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國際空間探測軌跡最佳化大賽

第十一屆國際空間探測軌跡最佳化大賽(GTOC 11)於台北時間11月7日20時結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十一屆國際空間探測軌跡最佳化大賽
  • 外文名:GTOC 11
  • 結束時間:2021年11月7日20時
主要內容,獎項歷程,

主要內容

清華隊的解決方案本屆GTOC 11以探索利用太空資源為主題,要求參賽隊伍設計組合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儘可能多地探測捕獲太陽系小行星,建造環狀分布的太空發電站,即著名的“戴森環”,以期獲得最大的資源利用效率。任務是利用20年的時間,發射10艘母船連續探測小行星,使其“激活”飛行、聚集,最終形成12個環狀分布的太空電站。目標是儘可能提高太空電站的質量並減小離太陽的距離,從而獲得最大的資源利用效率。賽題涉及太空探測領域最前沿的技術,具有深遠的工程套用前景。本屆競賽共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94支隊伍參加,參賽隊伍數量為歷屆之最。
前十名賽隊的最終成績與排位參加本屆比賽的清華隊由航天航空學院寶音教授和蔣方華副教授所帶領的航天動力學實驗室(Laboratory of Astrodynamics)與航天八院509所成員組成。團隊對8萬多顆小行星進行了最佳化篩選並建立星鏈,將連續推力軌跡最佳化和“戴森環”設計難題進行分解和近似,提出高效的分站策略,實現太空電站的小行星質量最優分布。利用團隊長期積累的高效率最佳化算法和理論成果,對小行星探訪全局探索與最佳化,給出了一套奇妙的“清華方案”。
歐空局的賀信本次競賽第2-6名均為歐美強隊,亞軍的歐空局在第一時間表示了祝賀。

獎項歷程

第十一屆國際空間探測軌跡最佳化大賽(GTOC 11),清華大學航院航天動力學與控制課題組團隊奪得冠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