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國際柔性電子技術大會

2021年11月13-14日,第三屆國際柔性電子技術大會(ICFE2021)以線上形式舉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三屆國際柔性電子技術大會
  • 舉辦形式:線上形式
活動背景,主辦單位,活動內容,

活動背景

柔性電子技術作為全球十大前沿技術之一,顛覆性改變了傳統剛性電路的物理形態,極大促進了人-機-物三元融合,是融合物理、數字和生物世界的變革性力量,已成為微電子和積體電路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將在積體電路、健康醫療、航天航空、智慧型製造等領域迸發強大活力。

主辦單位

本屆大會由清華大學、錢塘科技創新中心和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等全球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出席大會,通過多學科、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以全球視野共謀柔性電子創新和技術進步。

活動內容

本屆大會除大會報告外,設立了3個分會場,專家學者們跨越時空在雲端相聚,探討學術思想,交流前沿技術,共同分享了56場學術報告,吸引累計超20萬人次線上看,並引發了評論區熱烈討論。
本屆會議大咖雲集,有美國四院院士約翰·A·羅傑斯教授、美國三院院士黃永剛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陳曉東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染谷隆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俞書宏教授、德國科學與工程院院士奧利弗·G·施密特教授等國內外頂級專家,其中的6位還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約翰·A·羅傑斯院士在報告中說,虛擬和增強現實(VR/AR)會改變人與計算機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並介紹了一系列用於製造皮膚集成電子器件的基礎想法,為實現互動中信息的輸入提供了獨特而全新的技術。
陳曉東院士的報告從材料開發、感測器製造、信息處理和系統集成等方面,介紹了人工觸覺和嗅覺的最新進展。他認為,人工感官將是一種可構建下一代智慧型設備和系統的新型基礎套用技術,為先進的軟機器人、人體康復和假肢感受等重要領域鋪平道路。
彭練矛院士在報告中說,碳納米管(CNTs)基電子器件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矽基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的技術,同時展示了近些年來在CNTs基CMOS器件上取得的進展,並表示研究已證明 CNTs基器件具有極好性能和低功耗。
染谷隆夫教授的報告主要談到電子皮膚器件的發展和展望:通過將超薄半導體膜層壓在皮膚表面,電子皮膚可以同時檢測壓力和熱分布,持續監測人體健康狀況。他表示,電子皮膚的將來發展目標是在自然條件下非侵入測量人類活動,使電子皮膚和人體皮膚實現互動。
俞書宏院士在報告中說,基於納米線(NW)的柔性器件吸引了大量的關注,有設計和層次結構的NW不僅能最佳化NW本身的性質,還能創造新的物理、化學性能。
奧利弗·G·施密特院士在報告中介紹了創建柔性感測器晶片和異構執行器陣列的晶片技術,用於製造高度集成的"軟穿戴"套用和用於製造微機器人“硬植入”設備。他表示,可操控的微機器人可用於感測、操縱和靶向藥物輸送,實現從癌症治療到人工生殖技術等醫療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