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 時間:2021年10月9日 至 10月24日
- 地點:保利劇院、中山音樂堂、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紅館
- 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
- 藝術總監:鄒爽
舉辦概況,總體情況,本屆主題,日程安排,主要作品,主創團隊,榮譽表彰,幕後花絮,相關評價,
舉辦概況
總體情況
“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由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從2021年10月9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舉行,在為期16天裡共呈現了24場演出:風格流派涵蓋從巴洛克到新當代,從西方到東方,從歌劇、交響樂到流行、跨界;在演出地點上從劇院、音樂廳到潮流聚集地、時尚地標,從線下到線上。
本屆主題
2021年為斯特拉文斯基、馬勒、維瓦爾第、聖-桑等多位西方作曲家的紀念年,北京國際音樂節以“大師與紀念”為主題,以交響樂、室內樂、歌劇和電影交響音樂會等多種形式紀念音樂家們;並在過往多屆的基礎上,特別推出了以東西方作曲家對話方式紀念大師的系列音樂會。
日程安排
演出時間 | 演出地點 | 演出主題 |
---|---|---|
10月9日 | 保利劇院 | 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在燦爛陽光下”合唱交響音樂會 |
10月10日 | 保利劇院 | 心靈的遠遊:中國愛樂樂團演繹郭文景交響作品音樂會 |
10月11日 | 中山音樂堂 | 如戲人生:廣州交響樂團演繹聖-桑與陳其鋼交響音樂會 |
10月12日 | 保利劇院 | 歌劇《浪子的歷程》半舞台版中國首演 |
10月13日 | 中山音樂堂 | 《羅密歐與朱麗葉》芭蕾電影交響音樂會 |
10月14日 | 保利劇院 | 生活的歌唱:紀念馬勒逝世暨丁善德誕辰110周年藝術歌曲音樂會 |
10月16/17日 | 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紅館 | 巴洛克音樂劇場《自然頌歌》 |
10月18日 | 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紅館 | 開拓與繼承:新古典室內樂團演繹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與巴赫音樂會 |
10月19日 | 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紅館 | 拉美狂歡:成方圓與她的朋友們演繹名曲音樂會 |
10月20日 | 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紅館 | 維瓦爾第和他的同時代人:恰空古樂團古樂專場音樂會 |
10月21日 | 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紅館 | 天使之舞: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重奏團音樂會 |
10月22日 | 三里屯太古里北區紅館 | 鼓舞世界:張放與他的朋友們打擊樂音樂會 |
10月24日 | 保利劇院 | 新作與紀念—譚盾指揮中國愛樂樂團對話斯特拉文斯基交響音樂會 |
主要參考資料來源
主要作品
- 《遠遊》世界首演
2021年10月10日,在指揮家黃屹執棒中國愛樂樂團呈現的郭文景交響作品音樂會中,上演了郭文景在21世紀創作的4部多種體裁的作品。其中,為女高音和管弦樂隊而作的《遠遊》四樂章版本在本場音樂會上完成了世界首演。
- 歌劇《浪子的歷程》中國首演
2021年10月12日,歌劇《浪子的歷程》面世七十年以來,在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上海交響樂團的聯合製作下,以“雙城首演”的形式完成中國首演。
- 二胡協奏曲《火祭》首演
音樂節閉幕音樂會,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作曲家譚盾創作的二胡協奏曲《火祭》首次演出。《火祭》的創作中運用了貴州、雲南、湖南的民族音樂、古代儺戲和祭祀音樂,具有對中國文化與美學的挖掘繼承。演奏時,譚盾把整個樂隊分別布置在二樓觀眾席和舞台上,前者站,後者坐,正如唐代樂伎中的立部與坐部。全曲推進中,各種聲響在劇場的各個位置環繞傳出。譚盾與樂手們有時要“發聲”歌唱,吟詠也增添了作品的況味。
主創團隊
榮譽表彰
獲獎團體 | 獎項名稱 | 備註 |
---|---|---|
上海交響樂團 | 第二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 | 北京國際音樂節組委會執行主席鄧榕與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頒發 |
幕後花絮
- BMF節日樂團
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攜手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合力推出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BMF節日樂團,這也是該團的首度亮相。2021年10月6日,來自全國21支交響樂團的百名演奏員所組成的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BMF節日樂團首次集結,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團隊的有效組織和安排下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完畢後,六十餘位弦樂演奏員匯聚在保利劇院後台,在指揮家張國勇的主持下進行座次抽籤。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BMF節日樂團的弦樂各個聲部,除首席由指揮家張國勇確定,其他各座次的均由抽籤產生。
相關評價
面對疫情的衝擊,北京國際音樂節依然如期舉辦,以音樂弘揚時代精神,致敬巨匠,為復甦中的全球古典樂壇注入動力,為首都的文化中心建設貢獻力量。(北京市副市長王紅評)
北京國際音樂節一直秉承“守正創新”理念。守正,就是傳承最高品質的古典音樂基因,讓觀眾感受經典;創新,就是尋求古典音樂和當下生活同頻共振,讓更多人走近音樂、感受音樂。(人民日報評)
一個擁有強大底蘊和國際影響力的藝術機構不應滿足於匯集頂尖的藝術陣容,更要形成並傳遞自己的風格、氣質、態度和聲音,令人欣喜的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從創立初期便擁有了這種自覺,並通過高規格的聯手合作和一系列委約創作開創著中國藝術機構與全球接軌的先河。從名家名團的“集散地”到藝術精品的“孵化器”,從傳承經典到引領時代,24歲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既正值青春又成熟篤定,期待著將更多驚喜奉獻給觀眾,續寫屬於北京的金秋華章。(北青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