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下崗潮,是指關於“中國要準備迎接第二輪下崗潮”的言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二輪下崗潮
- 外文名:Second laid off trend
- 別名:第二次失業潮
- 性質:缺乏理性的判斷言論
背景介紹,分析,本質不同,就業前景,社會影響,社會啟示,
背景介紹
所謂下崗潮,主要是針對第一次而言的,那時候大約是1998年附近,是國企第一次改革,一些國企的職工本來抱著鐵飯碗,但後來生生被裁員、被辭退、被內退,大量轟出了工廠。而當時也是國企改革的背景,也是要甩包袱減員增效。
然而,這次“下崗潮”的言論之所以能在網上迅速傳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正在大刀闊斧進行的國有企業改革。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說法既缺乏理性判斷,也非事實情況。
分析
第二輪下崗潮首先,下崗潮、或曰失業潮,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應看到,2015年以來中國整體就業形勢穩定,前三季度已經基本完成了全年任務。儘管一些地方的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存在裁員或者少招人的現象,但還遠沒達到“潮”的規模。而且這在國企、民企、外企普遍存在,與所有制扯不上關係。
關鍵不在“潮”,而在“第二輪”。論者之所以強調這個輪次,無非是想喚起人們對國企改革曾經的悲憤。當年數以萬計的下崗職工,確實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那個不堪回首的時代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今的國有企業總體上與市場經濟深入融合,並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朝著“真正的獨立市場主體”方向大步邁進。
理論上講,就業更充分,關鍵看國企。公有制經濟存在的歷史合理性,就在於消除了資本與勞動的天然對立,企業內部的剝削關係基本消失,能夠最大限度吸納就業並保障好勞動者合法權益。事實上,面對歷次經濟危機的衝擊,國企在“不裁員”方面其實表現不賴,承擔了更多社會責任。
本質不同
當前國有企業形勢與1998年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三年攻堅脫困的背景有很大不同。一方面,經過上次國企改革,如今國有企業數量已有很大縮減,相應地在國企就業的職工數量也下降不少。2000年在國有城鎮單位的就業人數有8100多萬,占當年全部城鎮就業人員總數的35%;到2014年,國有城鎮單位就業人數已經下降到6312萬人,占比只有16%左右,占比還不足2000年的一半。另一方面,國企的利潤增速雖然大幅下滑,但1-9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仍達8339.6億元,比當年出現整體虧損的狀況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正在進行的國企改革,無論是改革目標,還是方式方法都與上次大相逕庭。上一次改革是為解決國企在國民經濟中數量過多、設備技術落後、人員效率低下的問題,不得不採取的“斷臂求生”做法,大量裁撤冗員實屬無奈。但現在國企改革目標則有本質變化,按照2015年8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此次改革目標是“到2020年,在國有企業改革首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等,方法包括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等。這與簡單的“減員增效”做法有本質不同。
就業前景
從中國當前的就業形勢來看,也似乎看不出要出現“下崗潮”的趨勢。儘管中國的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勞動力市場依然保持了基本穩定。即使是用國際上通行的指標來衡量,中國的調查失業率也只有5%左右。此外,第三產業的就業吸納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特別是網路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創新了就業形態,也成為吸納新增就業的巨大“蓄水池”。據測算,中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所能拉動的就業人數,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的120萬人提高到150萬人。以較低的增長獲取更多的就業,經濟結構的升級和最佳化功不可沒。
當然,沒有“下崗潮”並不意味著當前和未來沒有就業壓力。事實上,中國的結構性就業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只有堅持就業優先戰略,牢牢把握住“就業是民生之本”這一基本要務,就能有效避免“下崗潮”的到來,勞動者的就業質量也會有更大的提高。
社會影響
2015年11月7日至2015年11月12日,網民關於“第二輪下崗潮”的言論約2.2萬條,言論主要來自新浪微博。傳播第二輪下崗潮來襲的言論占38%,解讀第二輪下崗潮形成原因的言論占25%,認為暫不會出現第二輪下崗潮的言論占19%,討論下崗潮對社會影響的言論占13%,其他言論占5%。
社會啟示
11月7日,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在“人大老博士論壇”上表示,中國登記失業率不能充分體現實際情況,勞動市場信號已經失真,很多國企員工實際上處於“隱形失業”的狀況。他還預言,受國有企業改革重組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將迎來第二輪下崗潮。此言一出,立即引發輿論熱議,大部分網民表示擔心,而“明年將找不到工作”、“破產潮也將來臨”等說法隨後也在網路上盛傳。
第二輪下崗潮真的要來了嗎?面對公眾的擔憂,曾湘泉對媒體的相關報導予以了糾正,並稱有關中國的就業形勢分析和判斷,以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中的觀點為準。不少專家對未來的經濟發展秉持樂觀態度,有評論認為儘管社會產業結構調整對失業率有一定影響,即便會出現“第二輪下崗潮”,其嚴重程度也不會和上世紀90年代國企下崗一樣。客觀來說,雖然都是改革,但即將開啟的國企改革與上一輪國企改革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改革的方式還是國企整體的實力都有很大的差別:“上次國企改革主要是為了解決效率低下、歷史包袱太重等政企不分的問題,大量裁減人員實屬必然;而本次改革雖然也是為了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提高國企活力,但更側重引入市場機制以及其他資本,即通過經營機制的變革來改革,而不是簡單地做加減法。”
當然,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結構性就業矛盾依然嚴重,即使不會出現“第二輪下崗潮”,當前和未來的就業壓力仍就存在。社會和經濟發展始終充滿變數,只有保持樂觀的態度,積極進取、勤奮努力,才能在改革潮流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