現非常穩定。
小提琴手在音樂學院小禮堂和莫斯科音樂廳比賽。表現突出的有列昂尼德·熱列茲內(俄羅斯),他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深刻和飽滿音色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沉思曲》。拉維爾·伊斯利亞莫夫(俄羅斯)演奏了格什溫的歌劇《波吉與貝絲》的協奏幻想曲;葉蓮娜·塔羅相(俄羅斯)演奏了喬治·比澤歌劇《卡門》的幻想曲。金克熙獲得一等獎,拉維爾·伊斯利亞莫夫獲二等獎,羅超文(中國)、葉蓮娜·塔羅相(俄羅斯)和丹尼爾·科甘(俄羅斯)獲得三等獎。
銅管樂器一等獎獲得者是17歲的小號手謝苗·薩洛馬尼科夫,他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音樂中專的學生。《連斯基詠嘆調》是小號手的決賽規定曲目,他的演奏悠遠深長,曲調優美,充滿豐富的色調變化和細微的音色漸變。
威利努爾·薩米古林(五等獎)的大號能吹出極富表現力的低男中音。他在第三輪演奏了《帕格尼尼隨想曲》,演奏技藝精湛,令人信服,為大號開闢了新的可能。銀獎被中國圓號手金智成奪得,他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第一弦樂四重奏》中的樂章《如歌的行板》,在自由流動的豐富旋律中,可以敏銳地捕捉到俄羅斯特色的音調。銅管組沒有頒發三等獎。四等獎授予法國人查理·雷德爾,他演奏的格里埃爾和柴可夫斯基協奏曲表現出真正的法國魅力和優雅。
木管組比賽有48名選手,其中32人來自俄羅斯,10人來自中國,2名義大利人,白俄羅斯、哥斯大黎加、韓國和哈薩克斯坦各1人。對4種樂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和巴松管)的參賽者來說,規定曲目都是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連斯基詠嘆調》。如果小號手演奏的是“原始”的《連斯基詠嘆調》,那么更輕、更靈活的木管樂器要演奏萊奧波德·奧爾的小提琴改編曲,這讓選手的任務更複雜。第三輪比賽的規定協奏曲是C·P·E·巴赫(長笛)、理察·施特勞斯(雙簧管)、羅西尼和德彪西的小協奏曲(單簧管)、約翰·胡梅爾(巴松管)。這使第三輪比賽成為一場流行古典音樂會,充滿富有活力的年輕音樂家的競爭張力。一等獎得主索菲亞·維蘭德是上屆柴可夫斯基比賽獲獎者,也是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隊的成員。
二等獎得主是在聽眾投票中領先的長笛手安娜·馬卡羅娃(Anna Makarova)和雙簧管演奏者費奧多爾·奧斯韋爾。奧斯韋爾的雙簧管在施特勞斯的《雙簧管協奏曲》中仿佛會說話、大笑、哭泣,調子時而溫柔呢喃,時而高亢熱烈,似乎在與管弦樂隊的樂器對話。他的第三部分演奏充滿激情,讓人想起協奏曲來自《蒂爾·尤倫施皮格爾的惡作劇》的作者。三等獎由韓國長笛手金葉松、義大利巴松管演奏者帕倫博·奧古斯托·韋爾諾和俄羅斯單簧管演奏者列夫·茹拉夫斯基共同獲得。
智慧的大提琴手
大提琴手決賽曲目以智慧和哲學深度著稱。選手們都選擇了20世紀的嚴肅作品,包括蕭士塔高維奇和普羅科菲耶夫的協奏曲及很少有人演奏的盧托斯拉夫斯基的協奏曲(伊萬·森德茨基,四等獎)。
金獎得主李英恩對協奏曲的高超演繹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舒緩部分,從柔和溫暖,到變化無常的冰冷和尖銳,充滿細微的音調變化。銀獎得主瑪麗亞·扎伊采娃的演奏特點是其大提琴會發出天鵝絨般柔和的聲音。她演奏的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二協奏曲》既有最細微的極度低音,又有輕快的柔聲細語,轉換部分自然流暢,高潮部分充滿活力。
特別值得稱讚的是與大提琴手合作的管弦樂團,即費利克斯·科羅波夫指揮的聖彼得堡愛樂樂團模範管弦樂團。聽眾一下就發現指揮家也是大提琴家,因為他對獨奏演員非常敏感。實際上,這源自指揮家對樂譜的非凡解讀——每首協奏曲都變成了一部深刻的哲學戲劇交響樂。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