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據介紹,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開、閉幕式和民族大聯歡已有較成熟的具體方案。開幕式大型文體表演為《永遠的和諧》;閉幕式文藝演出為《幸福的家園》。民族大聯歡安排在番禺長隆歡樂世界,重點突出娛樂性、趣味性和參與性,以廣場式、節日式的盛會達到各民族傳統文化交流的目的。
賽事的火炬傳遞活動計畫於9月至10月舉行,火種將取自雲南曲靖地區霑益市馬雄山珠江源頭。火炬傳遞啟動地點初定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傳遞路線初定為北京、呼和浩特、銀川、蘭州、西寧、昆明、貴陽、南寧和廣州。
另據介紹,從報名情況顯示,參加本屆賽事的運動員和相關工作人員達到7972人,大大超過上屆規模。
場館介紹
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體育場
·天河體育中心籃球場
·天河體育場田徑副場
·天河體育中心網球場
·華南師範大學綜合體育館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體育館
·廣州美術學院體育場
·中山大學體育館和體育場
·廣州中醫藥大學體育館
·華南農業大學綜合訓練館·麓湖公園
·天河體育中心足球訓練場
·天河體育中心南門廣場
·天河體育館
·廣東國際划船中心
·華南師範大學體育場
·從化馬術場館
傳統項目
·跳 板
·摜 牛
·叼 羊
·飛繡球
·賽駱駝
·賽爬犁
·姑娘追
·達瓦孜
·賽跳跑
·跳花盆
·揮桿套馬 ·馬上
摔跤·頸力比賽
·抵肩比賽
·蒙古族賽馬
歷屆回眸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來源於生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民眾基礎。它不僅是國家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新中國剛剛誕生,黨中央就對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十分重視。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經舉辦了七屆,逐步形成了由國家民委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主辦,委託地方政府承辦的制度,所設的表演項目和競賽項目不斷增多,比賽規模逐漸擴大。
時間:1953年11月8日至12日
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在天津市舉行。1984年,國家體委、國家民委將這次大會定為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來自華北區、東北區、西北區、中南區、西南區(包括西藏)和內蒙古自治區、解放軍及鐵路系統等地區和單位的13個民族的395名運動員。設定的項目有競賽、表演和特邀表演3部分。
亮點:該屆運動會是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重視下召開的,它不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民族形式的體育盛會,更是一次體現民族平等團結的盛會。從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新時期。競賽項目中有10名舉重運動員創造了國家新紀錄。
時間:1982年9月2-8日
來自全國29個代表團的56個民族的863名運動員和教練員,其中少數民族運動員593人。設定兩個競賽項目和68個表演項目。
亮點:傳統的民族表演項目吸引了80多萬觀眾前來觀看。“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圖片展覽”以及由1.2萬人參加的盛大聯歡晚會同時舉行。
時間:1986年8月10日至17日
來自全國29個代表團的55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和各民族教練員、工作人員共1097人,加上觀摩人員、各地來賓和中外記者等,參會總人數達3704人。設定7個競賽項目和115個表演項目。
亮點:首次啟用了會徽、會旗、會標,標誌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逐步走向正規化。運動會期間,國家民委、國家體委聯合表彰了一批民族地區體育先進單位和個人。
時間: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
賽馬項目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承辦,於當年8月4日至7日在呼和浩特舉行;會歌:《愛我中華》;來自全國30個代表團的55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1500餘人,參會總人數達3000多人。設定9個競賽項目和120個表演項目。
亮點: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首次有了會歌。大會增設了“道德風尚獎”。台灣少數民族龍舟隊和少數民族傳統歌舞藝術團第一次參加了比賽和表演。
·第五屆:1995年·
昆明時間:1995年11月5日至12日
來自全國33個代表團的55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2500餘人,參會總人數達9000人。設定11個競賽項目和129個表演項目。
亮點: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首次組團參賽。
時間:1999年9月24日至30日
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1999年9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部分比賽項目和表演項目於當年8月18日至28日在拉薩分賽場先期進行。來自全國34個代表團的55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6000多人,參會總人數達8000多人。設定13個競賽項目和100多個表演項目。
亮點:該屆運動會是20世紀我國舉辦的最後一次大型綜合性體育運動會。運動會舉辦時,恰逢西藏自治區民主改革40周年和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開幕式當天又逢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34個代表團的56個民族以及剛剛經歷了“9·21大地震”的台灣同胞參加了盛會。10月1日,3000名各族體育健兒分別參加了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遊行活動和晚上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聯歡晚會。
時間:2003年9月6日至13日
運動會分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石嘴山市兩地舉行。來自全國34個代表團的55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4574人,參會總人數達9700多人。設定14個競賽項目和126個表演項目。
亮點:首次在全國公開發行了40萬套郵資附捐明信片;首次採用市場運作方式建設了一個民族運動員村; 會前首次在北京市西長安街設立民族運動會倒計時牌;首次提出數位化民族運動會概念,首次開通相關專題網站,首次為民族運動會建設新聞傳輸中心和音頻視頻新聞中心;首次委託中國郵政局發行民族運動會特種
郵票;首次在民族運動會期間舉辦“民族體育之花”展示活動;首次與全國12個省區的電視台、電台開展了運動會“空中大聯播”。
體育文化特點
集體性
民族傳統體育的產生不是某人的個體行為,而是民眾的集體創造,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開展也是民眾的集體參與。表現在各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中,就是群體的一種行為。特別是在各民族的傳統節日時,以民族、氏族、村寨為單位,無論老少,無論男女都是節日的主角,都是民族體育活動的參與者。雲南西雙版納傣族潑水節,一般要舉行龍舟大賽,方圓幾十里的各族民眾到瀾滄江畔,載歌載舞,觀看龍舟大賽。駕舟者由十幾名青壯年男子或女子組成,比賽時鑼鼓喧天,人們吶喊助威,最先到達目的地的為勝。潑水節期間,人們相互追逐,競相潑水,洗滌污垢,以示祝福。還有彝族的火把節也是集體進行的傳統體育盛會。火把節上,人們燃起火把,載歌載舞,盡情歡歌。敬火、祭火的古老習俗,同時各種傳統體育活動鬥牛、摔跤、賽馬等也成為火把節的主要內容。
許多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顯然是在民族發展過程中與周邊民族的相互交流中逐步形成的,如賽馬、蘆笙舞、毽球、鞦韆、射箭、射弩、摔跤等。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對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歷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百項表演項目里,這種交融的現象尤為突出。
民族性
是指民族傳統體育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是各民族社會生活的綜合反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
首先,民族傳統體育是在長期的封閉狀態下以及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包裹下發展起來的,體現在文化的傳承上,各民族的傳統體育是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體現在文化的內涵上,它是各個民族的生產勞動、風土人情、道德觀念、宗教信仰、節慶活動等綜合反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傳統和思想意識的具體表現。其次,民族傳統體育的民族性還表現在體育運動形式上,它是各民族在長期的特定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必然產物,體現出各民族的性格氣質、審美情趣。摔跤和賽馬是許多民族都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但是在各少數民族中,對賽馬的要求卻各不相同。
蒙古族將騎馬列為男子必備的三項技能之一。對於以遊牧為生的蒙古族來說,馬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草原上的青壯年男子,甚至是婦女、孩子都擅長騎馬,據《清碑類鈔·風俗類》記載說,青海的蒙古族婦女,出門必定騎馬,數里之遙,常不用鞍,往往一跨而騎上馬背。在現代蒙古族的那達慕上,賽馬分走馬、跑馬、顛馬三種。其中,走馬是把奔跑時的馬的側步作為衡量的標準,主要比賽速度、穩健、美觀;跑馬,則主要是比賽速度和耐力。賽馬有兒童短途賽馬、成年短途賽馬、女子短途賽馬、成年長途賽馬;顛馬有16華里顛馬賽等。比賽在觀眾的歡呼聲中開始了,騎手們躍馬揚鞭,如離弦之箭,衝出起點,驍勇的騎手奮勇爭先,最先到達終點的被譽為草原健兒,他的名字很快傳遍草原,並贏得姑娘的仰慕。在歷屆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蒙古族選手幾乎囊括了走馬、馬上射箭、馬上射擊、馬上拾哈達三項馬上項目的獎牌。
同樣的賽馬在西南的少數民族中,強調的是騎手們的技巧性,馬跑起來的姿態、馬鈴聲音的優美。雲南省南部的苗族賽馬時除了要看馬跑的速度,還看馬起來步伐是否均勻有節奏,馬鈴聲響是否動聽和諧、騎手手中端著的酒是否灑了,儘管跑得快,但若蹄聲、鈴聲雜乩,或碗中的酒潑灑出來,則不能取勝。
娛樂性
是指民族傳統體育本身就帶有娛樂和遊戲色彩,這是民族傳統體育產生之時就具有的特性。反映在我國各少數民族的社會生活中,娛樂和遊戲的特性就更為突出,即使是宗教活動,也離不開娛樂。所以,人類的生產勞動以及節慶、喜慶等都是開展娛樂活動的時機,正是由於民族體育的娛樂和遊戲性質,使得它不像現代體育那樣,具有極強的競技性和商業性,而是具有輕鬆、娛樂、遊戲的特點。人們參與活動,更多的是要達到愉悅自我,放鬆自我,增進交往,接受傳統文化薰陶的目的。如傣族的堆沙,己有1700年的歷史,源於宗教祭祀活動,是娛神的運動。
一般在潑水節的早上,傣家人就沐浴更衣,到寺院賧佛。他們在寺院中堆成幾座沙塔,然後他們圍塔就座,聆聽僧人頌經講史,心裡默默祈禱神佛的保佑,消災免難。後來準沙漸漸不限於潑水節,也不只限於堆沙塔,人們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像,堆出形態各異的人物、動物、建築物等造型,於是,堆沙成了娛樂身心的活動。1988年雲南省舉辦了首屆藝術節,堆沙第一次列人了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
地域性
是指各民族傳統體育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由於生活地域的不同,所處的自然環境的不同,所薰陶和培育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氣質迥然各異,其道德觀念、宗教信仰、風土人情、節慶儀式以及服飾飲食等也是各不相同的。
我國地域遼闊,少數民族大都居住邊疆地區。他們所處的地域從寒冷的大興安嶺到亞熱帶的海南島;從東北呼倫貝爾遼闊的草原到西南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從西部天山的草場到東部漁獵的大海。不同的居住環境、不同的氣候環境、不同的生產方式培育了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氣質
和民俗生活。根據地域和地理環境對民族文化的影響,我們把民族分為草原民族、山地民族、雪域民族、山林民族、海岸民族等。例如生活在雲南怒江流域的怒族、獨龍族,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才通公路,過去這裡崇山峻岭,陡峭千仞,河流湍急,一瀉千里,道路崎嶇,交通極不便利,迫於生計,每人必須具備爬山、涉水、過溜索的技能。對於其他民族來講,過溜索要有膽量、體魄、耐力和技巧,但對怒族和獨龍族來說,僅僅是一項簡單的生存技能,他們用幾股竹篾扭成一根拳頭大的大索,橫拉在怒江之上,架起一座索橋。人用溜板掛在索上,再把溜板上的繩子捆在腰上,順勢橫過怒江。每年的街天節,怒族青年人都要舉行過溜索比賽,賽手們在索橋上表演出各種動作,施展各種手段,你追我趕,十分精彩。這種極具驚險、膽識的運動項目是怒族獨有的,表現出了很強的地域性。同樣生活在氣候寒冷,皚皚白雪的東北地區的滿族,擅長滑冰,他們把滑冰和武術、雜技、射箭、球類結合起來稱為“冰嬉”。清入關後,將冰嬉帶進北京。據乾隆年間《冰嬉圖》記載:每年的冬月,在今天北京的北海和中南海表演冰嬉,從各地挑選的“善走冰”能手1600多人分別代表八旗,場面十分壯觀,表演者做著各種動作,有花樣滑冰、雜技、武術,還有溜冰射箭等,表演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