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亞運會是中國首次承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綜合運動會。從1986年起,開始興建20個新建場館,改建或修繕原有場館13座。並在北京四環道外興建奧林匹克中心和亞運村。帆船則因北京並不靠海,因此移師秦皇島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
- 地點:中國北京
- 參賽人數:6,122名
- 參賽日期:1990.9.22-10.7(為期16天)
北京亞運會是中國首次承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綜合運動會。從1986年起,開始興建20個新建場館,改建或修繕原有場館13座。並在北京四環道外興建奧林匹克中心和亞運村。帆船則因北京並不靠海,因此移師秦皇島舉行。
特別項目:第十一屆亞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行,來自37個國家的6,122名選手團在27個正式比賽,兩個表演項目中展開角逐。皮划艇、卡巴迪、藤球、軟式網球、武術等對我國生...
第11屆亞運會於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 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
90年代的頭等大事,就是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召開的第十一屆亞運會。亞運會在北京召開,除了其本身的意義之外,還是對北京各項工作的一次全面大檢查,一次...
1990年北京亞運會閉幕式,1990年,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中國北京舉辦並取得圓滿成功,中國向全世界展示了舉辦大型綜合體育運動會越來越強大的物質基礎與組織能力。在閉幕...
1984年9月,在南韓漢城舉行的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上投票決定:1990年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中國北京舉行。亞洲運動會已成為增強亞洲人民友誼和了解、推動亞洲體育事業...
六屆曼谷亞運會 1974年第七屆德黑蘭亞運會 1978年第八屆曼谷亞運會 1982年第九屆新德里亞運會 1986年第十屆漢城亞運會 1990年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 ...
奧體中心位於北京朝陽區北部,奧運村南側的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內。奧體中心體育場建於1990年,曾經因為第11屆北京亞運會而名噪一時,並憑藉先進的設施條件於上世紀90...
我國為第11屆亞運會先後發行了3套12枚紀念郵票和1枚小全張:1988年7月20日發行了《1990北京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一)》紀念郵票,全套2枚,圖案分別為亞運會會徽...
1984年9月,在南韓漢城舉行的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上投票決定:1990年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中國北京舉行。亞洲運動會已成為增強亞洲人民友誼和了解、推動...
她以222.5公斤的總成績,再獲三枚世界金牌,並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這三項世界記錄;1990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她獲得了女子舉重67.5公斤級總成績金牌,同時打破...
《共和國故事·初顯實力:北京成功舉辦第十一屆亞運會》是一部反映共和國60年偉大建設實踐的大型歷史故事叢書。它從多個視角,多個側面來解讀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國...
90年與農群華第十一屆亞運會在中國北京舉行 大學新聞學院國際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學業,並獲得了新聞學士的學位。這種邊工作邊學習的生活,使她收穫良多,既及時把學到的...
沈邦武一生樂善好施,曾以書法作品捐贈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在中國武漢“楚天翰墨情”書畫義展中以1.8萬元售出兩幅作品全部捐贈殘疾人,被藝術界長期尊為“書法大俠”...
第11屆北京亞運會會徽圖案中除亞奧理事會會徽中的太陽光芒外,以雄偉的長城組成”A”字。長城是中國古老文明的象徵,”A”是英文Asia的縮寫,二者結合,代表在北京...
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冠軍 90北京亞運男排部分隊員 第七屆全運會冠軍 第十一屆亞運會男排隊員 11屆亞運會後多男排的介紹 [1] 11屆亞運會奪冠後對男排的介紹 ...
燃燒吧,火炬又名:高舉起亞運會的火炬,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的會歌,該歌曲生動形象的顯示的亞運會的主題,彰顯了北京亞運會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