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歌,中國江南地區水鄉人家、巷裡阡陌、村落百姓們口中的一種歌曲,或者稱為江南民歌,是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吳歌生動地記錄了江南農民百姓鄉親的生活史,不僅是吳語地區至今仍然存活在民間的口頭文學形式,而且也是研究方言的珍貴資料。2006年5月20日,吳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書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品《符號江蘇·口袋本》叢書之一。作者從婦孺皆知的歷史故事“四面楚歌”開始,講述了吳歌的源起及特點,並進一步介紹吳歌的表現手法、常見主題、歷代評價及現世傳承等情況。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過大量吳歌歌詞的展示,令讀者在短時間內熟悉吳歌中所展現的勞動題材、男女“私情”,以及有趣的吃食文化及數字文化。
基本介紹
- 書名:符號江蘇·口袋本:吳歌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950624
- 作者:龐培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頁數:174頁
- 開本:32
- 品牌:江蘇文藝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精選最具代表性、最具符號意義的江蘇特色文化資源,以精煉簡潔的文字配以精美別致的符號圖片,言簡意賅地介紹每個江蘇符號的起源、發展、現狀及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兼具故事性與實用性,可讀可查,讓中外讀者迅速掌握對江蘇符號最基本而廣泛的認知,並獲取可進一步了解、考察各符號的信息渠道,堪稱精巧便攜的圖文版“江蘇符號指南”。
《符號江蘇·口袋本》第一輯書目
吳 歌 蘇州園林
昆 曲 惠山泥人
南京雲錦 蘇 繡
宜興紫砂 明孝陵
南京城牆 東海水晶
藍印花布 淮揚菜
作者簡介
2002年去常熟白茆鄉採集當地吳歌,花費一年時間撰寫電視藝術片《白茆山歌》,現場接觸了眾多鄉村藝人、老歌手。
圖書目錄
西楚之歌
堪比百科全書的吳歌
吳歌典籍
吳歌的表現手法
吳歌中的兩大主題
吳歌中的男女“私情”
吳歌中的兒歌
吳歌中的“吃食”文化
吳歌中的數字文化
吳歌中的原型意象
歷代文人對吳歌的評價與仿作
現代人對吳歌的蒐集與研究
山歌好唱口難開
吳歌的傳承
後記
參考書目
後記
崑曲、錫劇、目蓮戲、滬劇、評彈乃至後來的“國劇”京戲裡,在更加民間的唱詩、唱經、廟會說唱、近世的灘簧等等演藝形式中,吳歌的旋律唱聲,都清晰可辨。瞎子阿炳、劉天華的民樂里,賀綠汀、馬思聰的音樂作品中,均可聽到吳音吳韻的活潑迴響。
《二泉映月》、《思鄉曲》、《良宵》等音樂,堪稱吳地民歌的後裔、重子重孫。在豐富了二十世紀新的現代音樂生活之餘,更對本書涉及的吳地山歌這一特殊優美的音樂類別,表達了古老永恆的敬意。
實際上,吳歌在中國歷史各朝各代的演變,跟古代人文戲曲的關係,也像是情人之間的調情和契合,兼備了漢語言文學的整體審美觀念,從它的發展和形式變異上,有一個明顯的曲線,表明老百姓種田人口中的這類山歌,從最初的演唱形式逐漸豐富,歷經漢魏六朝《古詩十九首》那樣的清麗簡白,到唐宋朝的典雅,在中國明朝時期達到音樂上的巔峰狀態,以蘇州作家馮夢龍為標誌:他以吳歌愛好者、民間聽眾的身份廣泛去各地蒐集得來的吳歌,輯成《山歌》、《掛枝兒》等多個吳歌歌本,為中國古代文學史留下了光彩奪目的記憶。
清朝以後,十九世紀開始,吳歌在歷經了一階段興盛之後,開始了它現代性的急速衰落,儘管如此,它在歌唱形式上的由簡而繁、由整而散、由短及長,是符合整個絢麗光輝的中國文學史和中國詩歌發展的大趨勢的。
在古代,詩歌逐漸向詞、曲演變的態勢以及更多戲曲、說唱作品的影響,是推動吳歌發展,從風格到形制發生根本性變化的關鍵動力。南朝吳聲歌曲、明代吳語山歌、清代敘事長歌以及現代吳歌的許多風格特色即由此不斷更新、繼承而來。
清兵入關之後流落鄉里,生死不知所終的《醒世恆言》等“三言”作者馮夢龍,是吳歌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他當年奔走各地水鄉輯錄的《童痴二弄·山歌》,在後世的人們眼裡,是一個難以忘懷的重要環節。
公元一六四五年,人駐中原的清朝軍隊開始血洗美麗的江南各鄉鎮村落。在揚州、嘉定、松江、江陰等地,不可一世的滿族軍隊遭到當地鄉民集體的頑強抵抗。江陰人守城達八十一天,浴血奮戰,清軍在此城下死傷達七萬人馬,損失三王十八將,江陰全城十幾萬人悉數殉城而亡。之後城池被攻陷,清兵進駐後屠城三天三夜,把所有活著的江陰人全殺光。事後,僅存活五十三人和一隻狗。這活下來的五十三人還是爬在大樹、古塔、鑽在橋洞底下未被發現才活下來的。
雙方激戰到這一年的中秋節那天。入夜,天上月亮又大又圓,傳說那一夜月亮特別亮,照耀城內城外死傷枕藉的戰場。到半夜,一幕堪比古代“四面楚歌”的場景出現了。江陰秀才許用突然帶頭在城頭上大聲吼唱起人們熟悉的吳歌,也即田山歌。守城的居民們慢慢聚攏過來,攻城和守城的敵我兩方,噙滿淚水,一邊吃著當晚的月餅,一邊合唱起家鄉的歌曲來。
曠日持久的戰場上,自此出現了少有的安寧。士兵們無論來自哪裡,什麼身份,會唱的都跟著唱了起來……中秋節過去三天后,江陰城破。這一天,也是長江水一年中漲潮水位最高的時段,俗話說:“八月十八雌潮發。”吳歌以及古老的鄉愁,又一次把亘古不移的溫暖的人性,自戰場絕死的深淵中召喚出來。
1992年,一個名叫余華的中國年輕小說家,開始埋頭創作一部名叫《活著》的小說,開頭這樣寫道:“我年輕的時候無所事事,四處閒逛……”作者以一名在縣文化館專事民歌蒐集和尋訪工作人員的口吻,開始講述起當代吳歌旋律和曲調在偏僻鄉里的曲折命運。
小說中,文化館的那名創作員一路追尋著原野上的歌聲,來到一條小河岸邊的柳樹下,聽一名經歷過民國、二戰、“文革”的老人,以民歌式悠閒淡定的口吻講述他悲苦滄桑的一生……
從小說《活著》,約略能看出吳歌在今天的民間敘事、音樂詩篇的形象。同時,也是一個古老江南在電腦和高鐵時代,無可奈何,雖不忍離去但已事實上逐年衰老、漸去漸遠的父輩們的身影。
2013年12月29日
序言
吳歌,中國江南地區水鄉人家、巷裡阡陌、村落百姓們口中的一種歌曲,或者稱為江南民歌。以四季農耕、觸景生情而生髮產生的詩歌、傳說、故事、日常生活場景為主要內容,常見的七言四行、四句頭、十二月花名、男女對歌等形式為其世代流傳的藝術積累。
一千多年以前,唐太宗曾經把當時聲名極盛的吳歌以官方的形式列為“雅樂”,在全中國範圍推廣。實際上,這種方言為吳音的婉轉唱腔以及長短不一的、具有鮮明長江下游水鄉特點的民歌,在其漫長的生長傳播的歷史上,一直是以“不雅”、“白話”、隨意編排、直起喉嚨大聲唱出來以及內容通俗易懂、旋律音調基本固定為其主要特色的,堪稱田野生活直抒胸臆的一扇窗戶。
就像中國江南地區隨處可見的古橋、田埂頭、白粉牆、青磚黛瓦一樣,吳歌是多少世代面朝黃土的種田老百姓們自娛自樂、口口相誦的傾訴與交流的本色,是在主要以栽種水稻、地理環境隸屬於長江、太湖之間一個典型水網平原地帶的人們之間,世代形成了的某種吟唱方式與風俗習慣。
唱山歌可以說是世代農耕的中國種田百姓們精神上的一種趕集。出門之際,他們往往把自己打扮一新,分外的體面乾淨。某種程度上,唱山歌是古代氏族部落意識、集體狂歡的最後遺存。
昔日,在中國各地旅行和遊走的人們,耳中早已聽慣了各種民歌和山歌聲音。但跟陝北“信天游”、山西“酸曲”、青海“花兒”或者雲南少數民族的民歌所不同的是,吳歌代表了江南水鄉的聲音,是那裡的方言、人文、自然、才情最普通習見的一種表達。
唱歌者往往佇立船頭或稻田間,直起身子來大吼一嗓子,而田野徐徐襲來的清風,旁邊犁著田的牛是他唯一的伴奏。無論農忙、農閒,這樣的獨唱與對歌,時常在古時的江南曠野此起彼伏,遠遠地在鄉間阡陌連成一片。
西楚之歌
公元前202年,推翻了秦始皇暴政的項羽,被其敵手劉邦的軍隊圍困在烏江(腳註:烏江即東江,長江下游的一段)岸邊的沼澤地里。騎在馬上舉目四望,項羽發覺他短暫驕橫的一生已走到盡頭,他和他的精騎兵,“八千江東子弟”,已經不可能再有餘力渡過幾公里寬、白浪滔滔的長江水面,回到生他養他的江南福地了。頃刻間,項羽的大腦蒼涼淒切,一片空白。
前一天夜裡,這位馳騁疆場、威震中國南北各省的“戰神”,已經歷了自己愛人虞姬的“帳中獨舞”、“霸王別姬”。是夜,虞姬穿上了最華美的服裝,對他的男人說:“主公,雖然您失敗了,但是我很快樂。到死,我亦是個快樂的女人。”言罷,拔出衣袖中的利劍,自殺身亡,倒在了年輕將軍的懷抱里。與此同時,中國文學史上一個寓意殘酷的成語——四面楚歌,也在這個同樣殘酷的漫漫長夜中誕生了。
圍攻項羽軍隊的劉邦大軍,駐紮在四野。而劉邦手下一名聰明的謀士蕭何,給他的主人出了這樣一個主意——迅速傳令,讓部隊士兵中所有南方籍的、會唱吳歌的人,不分形式、不分先後、大聲地唱起當時能夠想及的各種吳歌!
為什麼蕭何會冒出這樣一個主意?是因為對峙兩軍的最高統帥——劉邦、項羽都是江蘇人。劉邦來自江蘇省的北部——沛縣,曾經是沛縣鄉下的一名 “亭長”(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村長);而項羽祖籍是同樣在江蘇北部的宿遷,那裡的城鎮被中國版圖上兩條主要的河流——淮河、黃河(後成廢黃河)並行貫穿。
但少年項羽從小長在江南的繁華地蘇州。他們部隊里的大部分士兵,出自今天人們所說的“吳方言區”,都講吳語,彼此說口語大致可以聽懂。而在這些吳語士兵中間,要數項羽手下的士兵,說話更接近吳方言的中心地帶——現在的蘇州、常州地區。換句話說,士兵多數都會唱或聽得懂吳歌。而在戰爭之初,曾經人文薈萃的吳國,早已被地處長江中游的另一個更強大的國家——楚國吞併了,成了西楚邊緣地帶。
讀者不難猜出,中國成語中所謂的“四面楚歌”,實際所指,就是吳歌。確切地說,是“西楚民歌”。而統領千萬大軍,最後在烏江邊落敗的英雄項羽,在中國歷史上的正式名號,是“西楚霸王”。
寒冷的黑夜裡,戰場短暫的死寂中,突然如星點燈火般四處燃亮的家鄉民歌聲音,頃刻間擊敗了項羽大軍殘部的那些士兵們最後僥倖一勝的心理極限。也許,這是戰爭史上最早實施“心理戰”的典型範例。
聽見自己家鄉歌曲的雙方士兵們,皆在不同的軍營位置痛哭流涕、愛恨交織。天不亮,大家就在古老的黎明到來前夕動起手來,衝撞、拼搏、廝殺在一起。散韻、小調、快唱、情歌,亦像人的血肉交纏在一起,形成人類史上奇特恐怖的一幕。能夠深入這一幕的人類音樂史上,恐怕僅有吳歌(“四面楚歌”)一例。因為沒有聽說過其餘時代的士兵們口唱蒙古長調、青海花兒、安徽弋陽腔、北方酸曲等不同方言的曲調,打敗過對陣的敵手。
誰能想到,婉轉清揚的吳歌,會成為戰場上兩軍對陣、所向披靡的超級利刃。而一代蓋世英雄,不幸成為了家鄉吳音閒散曲調的刀下魂。
事實上,項羽手下的護兵已經在萬分危難的戰場險境裡替他找到渡江用的木船,可是,這位年僅三十歲的中國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拒絕了朝自己家鄉的方向逃生。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生命最決絕而高尚的方式——自刎。史載:項羽用自己手中的快刀把自己的頭割下來,親自遞交給對方(劉邦的軍隊),而整個人身,仍穩穩地坐定在自己心愛的坐騎背上。那馬也縱身一躍,在主人身倒之後拒絕求生,撲向急流滾滾的江水。
不知道,勒馬在烏江岸邊,拔劍回顧的最後一剎間,項羽可曾流戀兒時騎在牛背上,走到蘇州相城、獅山農田腳下,偶爾聽到的一名農民唱起悠長山歌時的清越聲音?
誠如德國藝術心理學家尼里克·紐曼指出:“在每個時代及文化的核心,存在著不同的神秘的——或者說是原型的——力量,所有這些力量都是永恆的,都表現著人類與世界的永恆。”而今,這山歌穿越了幾千年歷史的重重迷霧,依然在江南一帶流傳、被唱響。
搖船、趕集、定情、婚嫁、朝香、打穀、織布、養蠶、放羊、收割、耘稻、搶收、走路、種花、砌房、填墳、熄燈、曬糧、釀酒、抬轎、落雨、天晴、趕考、女紅、摘棉、挑擔、打鐵、采蜂蜜、說天文、宣卷、道情、因果、牽牛、過年、洗浴、踏場、乞討、捕魚、偷情、約會、叫賣、榨油、收租、耥稻、蒔秧、踏青、春遊、廟會、收稻、栽樹、出門、撐篙、推磨、采菱、梳頭……所有這一切,都在各地吳歌歌詞唱腔和內容里,世世代代反覆輪迴。可以說,凡江南水鄉生活,角角落落,吳歌都能唱,都唱到、唱透、唱熟了。
如同村落田間隨處可見的蓄水池、糞坑、水渠、池塘,沒人把這種歌唱聲音當作什麼名貴的本領和藝術,事實上,亦恰好跟宮廷士大夫們的吟詩、古琴、書畫藝術之“雅”區別開來,吳歌成為了過去很多不識字的百姓真正的心聲,隨著聲腔曲調的豐富,優美,亦更加地悅耳動聽、見情見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