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雪》是人教版第十一冊中的一篇課文(朗讀人是曉澄),來自於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賦》,原題為《瑞雪》。寫於1960——1962年,正是我們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時期,當時棉糧歉收,人們多么希望能有個好收成啊。當作者在膠東半島看到入冬以來第一場大雪時,聯想到“瑞雪兆豐年”心理無比喜悅,寫下這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第一場雪
- 外文名稱:無
- 作品別名:瑞雪
- 創作年代:1960——1962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峻青
- 朗讀人:曉澄
- ISRC:CN-M01-02-308-11/A.H
原文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樹木、房屋,全部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落光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鬆鬆、沉甸甸的雪球。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映著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積雪有一尺多深,腳踩上去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擲雪球。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這並不是迷信,有著充分的科學根據。寒冬大雪可以凍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蟲;雪水滲進土層深處,又能供應支離破莊稼生長的需要。這場大雪十分及時,一定會給明年的小麥帶來豐收。有經驗的老農把雪比作是“麥子的棉被”,冬天“棉被”蓋得越厚,春天麥子就長得越好。所以又有這樣一句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我想:這就是人們為什麼把及時的大雪稱為“瑞雪”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