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代到第六代計算機
計算機從20世紀40年代誕生至今,已有50多年了。隨著數字科技的革新,計算機差不多每10年就更新換代一次。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積分式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學院誕生。ENIAC猶如一個龐然大物,它重達30噸,占地170m2,內裝18000個電子管,但其運算速度比當時最好的機電式計算機快1000倍。
1949年,第一台存儲程式計算機――EDSAC在劍橋大學投入運行,ENIAC和EDSAC均屬於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
電子管計算機採用磁鼓作
存儲器。磁鼓是一種磁記錄設備,它是一種高速運轉的鼓形圓筒,表面塗有磁性材料,根據每一點的磁化方向來確定該點的信息。
第一代計算機由於採用電子管,因而體積大、耗電多、運算速度較低、故障率較高而且價格極貴。本階段,計算機軟體尚處於初始發展期,符號語言已經出現並被使用,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方面。
1947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的電晶體,比電子管功耗小、體積小、重量輕、工作電壓低、工作可靠性好。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製成第一台電晶體計算機――TRADIC,使計算機體積大大縮小。
1957年,美國製成全部使用電晶體的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誕生了。第二代計算機的
運算速度比
第一代計算機提高了近百倍。
第二代計算機的主要邏輯部件採用電晶體,
記憶體儲器主要採用磁芯,
外存儲器主要採用磁碟,輸入和輸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價格大幅下降。在程式設計發明,研製出了一些通用的算法和語言,其中影響最大的是FORTRAN語言。ALGOL和COBOL語言隨後也相繼出現,作業系統的雛形開始形成。
60年代初期,美國的基爾比和諾伊斯發明了積體電路,引發了電路設計革命。隨後,積體電路的集成度以每3~4年提高一個數量級的速度增長。
1962年1月,IBM公司採用雙極型積體電路,生產了IBM360系列計算機。DEC公司(現併入Compaq公司)交付了數千台PDP
小型計算機。
第三代計算機用積體電路作為邏輯元件,使用範圍更廣,尤其是一些小型計算機在程式設計技術方面形成了三個獨立的系統:作業系統、
編譯系統和應用程式,總稱為軟體。值得一提的是,作業系統中“
多道程式”和“
分時系統”等概念的提出,結合計算機
終端設備的廣泛使用,使得用戶可以在自己的辦公室或家中使用遠程計算機。
1971年發布的Intel 4004,是
微處理器(CPU)的開端,也是大規模積體電路發展的一大成果。4004用大規模積體電路把
運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塊晶片上,雖然
字長只有4位,且功能很弱,但它是第四代計算機在微型機方面的先鋒。
1972~1973年,8位微處理器相繼問世,最先出現的是Intel 8008。儘管它的性能還不完善,但展示了無限的生命力,驅使眾多廠家投入競爭,使微處理器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後來出現了Intel 8080、MOTOROLA 6800和Zilog公司的Z-80。
1978年以後, 16位微處理器相繼出現,
微型計算機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典型的代表有Intel 8086、Zilog公司的Z-8000和MOTOROLA公司的MC68000。
Intel公司不斷推進著微處理器的革新。緊隨8086之後,又研製成功了80286、80386、80486、奔騰(Pentium)、奔騰二代(PentiumⅡ)和奔騰三代(PentiumⅢ)。個人電腦(PC)不斷更新換代,日益深入人心。
第四代計算機以大規模積體電路作為邏輯元件和
存儲器,使計算機向著微型化和巨型化方向發展。
第五代:智慧型計算機
1981年,在日本東京召開了第五代計算機研討會,隨後制訂出研製第五代計算機的長期計畫。第五代計算機的系統設計中考慮了編制知識庫管理軟體和推理機,機器本身能根據存儲的知識進行判斷和推理。同時,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套用,使人們能用語音、圖像、視頻等更自然的方式與計算機進行信息互動。
智慧型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具備人工智慧,能像人一樣思維,並且運算速度極快,其
硬體系統支持高度並行和推理,其軟體系統能夠處理知識信息。
神經網路計算機(也稱神經元計算機)是智慧型計算機的重要代表。
第六代:生物計算機
半導體矽晶片的電路密集,散熱問題難以徹底解決,影響了計算機性能的進一步發揮與突破。研究人員發現,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能容納巨量信息,其存儲量相當於
半導體晶片的數百萬倍。一個蛋白質分子就是存儲體,而且阻抗低、能耗小、發熱量極低。
基於此,利用蛋白質分子製造出基因晶片,研製生物計算機(也稱
分子計算機、基因計算機),已成為當今計算機技術的最前沿。生物計算機比矽晶片計算機在速度、性能上有質的飛躍,被視為極具發展潛力的“第六代計算機”。
被稱為第六代計算機的生物計算機,其主要原材料是藉助生物工程技術(特別是蛋白質工程)生產的蛋白質分子,以它作為生物積體電路――生物晶片。在生物晶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傳遞。當波沿著蛋白質分子鏈傳播時,會引起蛋白質分子鏈子單鍵、雙鍵結構順序的改變。
因此,當一列波傳播到分子鏈的某一部位時,它們就像矽積體電路中的載流子(電流的載體叫做載流子)那樣傳遞信息。由於蛋白質分子比矽晶片上的電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很近很近,因此,生物元件可小到幾十億分之一米,元件的密集度可達每平方厘米10~100萬億個,甚至1000萬億個門電路。
與普通計算機不同的是,由於生物晶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質分子,所以,生物計算機晶片既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又可直接與生物活體結合。同時,生物晶片具有發熱少、功能低、電路間無信號干擾等優點。
電子計算機進入第六代—神經電腦
第六代電子計算機是模仿人的大腦判斷能力和適應能力,並具有可
並行處理多種數據功能的
神經網路計算機。與以邏輯處理為主的第五代計算機不同,它本身可以判斷對象的性質與狀態,並能採取相應的行動,而且它可同時並行處理實時變化的大量數據,並引出結論。以往的
信息處理系統只能處理條理清晰、經絡分明的數據。而人的大腦活動具有能處理零碎、含糊不清信息的靈活性,第六代電子計算機將類似人腦的智慧和靈活性。
人腦有140億神經元都與數千個神經元交叉相聯,它的作用都相當於一台
微型電腦。人腦總體運行速度相當於每秒1000萬億次的電腦功能。用許多微處理機模仿人腦的神經元結構,採用大量的並行
分散式網路就構成了神經電腦。神經電腦除有許多處理器外,還有類似神經的節點,每個節點與許多點相連。若把每一步運算分配給每台微處理器,它們同時運算,其信息處理速度和智慧型會大大提高。
神經電子計算機的信息不是存在
存儲器中,而是存儲在神經元之間的聯絡網中。若有節點斷裂,電腦仍有重建資料的能力,它還具有聯想記憶、視覺和聲音識別能力。日本科學家已開發出神經電子計算機用的大規模
積體電路晶片,在1.5平方厘米的矽片上可設定400個神經元和40000個神經鍵,這種晶片能實現每秒2億次的
運算速度。1990年,日本理光公司宣布研製出一種具有學習功能的大規模積體電路“神經LST”。這是依照人腦的神經細胞研製成功的一種晶片,它
處理信息的速度為每秒90億次。富士通研究所開發的神經電子計算機,每秒更新數據速度近千億次。日本電氣公司推出一種神經網路聲音識別系統,能夠識別出任何人的聲音,正確率達99.8%。美國研究出由左腦和右腦兩個神經塊連線而成的神經電子計算機。右腦為經驗功能部分,有1萬多個神經元,適於圖像識別;左腦為識別功能部分,含有100萬個神經元,用於存儲單詞和語法規則。紐約、邁阿密和倫敦的飛機場已經用神經電腦來檢查爆炸物,每小時可查600-700件行李,檢出率為95%,誤差率為2%。神經電子計算機將會廣泛套用於各領域。它能識別文字、符號、圖形、語言以及聲納和雷達收到的信號,判讀支票,對市場進行估計,分析新產品,進行醫學診斷,控制智慧型機器人,實現汽車和飛行器的自動駕駛,發現、識別軍事目標,進行智慧型指揮等。
第六代計算機的實現
第六代電腦核心是十進制,它和二進制區分十分明顯就是能識別自然語言的0,1,2,3,4,5,6,7,8,9,的十進制;計算方式可兼容二進制的方式,中國的珠算等多種算法。二進制電腦用的是狹義控制論;
二十進制則用的是“廣義控制原理”;
晶片陳列與二進制剛好正負極端,不超過一萬個電晶體的計算範圍就超過二進制幾百萬個的電晶體,無需暫存器,它使用“分差乘法”的技術可實現小數無數位限制,也就沒有浮點計算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