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紀黃土

第四紀黃土

第四紀黃土是第四紀時期由於冰川的研磨作用及沙漠的風化、吹揚、磨蝕作用,產生了大量的粉沙級碎屑,通過風、流水、冰川等外力搬運、堆積作用,在乾旱、半乾旱草原氣候帶形成的一種富含鈣質的棕黃色陸相堆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四紀黃土
  • 外文名:Quaternary loess 
  • 時期:第四紀時期
  • 原因:冰川、風沙
  • 位置:北緯30~55°和南緯30~40°
  • 粒級組分:粉沙占50%以上
釋義,地理位置,行成原因,中國第四紀黃土,

釋義

第四紀黃土是第四紀時期由於冰川的研磨作用及沙漠的風化、吹揚、磨蝕作用,產生了大量的粉沙級碎屑,通過風、流水、冰川等外力搬運、堆積作用,在乾旱、半乾旱草原氣候帶形成的一種富含鈣質的棕黃色陸相堆積物。

地理位置

廣布於北緯30~55°和南緯30~40°的乾旱、半乾旱區,大體相當於世界“小麥帶”的範圍。粒級組分中粉沙占50%以上。

行成原因

黃土是乾冷氣候條件下的產物,由於第四紀時期氣候冷暖變化,使黃土與棕紅(黑)色古土壤層交替出現。古土壤的傾斜面代表了當時的古地面。黃土成因有風成說、水成說、風化成土說、殘積說、冰成說等,以風成說占優勢,並將黃土堆積期與冰期相對應,古土壤與間冰期相應。黃土孔隙度大,垂直節理明顯,遇水易崩解,常造成滑坡、塌方、沉陷。農業利用不當還會引起水土流失。

中國第四紀黃土

中國第四紀黃土分布於中國北緯34~45°地區,主要堆積于海拔2000米以下各種地貌單元上。堆積區處於北半球中緯度沙漠—黃土帶東南部乾旱、半乾旱區,呈東西向帶狀分布於西北、華北等地,以黃河中游最為集中(黃土高原),南界可抵長江下游兩岸。堆積中心位於陝西省涇河與洛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最厚達180~200米。
據考察,蘭州附近黃河最高階地上黃土厚達300米左右。總面積38萬平方公里,並構成世界最大、堆積最厚的黃土高原;此外黃土狀沉積物的分布面積有25萬多平方公里。堆積始於距今258萬年前,現今沉積仍在進行。
根據沉積特徵、古生物、古土壤、地球化學及絕對年齡測定等方面的研究,劉東生等將中國黃土劃分為早更新世午城黃土、中更新世離石黃土及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其粒度組成與礦物組合,在空間與時間分布上均有一定規律。顆粒以粉沙占優勢,一般在50%以上,粘土占15~30%,細沙不到30%,>0.25毫米的顆粒極少。在黃河中游地區,從西北向東南有粗顆粒減少、細顆粒增加的趨勢。礦物成分以石英為主,占50%以上,其次為雲母、角閃石、長石等,風化程度很弱。化學成分以SiO2為主,占50%以上;其次為Al2O3、CaO;再次為Fe2O3、MgO、K2O、Na2O、FeO 、TiO2和MnO等。分布上,從西向東SiO2、Fe2O3、MnO的含量逐漸增加,FeO、CaO、K2O的含量逐漸減少。上述變化反映了中國黃土的風成特徵。黃土剖面中出現的數層乃至十幾層古土壤條帶,是氣候相對溫和濕潤、風力減弱、粉塵堆積停頓時的產物,代表了沉積間斷。離石—午城黃土中的古土壤屬於褐土型,形成於森林草原環境;馬蘭黃土中的古土壤屬於黑壚土型,形成於草原環境,且發育較弱。黃土與古土壤的交替出現,反映了第四紀期間的乾濕、冷暖變化,及晚更新世更顯乾冷的趨勢。研究黃土與古土壤沉積序列有助於建立第四紀氣候變化序列,並可與深海沉積的同位素溫度曲線相印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