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內涵
第三次社會大分工是指農業和手工業分工之後,勞動產品中日益增加的一部分是直接為了交換而生產的,這就把單個生產者之間的交換提升為社會的生活必需。於是,社會上出現了一個不從事生產、只從事商品交換的商人,產生了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部門——商業。商業的發展,商人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三次社會大分工。第三次社會大分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商人的出現,標誌著人類走進了文明時代。“在此之前,階級的形成的一切萌芽,還都只是與生產相聯繫的;它們把從事生產的人分成了領導者和執行者,或者分成了規模較大和較少的生產者。這裡首次出現一個階級,它根本不參與生產,但完全奪取了生產的領導權,並在經濟上使生產者服從自己;它成了每兩個生產者之間的不可缺少的中間人,並對他們雙方都進行剝削。在可以使生產者免除交換的辛勞和風險,可以使他們的產品的銷路擴展到遙遠的市場,而自己因此就成為一個居民的最有用的階級的藉口下,一個寄生階級,真正的社會寄生蟲階級形成了,它從國內和國外的生產上榨取油水,作為對自己的非常有限的實際貢獻的報酬,它很快就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和相應的社會影響;正因為如此,它在文明時期便取得了越來越榮譽的地位和對生產的越來越大的統治權,直到最後它自己也生產出自己的產品——周期性的商業危機為止。”(《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4-185頁)
可以這么說,商人就是現代資產階級的前身。最初的商人只是充當商品交換的中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其活動的領域逐漸擴展到商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各個環節。
其它相關
在長期的採集活動中,逐漸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長規律,並在房屋的旁邊加以培植,於是出現了原始農業。畜牧業由狩獵而來,由於發明了弓箭,再加上狩獵經驗和技術不斷提高,人類捕捉到的動物不斷增多,有些便被飼養起來,於是出現了畜牧業。在採集、狩獵階段,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還很不發達,當時採集比狩獵提供較有保障的生活資料,因而當時是母系氏族階段。隨著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的出現,畜牧業很快發展起來。牲畜的肉可以吃,皮可以穿,骨可以製作各種工具,由此畜牧業比起狩獵和採集來,既可給人提供可靠的生活資料,又可節約勞動力,而且,和原始的鋤耕農業相比,它的收穫也更加豐富,更有保證。
這就使畜牧業在一些地區比農業更早成為人類的重要生產部門。在某些草原地區,如中亞、西亞、南歐等地,一些部落捨棄農業,專門從事畜牧業。這就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之後,促進了商品交換,在此之前,由於生產條件的不同,各氏族、部落之間,只有個別的、偶然的交換,以獲取必要的產品。自從畜牧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後,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有了剩餘,便出現了經常性的交換。隨著第一次社會大分工而來的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使人們能夠生產出超過維持勞動力所必需的產品,剝削成為可能。在父系大家族長手中,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財富,他們逐漸脫離勞動,變成剝削者。同時,生產發展,所需勞動量日益增加,戰俘也不再殺死,而是把他們變成奴隸。因此,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使社會出現了主人和奴隸,剝削者和被剝削者,出現了私有制。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也在家庭關係中引起革命,男子在畜牧業中占據主要地位,母系氏族逐漸衰落,父系氏族固定下來,並向個體家庭過渡。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指手工業同農業的分離。它發生在原始社會野蠻時期的高級階段。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後,生產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多數地區,人們繼發現青銅器後,又發現了鐵器。農業上開始使用犁耕代替鋤耕。由於犁耕使用新的動力——畜力,農業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農產品越來越多,為人類提供了經常的、可靠的食物。農業的發展為手工業的興盛奠定了基礎。制陶、冶金、鑄造等手工業這時都發達起來,手工業種類日漸增多,生產技術日益複雜,如此多樣的活動,已經不能由同一個人來進行了,於是發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業和農業分離了。隨著生產分為農業和手工業這兩大主要部門,便出現了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即商品生產。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促進了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剩餘產品增多,奴隸製得到進一步發展,奴隸制已經不是零散的現象,而成為社會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奴隸成為主要勞動力。被成批地趕到田野和作坊去勞動。這時,除了自由人和奴隸之間的差別外,又出現了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差別。私有制有了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