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後簡稱“威雙”)於2014年6月7日開幕,持續到11月23日結束。策展人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指定總題、中央館主題為“基本法則”(Fundamental),個國家館主題為“1914-2014:吸收現代性(1914-2014:Absorbing Modernity)”。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
  • 總策展人:姜珺
  • 參展藝術家:張健
  • 視覺設計:吐毛球工作室
中國團隊,主題,解讀深圳,十年回顧,特展,參展方案,

中國團隊

總策展人:姜珺
參展團隊:都市實踐建築設計事務所,多相工作室,開放建築設計事務所
參展藝術家:張健
視覺設計:吐毛球工作室
研究團隊:馮仕達、戴春、高岩、史洋
策展協理:南雪倩
場務助理:劉書羽
翻譯統籌:張博超
外聯助理:鐘穎璋
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將在2014年6月7日開幕,持續到11月23日結束。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中國館將由姜珺擔任總策展人,攜手當代中國最優秀的幾組建築、設計和研究團隊,共同構建主題為山外山的中國館,以契合今年建築雙年展總策展人,當代建築巨匠雷姆·庫哈斯提出的Fundamental(基本法則)這一主題。
有別於以往參展建築師各自為“陣”的作品展示,此次中國館建立了多位一體的合作構架:三家建築事務所將採用三種材料和構造體系,在台基、屋體、院宅等基本建築概念間實現相生相剋的磨合和共生。此外,研究團隊、視覺設計師和藝術家則將通過內容研究,信息傳達和意象再造的方式融入空間,使得中國館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體,實現雷姆·庫哈斯策劃一屆有關建築而不是建築師的展覽的要求,回歸建築本身。
國家館展覽也有一個共同的主題:Absorbing Modernity 1914年—2014年(吸收現代性)因此,中國用以化解現代性的基本法則,策展人將其破題為根本,兼取正本清源,本立道生之義,以區別於西方量化和元素化之基本法則,而引發對於建築基本法則更加豐富的全新理解。中國哲學以道為制高點的方式,不在於山高人為峰的絕對高度,而在於設立山外有山的相對高度,長短相形,高下相傾,以動制靜,以意化形,從而化解現代性之張揚。山外山以相對性創造無盡想像,即中國文明的視野。
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圖一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圖一
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圖二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圖二
與此同時,策展人將吸收現代性命題破題為化解現代性。在中國建築過去一百年吸收現代性的演變中,已經不只發生一次趨同,這其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訴求也此起彼伏。現代性在此體現為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維度之間的矛盾,教條化的傳統形式作為文化的空間再現固然便於識別,卻難以調解現代化過程中所必經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條件。同時,即使在最意識形態化的環境中,依然可以發現一系列沒有局限於“形式—功能”二分法之中的案例。這一歷程將成為館內空間展出的內容,一方面突出現代性作為外來衝擊,以及中國建築現代化過程中此起彼伏的矛盾;另一方面則暗示中國文明對外來衝擊所一貫具有的化解甚至同化的能力。
中國館策展的空間部分可展開為:以家國天下和藏顯通變為經(即通用原則),以生長收藏為緯(即不同層面)。具體地說,即以生長為現代性之吸收,用現代材料和技術為標準化的預製框架和分隔,以收藏為現代性之化解,以家國天下之差序格局和藏顯通變之空間意象規劃生長。
中國館的空間部分由此可被分解為框架、分隔、院宅和園林四部分,即中國館這一整體的“骨—皮—體—氣”。進一步,針對中國館長達半年的展期使用,我們可以再分解出器物陳設、內容、活動策劃,與策展主題一道,共同構成中國館的整體,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中國館整體的“肉—血—精—神”。
這種參展作品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協同關係使之有別於過去中國館參展者各自為“陣”的格局,後者更傾向於形成帶有個人印記的建築裝置。而參展者之間體系化的協同互動,不僅接近城市化中真實的社會合作,而且能使觀眾更關注建築本身,從而實現雷姆·庫哈斯策劃一屆有關建築而不是建築師的展覽陳設的要求。

主題

特展“共謀·共生-蛇口1979-2014
2014年9月20日,威尼斯當地時間下午兩點,“共謀·共生:蛇口1979-2014”大型特展於2014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正式開幕。威尼斯雙年展代表LauraFincato女士和威尼斯2000基金會主席MarinoFolin先生,本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姜珺先生,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薛峰女士,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城市設計處處長張宇星先生,2013年深港雙城雙年展策展人OleBouman先生,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總經理楊天平先生,副總經理趙軍先生,土地規劃發展部總經理鄭玉龍先生等嘉賓出席展覽開幕式。
作為本屆威雙中國館最大規模的展中展,“蛇口1979-2014”結合中國館“生長收藏”之理念框架,對特區、深圳、蛇口、深雙等一系列關鍵模式進行全面梳理,以案例、裝置、模型、圖解、場刊、視頻和表演等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全球與地方、政府-企業、精英-公眾之間在深圳和蛇口的“共謀”與“共生”。本次展覽將於10月20日結束。
開幕式在獨具創意的現場表演“院·園”中拉開序幕,策展人姜珺先生和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杜鵑女士帶領觀眾以“遊園”方式觀展,並對呈現的展品做了詳細介紹與角度獨特的解讀;在隨後的頒獎儀式中,中國館為招商局蛇口工業區頒發了旨在表彰蛇口在工業遺產再利用方面成就的“城市更新(價值再生)貢獻獎”。
開幕式還舉辦了國際學術論壇與圓桌討論,由OleBouman主持,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總經理楊天平先生受邀發言,分享了他對價值創造的理解。城市的更新與產業的升級就是在回答如何重新創造價值這一問題,未來幾年中,蛇口還將繼續將工業廠房改造為網際網路園區或創意產業園區,將貨運碼頭改造為郵輪港口,逐步完成產業更新與升級。“創造價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改造的過程中,既要保護歷史的遺產,也要展望未來,認準方向,耐住寂寞。”
蛇口價值工廠作為城鄉更新課題的代表作品也受邀展出。由中國館特邀的華人女藝術家盛珊珊以蛇口價值工廠為原型,通過回收威尼斯當地著名Murano玻璃特別創作了“玻璃價值工廠”,以展現價值工廠作為1980年代中國最大的浮法玻璃工廠的歷史、以及通過深圳-威尼斯兩地的互動激發工業遺址再生的涵義。2013年開始,藉深港雙城雙年展之機,蛇口結合人文歷史/空間場所與國際展事,醞釀發展為一系列獨特的蛇口文化事件,催化出激發城市發展的鏈式反應,一系列的文化活動將逐漸被廢棄的浮法玻璃廠和大成麵粉廠打造成為新蛇口的人文地標,作為蛇口的先鋒文化中心,一方面通過喚起人們對原有空間場所的重新認識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延續蛇口精神;一方面則通過新的文化/活動創意行為的介入和觸發,煥發原有片區的活力,發掘現實和歷史的價值,從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城市活力發展。
開幕式同時發布了由中國館主編的《蛇口1979-2014》特輯,與中國館的時間廊部分一道集中呈現了三十五年來政府-企業、精英-公眾之間在深圳和蛇口的“共謀”與“共生”。蛇口工業區作為1979年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是比深圳特區更早的建設和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其創辦者招商局是中國最富盛名的民族工商業先驅。作為深圳“特區中的特區”,蛇口不僅孕育了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一批知名企業,更是中國企業管理/行政制度改革的先驅;其作為企業的工商化過程,也是蛇口的城市化過程,發展出整合了地理/經濟/社會/行政/文化等職能的“蛇口模式”。本書即以這五大維度為經,以蛇口與深圳之間的對照互補為緯,展現蛇口工業區在1979到2014年間,從單一功能的“工業區”到多元功能的“城市區”的演化,一方面是以蛇口為縮影呈現深圳乃至中國從工業化到城市化的歷史進程,一方面也是對蛇口模式的整理,即在變化的時空環境中不斷與時俱進的精神和自我更新的方法。

解讀深圳

招商局-蛇口工業區
城市文化的容器。” 它承載、凝固的不僅僅是建築藝術,而且是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
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2013 年開始,藉深港雙城雙年展之機, 蛇口將其人文歷史、空間場所和國際展事三者相結合,醞釀發展為一系列獨特的蛇口文化事件,催化出激發城市發展的鏈式反應。這些活動選擇在浮法玻璃廠、大成麵粉廠等這些老工業區建築中,並邀請著名建築師共同研究,將這些老工業區打造成新蛇口的人地標,作為蛇口先鋒藝術文化中心,一方面通過喚起人們對原有空間場所的重新認識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延續蛇口精神;另一方面則通過新的文化、活動創意行為的介入和觸發,煥發原有片區的活力,發掘現實和歷史的價值,繼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城市活力發展。2014 年,“蛇口再出發” 在全球雙年展的發源地繼續延展,在 14 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共謀·共生”特展中策劃“蛇口:1979-2014”。展覽不僅將對蛇口過去 35 年的改革歷程進行回顧梳理,還展出以“價值工廠”為代表的蛇口產業升級成果。當年蛇口的改革開放就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著稱,作為“蛇口再出發”系列活動也刻意地選擇一些先鋒、前衛、更有創新精神的文化活動,這也是傳承蛇口精神,或者說本身也是蛇口文化的一部分。蛇口工業區要實現轉型發展的新成功,將蛇口打造成為中國濱海城區的典範,需要持續擴大品牌化影響作用,為需要活力的城市發展提供深層次動力。從“經濟特區”到“文化特區”,在新的城市化進程中,蛇口再一次出發!
蛇口工業區是 1979 年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是比深圳特區更早的建設和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其創辦者招商局是中國最富盛名的民族工商業先驅,其官督商辦的企業模式可追溯到 1872 年晚清洋務運動時期創辦之初。作為深圳“特區中的特區”,不僅孕育了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一批知名企業,更是中國企業管理、行政制度改革的先驅;其作為企業的工商化過程,也是蛇口的城市化過程,發展出整合了地理、經濟、社會、行政、文化等公共職能的“蛇口模式”。本書即以這五大維度為經,以蛇口與深圳之間的對照與互補為緯,展現蛇口工業區在 1979 到 2014 年間,從單一功能的“工業區”到多元功能的“城市區”的演化,一方面是以蛇口為縮影呈現深圳乃至中國從工業化到城市化的歷
史進程,另一方面也是對蛇口模式的梳理,即在變化的時空環境中不斷與時俱進的精神和自我更新的方法。
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作為一個以工業及物流業為基礎的產業園區,蛇口的發展和變化經歷了工業化階段(以經濟為基礎、企業為中心)到社會化階段(以產業園區為中心)到城市化階段(與周邊城市組群,多中心、多元功能)。最初作為政策與經濟試點的蛇口,如今也逐步發揮地域優勢、發展第三產業,並承擔起教育醫療保險等社會職能責任。招商局作為蛇口工業區的執行者與管理者,將更多地參與到新生的社會化城市職能中來,蛇口工業區將逐步成為集“政治經濟權威性因素”與“社會文化自發性因素”為一體的綜合地區。
蛇口被稱作‘改革的試管’,它所留下的精神遺產正有待於在更廣泛的層面上進行探討,這正是蛇口那些荒廢的工廠真正的精神價值所在。——鐘剛
蛇口工業區作為深圳發展的前沿陣地,一度被稱作特區中的特區,它的發展與建設為深圳提供了各方面的經驗與探索。深圳作為蛇口的母城市,同時也為蛇口的發展經驗進行更大範圍的擴展和反饋,並提供更有力的基礎設施條件及文化產業建設等環節的支持,形成一定程度的互相輸出資源及相互影響的關係。
深港雙年展選擇蛇口 , 將社會的聚焦點重新移到了這個漸於沉寂的’現代烏托邦’, 讓特區的新一代市民走進這個有點陌生的 城市邊緣,讓他們在那些曾經牛氣沖天、如今荒無人煙的工廠間穿梭 , 徘徊 , 追逐 ,這 就像劉易斯·芒福德所說的:“城市通過自身 , 以時間和空間合成的豐富而複雜的交響變奏。”——鐘剛
這裡值得特別介紹的是:由交通部招商局經營開發的蛇口工業區,在各特區的建設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已使 1 平方公里範圍的基礎工程基本完成,興辦了 14 個企業,合計投資 5 億多港元,年內將有 5 個企業先後投產。今年地租、碼頭、出售別墅等項收入預計可達 2000 萬港幣左右。他們的經驗,一是招商局有較大的自主權,從工程勘測、規劃、設計藍圖、銀行貸款的對外談判、簽約都能自主,不像現在國內的管理體制那樣,層層請示匯報。二是按經濟規律辦事,工業區指揮部與施工單位一律以招標方式,建立契約關
系;工業區的企業對企業董事會負責,由企業決定自己的經營業務,招商局不予干涉。招商局在蛇口的辦事機構,按照政、企分開的原則,設立了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各種專業公司,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和經濟效果。
蛇口的管理方式,為改革現行的管理體制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江澤民(時任國家進出口管委會副主任)對於整個城市來說,浮法玻璃廠本身代表的正是一個大時代的開始 :由蛇口開始的改革,正是屬於這個城市的獨特烙印。這些隱藏於建築背後的意義使其價值早已超出了一座普通的工廠。阿爾多 · 羅西將這種蘊涵著集體記憶的建築稱作“紀念碑”,並認為這種已經與原有功能脫離的人造物才正是“城市精神”之所在。——宋瑋
文化:開啟新的蛇口模式改革開放之初,招商局成功開發建設了 10.85 平方公里的蛇口工業區。作為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開發區,蛇口工業區曾引領了中國改革開放,並對城市化發展進行有益探索。經過 30 多年開發建設,蛇口已從一個邊陲小漁村迅速發展為外向型港口工業區,繼而又成為如今環境優美的濱海城區。三十年之後,在面臨產業升級的新挑戰、城市更新的新機遇之際,蛇口工業區提出了再造新蛇口工程,希望通過解決好蛇口再發展面臨的新問題,繼續探索出一條代表中國產業升級、城市更新方向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在這次“再出發”的道路上,蛇口將更加關注內涵式的發展,更關注“以人為本”的人性化需求,而文化發展是城市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關鍵。蛇口歷史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一直被工業區視為未來發展的最大財富,而對於附著蛇口歷史文化的工業建築,他們也倍加珍惜。因而,在老工業遺產的去留問題上,他們並未“大拆大建”,改造為居住用地獲取更高經濟利益,而是保留產業用地,引導新型產業替換傳統產業。

十年回顧

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英文名稱“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即“UABB”,以下簡稱“深雙”)將於9月20日-10月19日在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後簡稱“威雙”)中國館舉辦 “UABB2005-2014十年回顧展”。系列活動由9月20日獨具創意的開幕活動開啟,開幕式包括現場表演“院·園”、 開幕論壇“深雙的價值”、新書發布會等多項聯合學術活動。屆時也將透露2015深雙的最新信息。
“深雙@威雙”:涵蓋多維度合作
始於1895年的威尼斯雙年展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雙年展。迄今已經十年五屆的深雙,正在與雙年展的這一鼻祖對話交流著。二者互相交集的策展人、作者、作品裝置、威雙芬蘭館、威雙中國館、支持機構、媒體……共同構成了今年“深雙@威雙”的系列活動。
本次“深圳@威雙”之“UABB2005-2014十年回顧展”在由知名學者姜珺策展的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舉辦,是該館開幕3個月以來最大的展中展。中國館以“山外山”為主題,以“不變的空間”與“變的內容”作為中國館“山-水”關係的一體兩面。而“UABB2005-2014十年回顧展”將在館內現有格局上進行融合和改造,結合中國館“生長收藏”之理念框架,對深圳、雙年展、深雙等一系列關鍵模式進行全面梳理。
該回顧展由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組委會主辦。作為深雙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卓越集團和招商局蛇口工業區也一同參與支持本次展覽。
“UABB2005-2014”:回顧深雙十年
展覽將延續中國館的展示形式,全面梳理總結十年間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從探索到成熟的成長曆程,對展覽發展史進行回顧性評價,並以案例卡、故事本和實物模型的方式展出五屆中的代表性作品,循環播放深港雙城雙年展紀錄片。藉此為基礎討論雙年展作為公共文化活動對深圳城市發展及更新所起到的催化和推動作用。觀眾將觀看到深港雙城雙年展的優秀作品,了解到這個從中國快速城市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雙城雙年展十年歷程,及其所特有的城市催化和互動作用的運作模式。
“深雙模式”:推動城市發展
以威尼斯雙年展為代表的國際雙年展構成了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景觀,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是全球唯一的以城市\建築為主題的雙年展,在其十年五屆的發展歷程中,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專家領銜、企業支持、全球互動、公眾參與的“深雙模式”。時間上,將普通雙年展的一次性展覽變成與城市更新和公共參與同步的持續活動;空間上,將深圳作為全球精英和地方社區互動的界面,雙年展的策劃則進一步作為文化規劃的一部分,與深圳總體規劃相結合;具體在實踐上,則與展場所在地的政府部門、企業合作,如2013年深雙與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在“價值工廠”(原廣東浮法玻璃廠)的合作,展現了作為城市觸媒與軟實力的深雙在城市硬體更新上所具有的催化作用。
開幕活動:展示學術與文化
開幕活動精彩紛呈,其中開幕論壇“深雙的價值”將討論深雙十年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屆時將邀請深圳和威尼斯兩地雙年展的主辦方代表、往屆深雙策展人等嘉賓共同參與。
此外,現場表演“院·園”也是一大亮點,策展人姜珺及深雙代表將帶領觀眾以“遊園”的方式觀看展覽。遊園過程中,觀眾將依次看見深雙歷屆策展人(張永和、馬清運、歐寧、泰倫斯·瑞萊、奧雷·伯曼/李翔寧/傑弗里·詹森將由演員佩戴特製面具扮演)作為各個空間主人,用特殊裝扮及行為演繹中國人不同時期的五種生活狀態:山外區對應“種菜”、外園區對應“織繭”、後院區對應“品茶”、內院區對應“打麻將”、中院區對應“制琴”。五屆策展人對中國式生活方式的概念性表演,與中國館的內涵相呼應,五屆深雙,五個空間,五種“中國式”生活方式,移步換景,令觀眾產生“遊園”樂趣的同時也向遊園者提示“深雙十年”的作品精髓及特色。
這場回溯深雙十年成長曆程及成果的回顧展,既呈現各方在深雙進程中的共謀,以及深雙與深圳之間共生互動中所確立的關注城市/城市化的特別視角。也特意通過開幕式/論壇/遊園/雅集的共謀策劃,來與中國館空間裝置中濃烈的中國意蘊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互動,為深雙、為威雙、為中國館獻上一場精彩別致的文化盛宴。

特展

C.A.N.@Venice(燦計畫@威尼斯)
C.A.N.@Venice
第14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由spamALL®發起,馬清運策劃,章壽品設計,Max office監製的專題展覽。C.A.N.@Venice展於9月10日在 2014 第十四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覽中國館國家館,隆重開幕。展覽回應今年雙年展策展人庫哈斯提出的“根本性”,重新審視反思農業中國100年的歷史譜系,對現代性對農業(農村)文明的摧毀的現實給予強烈批判。同時通過馬清運組織及發起的實際項目,開始從實踐中討論C.A.N. (Culture, Agriculture, Nature)從根本上逆轉這些危機的理念、研究和實踐成果。
雙年展參觀者,對C.A.N.@Venice展覽提出的議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策展人馬清運希望通過展覽,一方面,讓世界了解中國農業文明與機制的現實問題和危機。另一方面,以C.A.N.實踐項目經驗為基礎,讓更多專業和相關人士參與討論,一起探尋C.A.N.的解決之道 Agri-urbanism (農業都市主義)。
展覽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C.A.N. Documents, 通過文獻考古方式,用卡片審視和呈現100年中國農業文明中的重要節點;第二部分 C.A.N. Research, 以掛甲峪為中國典型農村案例, 開展的研究;第三個部分 C.A.N. Practice,展現14年“燦計畫”的成果和實踐模式。玉川酒莊項目、長城項目以及中航雲會項目參與了成果展示。作為現代都市主義的代表,中航以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理念,通過運用中國各地留存的獨特鮮明的建築語言符號並賦予現代性生機,力圖使雲會成為商業行走過程中的駐足、省身之地,以“都市需要傳統”呼應了策展人馬清運先生的“農業都市主義” 概念;第四個部分是新書的發布與討論,《C.A.N. -A Project of Agri-urbanism》圖書由馬清運與章壽品聯合出版,它濃縮了C.A.N.的思考,實踐和新構想。
C.A.N.燦計畫是一項持續不斷的試圖逆轉現實危機,創造理想農村都市主義生活方式的事業,目前展出的這四個部分是C.A.N.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C.A.N. 燦計畫
C.A.N. 計畫的發起旨在探索文明與自然之間的共生機制。現代化和全球化潮流將文明與自然逐漸推向對立的兩極。20 世紀已經見證了這種極化狀態帶來的嚴重後果,尤其在類似中國這樣飛速發展的社會當中。要逆轉這樣的趨勢,我們必須重新定義並引入一個第三方角色,農業。農業是調節、統合文明與自然的催化劑:它通過智慧地利用自然而推動文明,通過崇高的文明意識涵養自然。所以,C.A.N.(Culture, Agriculture and Nature)著眼於自然的美好與人的善意,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壯志雄心和美好前程。C.A.N. 是一個由多機構、多學科協作,融調研、設計和開發為一體的計畫。它不僅是一系列學術活動,更是一番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事業。

參展方案

2014年9月1日,浙江省天台縣赤城街道第二國小的房頂200米環形跑道正式啟用,該跑道能滿足36個班級1600到1800名學生的正常教學活動。在樓頂建跑道,這一做法在中國尚屬首例。該設計方案代表中國參加了“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