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詩群

第三代詩群(也稱為“新生代詩群”,“新世代”等)是泛指朦朧詩派之後中國出現的一大批新詩詩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三代詩歌的源起
  • 代表詩人川河、胡冬、趙野、鄧翔、默默等
  • 寓指:新詩詩人
  • 崛起時間:始於1982年
基本信息,詩歌源起,

基本信息

中國的新詩詩人在1982年之後逐漸脫離了朦朧詩派的影響開始成熟起來,第三代詩人在創作手法上依然部分地繼承了朦朧詩的詩風,同時注意引入西方的後現代主義等現代詩歌流派的創作方法,比較起來更加具有詩歌運動的先鋒意識和創新精神。
第三代詩歌流派人數十分可觀,團體組織數目眾多,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分化出更具體的詩歌流派,如“莽漢主義”、“整體主義”、“非非主義”、“海上詩派”、“他們詩群”等。
[注]第一代詩人:指具有強烈政治意識的中國現實主義詩人如公劉等;第二代詩人:指新詩潮中出現的朦朧派詩人如北島舒婷、顧城、楊煉、芒克等。
第三代代表詩人:川河、胡冬、趙野、鄧翔、默默、 周倫佑、 藍馬、 楊黎 、于堅韓東、 西川 、李亞偉、 馬松、 何小竹、 王家新、 石光華、 肖開愚、 雪迪、 南野、 歐陽江河、 張棗、 翟永明、 廖亦武、 雨田、 柏樺、 萬夏、 南野、 丁當、小海、呂德安、 柏樺、 陳東東、 海子、 駱一禾、 西川、 伊蕾 、鐘鳴、 孫文波等。

詩歌源起

“第三代詩”的最初提法始於1982年,出自於四川幾所大學的大學生,其中包括四川大學的胡冬、趙野和唐亞平,西南師範大學的廖希等,南充師範學院的萬夏、朱智勇,他們在1982年10月在重慶北碚西南師範大學的一場詩歌論戰中提出的。當時西南師範大學的學生借用了毛澤東的著名提法——帝國資本主義把復辟的夢想寄托在我們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但此概念提出後,未出現具體的詩歌流派和文本。直到1983年,由當時的成都科技大學的北望(何繼明)、鄧翔[3]、牛荒,四川大學的趙野、唐亞平、胡曉波等人成立了“成都大學生詩歌聯合會”,然後編輯發行了《第三代人》詩集,其中收錄的趙野組詩“隨想”、鄧翔的“一個漢子”、“講個故事吧!”等[4]詩歌影響廣泛,繼而也成為朦朧詩人之後被人關注的詩歌群體。《第三代人》是第三代詩人最早的詩歌文本,也是第三代詩人從朦朧詩人之後站立起來的標誌。可參見1983年油印印刷的《第三代人》詩集的封面。
第三代詩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