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第三卷 地窪學說(活化構造及成礦理論)的充實(1960—1977)
- 作者:陳國達
- ISBN: 978-7-81105-645-7
- 定價:¥2280(元)
-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4
- 開本:16開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陳國達
【出 版 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04
【ISBN】:978-7-81105-645-7
【字 數】:1318(千字)
【頁 碼】:(頁)
【定 價】:¥2280(元)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本卷收入作者自1960年至1977年正式發表的論著以及部分學術報告25篇和《成礦構造研究法》專著,反映了作者在全集第二卷“地窪學說”創立的基礎上,對“地窪學說”的充實和發展;代表該理論從初創至逐步完善的重要發展階段的理論和實踐的成果。
該階段的特點是,作者突出地依據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分析了《地窪區的特徵和性質及其與所謂“準地台”的比較》和《從歷史分析法的角度看地質力學分析以及二者的關係》,進行了沉積、岩漿、變質建造等分析並與動力分析法的結合,從辯證發展的觀點進一步論述了《活化、穩化、動“定”遞進轉化》的概念,通過百家爭鳴的學術討論,使地窪學說基本理論觀點得到了充實與發展。其中,《地窪區———後地台階段的一種新型活動區》作為地窪學說的階段性總結成果於1978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其他是作者深入礦區,將其理論運用到成礦規律及找礦方向上,應邀作的學術報告及實 際成果。
圖書目錄
地窪區的特徵和性質及其與所謂“準地台”的比較………………………………………… (1)
先震旦紀大地構造性質問題………………………………………………………………… (22)
從歷史分析法的角度看地質力學分析法以及二者的關係………………………………… (29)
廣西右江流域及其鄰側地區大地構造性質初步探討……………………………………… (36)
活化、穩化、動“定”遞進轉化———與黃汲清先生討論活化概念………………………… (39)
黃汲清的多旋迴概念同動定遞進概念的分歧———就多旋迴問題答黃汲清先生………… (61)
新構造及地貌同大地構造的關係…………………………………………………………… (71)
沉積建造分析———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之一………………………………………… (78)
岩漿建造分析———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之二……………………………………… (146)
變質建造分析———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之三……………………………………… (154)
其他方面的分析———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之四至八……………………………… (159)
中國區域大地構造基本特徵初步總結…………………………………………………… (174)
地窪區———後地台階段的一種新型活動區……………………………………………… (196)
一件地震史料———1941年江西尋鄔地震記略…………………………………………… (254)
中國東部中新生代地窪盆地構造的發展過程及階段劃分……………………………… (261)
關於地窪區及其他有關問題……………………………………………………………… (268)
從地窪理論看湖南煤田地質……………………………………………………………… (283)
中國大地構造圖說明書(115000000) ………………………………………………… (295)
試論中國東部某些地窪型油田特徵和找礦方向………………………………………… (303)
地窪型油氣田形成條件的初步認識……………………………………………………… (313)
湖南五強溪水利樞紐壩段地質構造問題………………………………………………… (320)
從“地窪說”談茶—攸地區的成礦構造問題……………………………………………… (337)
中國大地構造簡述………………………………………………………………………… (344)
大地構造與富鐵礦成礦規律……………………………………………………………… (359)
湖南省大地構造與油氣、金剛石礦床的一些有關問題…………………………………… (374)
成礦構造研究法(第二版) ………………………………………………………………… (381)
內容簡介……………………………………………………………………………… (382)
前 言………………………………………………………………………………… (383)
再版說明……………………………………………………………………………… (384)
1.引論………………………………………………………………………………… (385)
1.1 研究成礦構造的意義……………………………………………………………… (385)
1.2 成礦構造與含礦區構造…………………………………………………………… (386)
2.成礦構造研究法概述……………………………………………………………… (391)
2.1 成礦構造研究的現況和發展方向簡介……………………………………………… (391)
2.2 成礦構造研究法的基本原則……………………………………………………… (391)
3.岩石性質、應力與應變…………………………………………………………… (395)
3.1 岩石的物理性質…………………………………………………………………… (395)
3.2 力的種類………………………………………………………………………… (396)
3.3 影響岩石力學性質的因素………………………………………………………… (402)
3.4 應變橢球理論…………………………………………………………………… (403)
4.小型構造成礦控制的研究法……………………………………………………… (409)
4.1 節理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409)
4.2 劈理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437)
5.中型構造成礦控制的研究法……………………………………………………… (446)
5.1 褶皺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446)
5.2 斷層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513)
6.火成岩體構造成礦控制的研究法………………………………………………… (595)
6.1 侵入岩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595)
6.2 火山岩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640)
7.大型構造成礦控制的研究法……………………………………………………… (663)
7.1 構造區成礦控制研究法…………………………………………………………… (663)
7.2 構造系成礦控制研究法…………………………………………………………… (755)
7.3 構造區研究與構造系研究相結合…………………………………………………… (775)
參考文獻……………………………………………………………………………… (779)
照片圖版……………………………………………………………………………… (783)
從歷史分析法的角度看地質力學分析法以及二者的關係………………………………… (29)
廣西右江流域及其鄰側地區大地構造性質初步探討……………………………………… (36)
活化、穩化、動“定”遞進轉化———與黃汲清先生討論活化概念………………………… (39)
黃汲清的多旋迴概念同動定遞進概念的分歧———就多旋迴問題答黃汲清先生………… (61)
新構造及地貌同大地構造的關係…………………………………………………………… (71)
沉積建造分析———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之一………………………………………… (78)
岩漿建造分析———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之二……………………………………… (146)
變質建造分析———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之三……………………………………… (154)
其他方面的分析———大地構造辯證歷史分析法之四至八……………………………… (159)
中國區域大地構造基本特徵初步總結…………………………………………………… (174)
地窪區———後地台階段的一種新型活動區……………………………………………… (196)
一件地震史料———1941年江西尋鄔地震記略…………………………………………… (254)
中國東部中新生代地窪盆地構造的發展過程及階段劃分……………………………… (261)
關於地窪區及其他有關問題……………………………………………………………… (268)
從地窪理論看湖南煤田地質……………………………………………………………… (283)
中國大地構造圖說明書(115000000) ………………………………………………… (295)
試論中國東部某些地窪型油田特徵和找礦方向………………………………………… (303)
地窪型油氣田形成條件的初步認識……………………………………………………… (313)
湖南五強溪水利樞紐壩段地質構造問題………………………………………………… (320)
從“地窪說”談茶—攸地區的成礦構造問題……………………………………………… (337)
中國大地構造簡述………………………………………………………………………… (344)
大地構造與富鐵礦成礦規律……………………………………………………………… (359)
湖南省大地構造與油氣、金剛石礦床的一些有關問題…………………………………… (374)
成礦構造研究法(第二版) ………………………………………………………………… (381)
內容簡介……………………………………………………………………………… (382)
前 言………………………………………………………………………………… (383)
再版說明……………………………………………………………………………… (384)
1.引論………………………………………………………………………………… (385)
1.1 研究成礦構造的意義……………………………………………………………… (385)
1.2 成礦構造與含礦區構造…………………………………………………………… (386)
2.成礦構造研究法概述……………………………………………………………… (391)
2.1 成礦構造研究的現況和發展方向簡介……………………………………………… (391)
2.2 成礦構造研究法的基本原則……………………………………………………… (391)
3.岩石性質、應力與應變…………………………………………………………… (395)
3.1 岩石的物理性質…………………………………………………………………… (395)
3.2 力的種類………………………………………………………………………… (396)
3.3 影響岩石力學性質的因素………………………………………………………… (402)
3.4 應變橢球理論…………………………………………………………………… (403)
4.小型構造成礦控制的研究法……………………………………………………… (409)
4.1 節理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409)
4.2 劈理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437)
5.中型構造成礦控制的研究法……………………………………………………… (446)
5.1 褶皺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446)
5.2 斷層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513)
6.火成岩體構造成礦控制的研究法………………………………………………… (595)
6.1 侵入岩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595)
6.2 火山岩構造成礦控制研究法……………………………………………………… (640)
7.大型構造成礦控制的研究法……………………………………………………… (663)
7.1 構造區成礦控制研究法…………………………………………………………… (663)
7.2 構造系成礦控制研究法…………………………………………………………… (755)
7.3 構造區研究與構造系研究相結合…………………………………………………… (775)
參考文獻……………………………………………………………………………… (779)
照片圖版……………………………………………………………………………… (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