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定一

符定一

符定一 (1877-1958) ,字宇澄,號梅庵,衡山人。著名文字學家,解放後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一位館長,以《聯綿字典》傳名於世。其任省公立高等中學校長時,他是毛澤東的恩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符定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77
  • 逝世日期:1958
  • 性別:男
簡介,政務院,生平,學習,教育,革命,主要貢獻,文學,事例,重要事跡,1912,1925,1946,1948,1955,聯綿字典,概述,細述,主要評價,

簡介

符定一符定一
符定一(1877.12.12~1958.5.3),字宇澄,號悔庵,湖南衡山縣白果留筆塘(今白果鎮五一村)人。幼讀家塾,稍長入衡陽南路師範學堂,後入京師大學堂,1908年畢業,奏獎舉人,中書科中書。曾任資政院秘書、順天高等學堂教習。辛亥革命後回湘從事教育工作,歷任嶽麓書院山長、湖南省教育總會會長、湖南省立第一中學校長、湖南師範學校校長。1912年創辦省立一中,毛澤東為其弟子,師生來往甚密,情誼彌篤,並於1925年搭救毛澤東。1926年6月,任北洋政府財政部次長,兼鹽務署署長、稽核總所總辦,1927年3月辭職。1946年6月去延安,毛主席親自主持召開歡迎大會。1948年10月,經毛主席親自安排到達西柏坡。新中國成立後,出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一任館長。他還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58年5月3日病逝,5月6日舉行公祭,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等送了花圈,悼詞對他的一生作了很高的評價。著有《聯綿字典》、《新學偽經考駁誼》、《說文本書證補》、《說文古籀本書證補》等。

政務院

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一任館長。他還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58年5月3日病逝,5月6日舉行公祭,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等送了花圈,悼詞對他的一生作了很高的評價。著有《聯綿字典》、《新學偽經考駁誼》、《說文本書證補》、《說文古籀本書證補》等。

生平

學習

1903 年考入北京京師大學堂學習英語。

教育

1908年畢業,任資政院秘書,後回湘從事教育工作。先後任嶽麓書院院長、湖南省公立高等中學學堂、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校長、湖南省教育會副會長。
1915 年,受湘潭楊晳子(度)的影響,與頑固守舊分子葉德輝發起籌安會湖南分會,任副會長,以湘籍碩學通儒的身份為袁世凱復辟帝制製造輿論。
1915年4月以後,出任安福國會眾議院法員。
1926年後,歷任財政部次長、鹽務署署長、稽核總所總辦。抗日戰爭爆發後,曾一度回鄉隱居,在長沙籌資創辦衡湘中學,由其學生尹道樂任校長,自任名譽校長。後又在衡山老家捐款建符氏竟存國小,並資助湘人學子出國留學。
1943年,符從北平繞道"陪都"重慶回湘,國民政府擬委之高官,他婉辭不就,毅然返鄉興辦教育,服務桑梓。
1944 年冬,在家鄉被國民黨部隊以與"共黨"有聯繫為由逮捕,受其學生和親友營救而獲釋。

革命

1946年初,符回到北平,會見了在北平的中共代表葉劍英,慨然將自己的住宅騰出數間給中共代表團開會住宿之用,參加了反蔣地下鬥爭。
1946年6月,毛澤東電邀符赴延安,符偕女兒符德芳欣然前往。符定一與毛澤東有師生之誼,毛澤東是極重感情的,當符到達延安後,親自主持歡迎會。符回北平後,毛澤東曾致信符先生:
“字澄先生:
既接光儀,又獲手示,誨諭勤勤,感且不盡。德芳返平,托致微物,尚祈曬納。世局多故,至希為國自珍。肅此。敬頌教安。不具。
受業毛澤東
九月三十日”
1949年6月,符作為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參加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1949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符定一歷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1958年5月3日病逝於北京,骨灰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

主要貢獻

文學

符氏治學猶承清代乾嘉時所謂正統派之學風,篤守經古文派之遺緒。當符氏就學於京師大學堂時,雖受經學於長沙經今文大師皮錫瑞,而符氏轉信經古文派之學說,猶錢玄同氏雖受業於章太炎而反信守經今文大師之康有為也。
經古文學之重點在國小,必精研聲音、訓詁,而後始有深切之認識,故符氏所以篤信許氏《說文》,以漢唐注釋為依歸,人或以見隘譏之,而符氏弗顧也。茲就符氏已成之著作,如《偽經考駁誼》及《聯綿字典》,與得之符氏之口談者,更以我個人之所目見者,撮舉其要略而記之。但符氏以篤守經古文家法,而深斥經今文,又以遵循許氏《說文》為主,而不信古器物之文字,時至今日,猶謂殷墟甲骨文字為贗作,不特失於見隘,實於平生造詣有極大之缺陷也。
茲先就《偽經考駁誼》述之。符氏曾與吾昌言曰:康南海氏《偽經考》,乃舉經古文群經而辟之,故欲攻康氏之書,亦必先通貫群經而後可,否則支離破碎,無濟也。當年張之洞曾欲攻駁康氏之書,乃先物色能辟康書之人物,當時有以章太炎炳麟薦者,張氏乃禮聘之,但章氏精於《尚書》及《左傳》,他經皆非所長,故所得殊淺。自晤張之洞後,在武昌荏苒數月,迄無所就,乃託故而去滬。若太炎者,乃晚近唯一經學中正統派之大師,對康著尚且難於著筆,他人更無足當其任矣。而1931年,又有錢氏玄同為康書《偽經考》新刊本作長敘,以揚其餘波,而偽經之說乃益形熾烈。余茲以今學引古經者,以證古經之不偽,如矢破的,凡舉三十一事,雖未具體,其犖犖大者,則駁斥無遺矣;其小者,則無待喋喋之詞費也。(茲舉符氏所口述者,其見諸《駁誼》一書者不再及。)如《漢書·地理志》,康氏已承認為今學,其中古文字凡十一見,《禹貢》字凡三十八見,其雲《禹貢》者,乃古、今文《尚書》相同,其雲古文者,乃古文《尚書》也。康氏既謂《史記》之古文字為劉歆所竄改,其於《地理志》之古文字,則一字不提及。非不知而遺之,乃故以《地理志》載莽曰某地者,觸處皆是,其徵引三家詩者極為明顯,無法詆為劉歆所作,且亦無法不承認其為今文字也。

事例

又云:康氏謂“《史記·儒林列傳》述《春秋》有《公羊》、《穀梁》,而無《左傳》,但《史記》徵引左氏至多,如其傳經,安有不敘明之理?”符氏駁之曰:“如古文《尚書》見諸《儒林列傳》,康氏謂獻王恭王世家何以不載,《左傳》見《十二諸侯年表》,康氏乃謂《儒林列傳》何以不載,豈《史記》記載必須一事兩見,始得為信據乎?”
又云:康氏謂“孔光、龔勝、師丹皆大儒。知《左傳》之偽,故不肯助劉歆。”符氏駁之曰:“康以龔勝、師丹反抗左氏立學,遂加以‘知其偽’三字,此真莫須有之獄,何足以服人 之謂也。且考龔勝、師丹無偽《左傳》之說,不但不以為偽,且彰明較著引用其文”云云,並歷舉十七證以駁康氏,文繁,今不復錄。
符氏嘗謂清光緒十七年夏四月,南海康有為撰《新學偽經考》,新學者,新室之學也;偽經者,古文經傳鹹偽也;考者,考群書,以證其偽,距其學也,其意若曰:“古文生於贗鼎,古書假於毛亨,《說文》原於偽學,歧路有歧,豈可信哉。”符氏總駁之曰:“《公》、《谷》、《孟子》之文,《大傳》、《外傳》之作,《繁露》《新序》之篇,今文家奉為圭臬者也。顧其說佚書,述左氏,稽六官,往往而有,是故古文之同乎今學也,正諸先民而不妄,異世以俟達人而不誤者也。”

重要事跡

1912

1912年,符定一在長沙創辦了省公立高等中學並親任校長。是年,年方19歲的毛澤東在投考了幾所學校均因對學校教育宗旨、方法等不滿意而自動退學後,參加了該校的招生考試。當年的國文題目為《民國成立,百端待理,教育與實業應以何為重》。這是一個屬治國方論的題目,一般講,這個題目很難。當時毛澤東雖然年紀不大,卻經常思考這一類問題,可以說,一見題目大有成竹在胸之感。他說古論今,縱橫數千年,論點精當,論據充足,層次清晰,邏輯嚴謹,洋洋灑灑將教育與實業對國家發展的辨證關係說得頭頭是道。符定一校長看後非常高興,但又擔心其中有偽,就親自面試。韶山沖的農家子毛澤東落落大方,侃侃而談,一下子就知道這個青年具有廣博的文史知識和超常的敏捷思維,又老成持重。符校長大喜過望,當即就決定招收這個學生。 後來,符校長看出毛澤東特別注意國家強盛民族興旺等大事,相信他將來必能成大器,就格外器重、關照他。符校長將自己圈點過的《御批通鑑輯覽》送給他,讓毛澤東從歷代興衰成敗中尋找解決中國問題的答案。
毛澤東毛澤東
1913年,符定一被選為國會眾議院議員,定居北京。1918年8月,毛澤東為組織湖南青年赴法留學第一次到北京並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任管理員。他經常到符定一家作客,與校長談論時局、研究學問。為補助毛澤東的生活,符師母每月補助毛澤東5元大洋。

1925

1925年,毛澤東從上海返回湖南開展農民運動。反動軍閥、省長趙恆惕對幾年前毛澤東在長沙領導的行業工人大罷工仍心有餘悸骨鯁在喉。趙恆惕發誓要抓到毛澤東並要除掉他。這時正回鄉探親的符定一途經長沙,在時任省政府秘書長的親戚家中得知這一訊息後,心急如焚,再三向省政府秘書長表明自己與毛澤東情同父子不同尋常的師生關係,並保證毛澤東將來一定會有大作為,是不同凡響之人。符定一又找到時任公安局長的親戚,情願以命相保,請求不要加害毛澤東。符定一還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影響,以及與趙恆惕是小同鄉的關係,四處疏通。與此同時,符定一派人給毛澤東送信,讓他趕快離開湖南。直到毛澤東奔赴廣州,符定一才放了心。
此後,他們一別就是二十多年。因為社會動盪,他們又各自都有自己的追求,一個在從事人民解放的事業,一個在潛心學問。但是,他們都在彼此關注、惦記,符定一先生對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所取得的每一個勝利都喜在心頭,毛澤東也在關心著老師的安危。他們沒有相隨左右,心卻緊緊相連。

1946

1946年,毛澤東主席邀請符定一到延安共商國策。6月,符定一在女兒德芳的陪同下到了延安。主席與符先生同吃同住,還親自主持黨中央為歡迎符定一先生特別召開的會議,並在會議上作了講話。符定一在延安兩個多月的參觀、學習,特別是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多次談話,使思想認識有了很大提高。9月,符定一先行返回北平,女兒德芳仍做客延安。月底,德芳回平,毛澤東給符先生捎來陝北的土特產及書信,“至希”老師“為國自珍”。
符定一先生返回北平後,廣泛聯絡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參加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的民主運動,並親自為學生、市民講演,揭露國民黨、蔣介石反人民的本質。符先生的言行引起特務的注意。1947年初冬的一天夜裡,幾個特務突然闖進符先生的家,翻箱倒櫃四處搜羅“罪證”而不得,最後將符先生及兒子帶到警察署的一個分駐所。符先生的女兒立即將這一訊息報告北平軍調處的葉劍英同志。葉劍英說:不要怕,他們是怎么不了符先生的,我讓李克農想辦法。大約過了兩個多小時,一個便衣特務頭目出來對符先生說:你可以走了。 第二天,符先生余怒未消,提筆給北平市長何思源和蔣介石各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質問信。信大意是:你為大官,我為老儒,你們派人來搜家和逮捕是什麼道理?聽說是因為我到過延安,跟毛澤東有關係。毛澤東是我的學生,這不錯。徐向前是誰的學生?是蔣介石的學生,他也培養出共產黨的一個大官來。要鎮壓就先鎮壓“蔣委員長”。我要有罪,蔣介石就該殺。這封義正詞嚴的書信,使何思源市長深感內疚。兩天后,何思源親臨符先生家,又是賠禮又是鞠躬,一再解釋此事確實不是他的部下所為。

1948

1948年,殲滅了東北國民黨軍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回師平津。8月,毛澤東指示華北局秘密護送符定一先生到解放區。符定一先生抵達西柏坡已是晚上,周恩來副主席親自攜燈在村口迎接,毛主席在院中等候。三人相見心情都十分激動,一直暢談至下半夜2點。在送符先生到住所的路上,符定一對周副主席提出自己思考多時的主張:先武攻天津衛,後文取北平城。還說:這樣利國利民,而且實現的可能性很大。周恩來副主席聽後連連點頭稱“好”,並說,再和主席商量一下。在平津戰役中,黨中央、毛主席採納了符先生的建議,北平順利和平解放。在等候北平和談的日子裡,毛主席兩天兩夜沒合眼。當得知《和平協定》已經簽定的訊息,他興奮地對警衛員說:“先別睡覺,咱們到李家莊看符定一先生去。”毛主席一見到符先生就忘記了幾天的疲勞,興奮地對符說:“今天一方面來看你,一方面報告您一個好訊息,北平和平解放了,您回北平可以放心地睡大覺了。”當符定一先生從警衛員口中知道主席不顧多日疲倦,將北平和平解放的訊息第一個告訴自己時,符定一先生激動得熱淚盈眶。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籌建中央文史研究館,安排一批全國知名的飽學博識之士從事文史研究,並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中央決定由符定一先生出任館長,符先生不願接受。毛主席親自出面動員符先生。符認為,這是個閒職,無非是有文(文化)且老、貧(生活貧困)資格的人就能當了。毛主席笑著說:“不光文、老、貧,還要才(才幹)、德(德高)、望(威望),這事還需要您這樣有學問和德高望重的人擔當啊!”並指出,有一批著名老學人沒有工作,生活無著,急需有威望的人將他們組織起來,為國獻計獻策,同時解決他們的困難。在毛主席誠懇請求下,符先生欣然領命。從此,符定一先生積極參與文史館的工作,帶領包括前清遺老、民國賢達以及著名學者在內的館員們修史編志、著書立說、揮毫潑墨等,各展其才,使他們老有所養,也老有所用,為新中國貢獻餘熱。1954年,符定一先生的《聯綿字典》再版,毛主席為其題寫了書名。該字典是符先生耗時三十餘載的巨著,1943年出版時在全國頗有影響,是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工具書。

1955

1955年春,符定一先生患病,毛主席派秘書田家英送符先生到醫院,請醫問藥,關懷備至。1958年5月,符定一先生病逝。符先生在彌留之際,仍念念不忘教導子女說:“家人團結友愛,努力工作,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多做貢獻。”表現了一個老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

聯綿字典

概述

符氏在京師大學堂英語部畢業後,立志譯述,無奈時乖運蹇,後回湘執教。"教育宣勞,竭慮殫精,勤而寡效,獨居深念,中心是悼,以為倉猝之業,須臾之名,是嗛嗛者,奚足以營?於時改轍,立言圖功。"" 於是篤意於經術國小矣。 "(《聯綿字典》"跋尾"、"後敘")符經過這樣一番"反思"後,從1910 年開始,著手蒐集聯綿字,"上起三代,下終六朝,經史子集,兼收並蓄。"(《聯綿字典》"凡例"第七)至1940 年,"其間元二三年,職司教育,民十五六,則管轄鹽政。退食餘暇,鋁槧未離,蓋專心致志於編輯,憤發綿聯。凡二十有七年矣。"(《聯綿字典》"後敘")近30 年,夙興夜寐,含辛茹苦,"解一字至數十說,證一義至數乾言。......汰沙輟金,培精去莠。"(《聯綿字典》"自敘")稿成“十二集,都八十七冊……四百萬字"。1943年,由北平京華印書局分上、下冊出版。本書手稿,藏在南嶽某佛寺中,以避兵。1946年買給了上海中華書局。1953年,符氏對《聯綿字典》進行審訂時,他請毛澤東題詞。同年7月7日,毛回信曰:
“字澄先生:
今日收到惠書,說尊著《聯綿字典》再版囑為題詞事。我對尊著未曾研究,因此不可能發表意見。所謂"秦皇漢武"之業,大概是先生聽錯了。先生是著作家,似不宜與古代封建帝王的事業作類比。方命之處尚祈鑑諒為荷。
毛澤東”
《聯綿字典》於1954年中華書局再版,1983年第3次印刷發行。

細述

《聯綿字典》共400萬言,所收全是聯綿字。所謂聯綿字,是一種由兩個音節聯綴成義而不能分割的詞,這種詞往往"上下同義,不可分訓,說者望文生義,往往穿鑿而失其本指"(王念孫《讀書雜誌》)。組成聯綿字的兩個字有時雙聲(聲相同),如仿佛、澎湃;有時疊韻(韻母相同),如逍遙、爛漫;有時迭音(聲韻母都相同),如淒淒、沉沉等。《聯綿字典》主要集釋雙聲疊韻、迭音的詞外,也收錄了大量的雙音詞和虛詞。
該書在編輯體例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撇綿字首字的部首排列,共分213個部首,附33個部首。部首的確立,參照了《康熙字典》,同部首的字,按筆畫多少順序。
②每個聯綿字注音以大徐本《說文解字》反切為主。《說文解字》沒有的,或今古讀聲不同的,"間采隋唐間反語,或《廣韻》、《集韻》以補之"。
③一詞多義的,分項注釋,輯錄上起三代、下至六朝古書的所有解釋,對於舊注未詳的問題,撰者問附按語以作說明。
④對於古今文字、語音的變化,同一個聯綿字往往衍化出許多不同的寫法,對此,作者一一羅列,分別辨析,一般用"一作""俗作"、"轉為",詳為註明,以便讀者尋檢。
該書在聯綿字研究方面的成就遠遠超過了前人的有關著作,飲譽語言文字學界。現代語言文字大師黃侃說:"吾於符民此書之行,有不勝其欣忭者已。"(《聯綿字典》" 黃敘")據作者在"後敘"中介紹,作者某日攜手稿見黃侃,請求指正。10多天后,黃侃"驅車造廬,入室後,正立向余打躬三,從容言曰:‘今日論學,君為吾兄,即本師章民(章炳麟太炎),著作未若君之巨也。吾初以湘人著書,不過爾耳。今君書體例精詳,六經皆註腳,鄒漢勛後,突出此作。魏王皮葉, 瞠若乎後矣。'"由此可見黃氏讚譽之高。
自然,也有與黃侃大師意見不同的,如黎錦熙先生,黎先生也是中國語言文學界的巨匠,與符先生有同鄉同事之誼。《聯綿字典》出版後,符寄給了正在蘭州西北師範學院任教的黎錦熙。黎看過後交給他的侄婿顧學頡(也是搞語言文學的),徵求顧的意見,顧說符編"聯綿"字典,而不按音系排列,可算"外行",缺點與《辭通》同,只是它比後者用處更大些。黎先生以為然。(見《湘潭文史》第五輯P131)看來,對《聯綿字典》的編排方法是見仁見智,不過對它的作用都是肯定的,對於我們正確理解古代文獻中聯綿字的演變發展及其意義,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它問世40多年來,已經重版印刷多次,也足以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主要評價

符氏之作,敢於駁康氏之書,誠較昔日一般反康者徒以“非聖”、“狂妄”、“我不信”等無根之言,可謂信而有據者矣。余嘗持符氏之作以示錢玄同氏,借征其對符氏此書之意見。錢氏謂:“符氏之作,我不能同意,但其舉證立說,余今尚無具體之例證以駁其所駁者,暫不能有所論評,使假我數年,當發其覆也。”而錢氏逝已念載,則今古經學之讞,孰將為之決定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